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1-12-06张玉红
张玉红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因营养丰富,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优化大豆种植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实现大豆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大豆中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正因此优点,大豆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农作物类型。但在目前的种植过程中,有较多农户在进行种植时依旧使用传统的种植手段,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不达标,造成农户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要想提高大豆的种植产量及质量,需要对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的病虫害进行研究和探讨,制订防治方案,从而促进大豆的生产,提高大豆质量。
1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1.1种子的选择
大豆种子的选择也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种子的质量与生产效益息息相关,大豆种子的质量决定着后续的产量以及生长的状态。如果想要提高大豆种植的数量和质量,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就需要做好种子的选择工作。这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工作。首先要对大量的大豆种子进行初步的筛选。选择优质豆种可有效地提高豆种的发芽率和生长状况,有效地提高豆類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大豆种植的生产效益。通常,豆种的重量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在有效的范围内,豆种的重量越大,产量相应也会提高。因此,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大豆栽培的产量和品质,可利用人工筛选或种子筛选机来筛选更重的大豆种子。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当丰富,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对于不同地区,它的气温、气候不同。在进行种子选择时,也不能只靠选择重量大的种子,而是要选择适合该地区土壤种植的豆种。在进行品种选择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一旦选择有误,将产生一定的损失。
1.2科学选择种植地
为保证大豆优质高产,需要做好前提工作。土壤质量与大豆生长期间获得的营养密切相关,因而应精心挑选种植地。需要严格选择大豆种植土壤,确保土壤质地优良,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北方土壤是典型的黑钙土,非常适宜种植大豆,可为大豆提供充足的营养。地块选好后,需要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提升土壤的性能,为大豆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当前茬农作物成熟收获后,也需要及时对收获位置的土壤进行处理,通过翻耕方式将土壤内残留的有害物质翻到表面,以方便清理;同时可将枯枝烂叶、杂草等埋入土壤中,经过腐化后提升土壤的养分。在种植大豆之前,种植地还可种植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以避免与大豆重茬。此外,种植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种植地区的地理、天气等情况。
1.3种植技术选择
根据大豆品种和种植条件选择不同的种植技术,是确保大豆的存活率、增产增收的前提,窄行密植和垄体分层是目前主要的大豆种植技术。窄行密植是传统大豆的种植方法,适用于矮小的大豆苗,对大豆苗种植深度要准确把握,过深或过浅都会错过幼苗正常的出土时机,还会影响扎根并对后续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垄体分层是新型的大豆种植技术,通过在种植垄体下层进行水肥管理,利用农业种植器械精准控制每棵大豆苗的距离,增强养分输送,虽然需要频繁疏松土壤,种植成本较高,但可有效增强大豆的抗病能力。
1.4栽培管理
大豆的栽培管理是控制大豆生长过程的关键,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和种植的深度,避免过深或过浅的播种导致病虫害多发,在出苗后要及时检查是否存在缺苗状况,并进行补苗,做好后续的定期除草工作。此外,还要注意大豆的种植密度,当大豆每株距离过大时会提高单株产量,却不能使总产量最大化,因此,种植密度要根据当地环境气候与大豆品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土壤肥力高,大豆茎枝多且长势喜人时,可以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1.5适时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也是大豆高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等环节。首先,施肥。在大豆种植前,可以在深耕环节施加底肥,目的是保证土壤营养均衡。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进行肥料的施加。在最初种植时,可选用氯化钾、尿素等补充土壤肥力,目的是保证种子能及时发芽和出苗,同时为幼苗的生长提升充足营养。其次,除草。第一环节的除草是春耕时期,通过深耕将可能长出的草翻耕到土壤底层,减少草的数量。之后再根据大豆的生长情况进行除草,除草的目的是避免杂草和大豆植株争抢营养。再次,灌溉。灌溉需要根据大豆的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如果连续阴雨天气,则不需要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影响大豆根系生长。
2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为了确保大豆种植区域内的大豆能够正常成长发育,对所遇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种植人员可以采用农业防治手段进行处理,对大豆种植可能遇到的各种病虫害进行针对性、全面的预防和治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内大豆的生产规模和质量。农业防治手段是指种植人员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全面检测,对需要种植大豆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其具备能够满足大豆生长所需的养分,还需要对大豆的种苗进行质检工作,确保种子不携带任何病菌。同时需要避免种植区域出现重茬等情况,这样可以有效保障轮茬栽种技术的合理性。此外,种植人员需要时刻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浇水施肥工作,注意处理植株附近生长的杂草规模,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料。同时,还需要对种植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管,确保整个种植区域的整洁卫生,对于生长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理工作,避免由于杂草抢夺土壤养分而影响大豆生长,同时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病虫害预防工作。
2.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大豆生长过程中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但如果药剂使用不当,会对土壤、大豆、环境等造成污染。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大豆病虫害防治,可以先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目的是依托种子上的药剂,避免大豆幼苗期间受病虫害的侵害。在大豆正常生长过程中,可根据发生的病虫害的类型进行不同农药的施加。农药选择时,要选择低毒且效果好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施用。如大豆蚜虫和斑病可选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大豆食心虫可先用乙磷铝可湿性粉剂;大豆霜霉病可选用霜霉病等,通过对症用药,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3生物及物理防治
一般情况下,种植区域会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采用生物以及物理防治的手段对大豆病虫害问题进行处理。如,利用各种含有不同物质的白僵菌粉进行防治,将该粉末放置于种植区域的空旷地带,从而使接触到该粉末的幼虫因发病而减少该幼虫的规模;采用振频诱虫灯吸引相关的害虫进行诱杀工作。此外,还可以对大豆的种子类型进行挑选,选择抗病虫能力较高的种子。需要对种植区域的害虫进行定期的检测工作,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治。
3结语
总而言之,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大豆种植技术,对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种植要点进行把控。此外,还需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确保大豆种植的产量,进而不断促进我国大豆种植行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久霞.关于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研究,2020,34(22):86-89.
[2]王宪.关于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32(6):29-32.
[3]张洪庆.论大豆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0,18(8):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