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养鱼技术及效益的提升策略

2021-12-06张相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张相君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淡水养鱼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受饲料上涨以及技术形式单一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淡水养鱼效益不高,不仅会影响到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行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科学的淡水养鱼技术和效益提升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淡水养鱼技术;效益提升;规模养殖

引言:我国淡水养鱼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因此有着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目前淡水养鱼结构比较简单,技术应用不够规范,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养殖效益不高。要想转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淡水养鱼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积极探索提升淡水养鱼效益的措施。帮助养殖户提升养殖效益,同时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1淡水养鱼技术分析

1.1科学选种

淡水养鱼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做到科学选种,要进一步加强鱼苗选种模式,同时也要对鱼苗的养殖管理作出合理调整,积极引进和繁育良种,为提升淡水养鱼效益奠定基础。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推广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以及符合市场需求的良种。既能降低养殖成本投入,也能提升养殖产品的市场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淡水养鱼的效益。

1.2环境管理

淡水鱼的生长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环境管理对于淡水养鱼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好养殖环境的管理,尤其要重点关注水体环境,这直接关乎着淡水鱼的生长与成活率,是影响淡水养鱼效益的主要因素。在控制水体环境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体的渗透性、水体温度、水体的PH值以及水体的溶解氧含量等。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把控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水体中的硫化氢含量以及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等。在淡水养鱼养殖过程中,要注重保持水体的“活力”,确保水体中浮游生物的丰度符合养殖需求。总之,要想保障淡水鱼的健康生长,需要为其构建绿色健康的养殖环境,这是保障淡水养鱼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1.3把控放养密度

淡水养鱼过程中,要结合池塘条件合理把控放养密度,保证水体始终都能保持足够多的载鱼量,这样才能确保产出的稳定性,以便更好的抵御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除此之外,放养密度还要结合鱼的种类以及生长习性而定,只有将养殖密度控制在最佳状态才能促进鱼的健康生长。

1.4科学饲养

科学饲养一方面能够促进淡水鱼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控饲料成本投入,是提升淡水养鱼效益的重要举措。随着淡水养鱼行业的发展,在饲养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在淡水养鱼过程中对喂料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借助喂料机,可以替代人工进行投料,既能保障投料的规范性,降低饲料成本,也能减少人工投入。饲料的投喂需要结合鱼的种类以及气候等因素,通常应在每天的早晚分别投喂2次,投喂量应控制在鱼自身重量的2%-10%范围内。与此同时,在饲料投喂过程中还应适当添加微生物制剂,以便促进淡水鱼的新陈代谢。

1.5加强病害的防治

病害会给淡水鱼的生长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淡水养鱼养殖效益,因此在淡水养鱼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淡水鱼的健康生长。病害的防治,环境控制以及科学饲养都是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采用相应的必要手段进行淡水鱼类的病害防治。如做好池塘清理,并使用生石灰来改善水质,在淡水养鱼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及时发现鱼类疾病并合理用药治疗。养殖人员应具备基本的鱼病防治和治疗知识和技能,密切关注流行病发生规律,秉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切实保障淡水鱼的健康生长。

2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

2.1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

目前我国的淡水养鱼多以分散养殖为主,分散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同时抵御风险能力差,是影响淡水养鱼效益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大力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这是保障淡水养鱼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能够实现淡水养鱼的统一管理,同时也能促进先进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淡水养鱼的规范化水平。并且规模化养殖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能够结合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进而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并且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避免因恶意竞争而影响淡水养鱼效益。总之,相较于传统的分散养殖,规模化与集约化养殖的优势更加显著,在病害防治、技术应用、资金保障以及饲料配给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既能促进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也能给予淡水养鱼行业更为有力的保障。为此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养殖户加入生产合作社,同时培育养殖生产大户,推动淡水养鱼朝着规模化与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2.2持续优化养殖品种

养殖品种是影响淡水养鱼效益的关键因素,优良的品种既能促进淡水养鱼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也能更好地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有助于保障淡水养鱼效益。要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的青鱼、草鱼、鲢鱼等品种基础上,持续优化养殖品种。在新品种引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品种的适应性,确保其适合在当地养殖,同时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不同品种的养殖规模。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观赏性的淡水鱼品种,这也是提升淡水养鱼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

2.3推动养殖生产的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淡水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倡科学养殖,提升养殖产品的品质,增加其经济附加值,以此来提升淡水养鱼效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鱼类产品深加工,如加工鱼罐头、鱼干等产品,以此来促进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绿色养殖,生产绿色产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要做好产品宣传工作,借助网络以及新媒体等加强宣传,拓展销售渠道。应积极加强品牌建设,结合自身的优势打造品牌,这既有助于提升宣传推广效果,也能促进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

2.4进一步优化淡水养鱼技术

淡水养鱼技术的优化是推动淡水养鱼效益提升的根本性手段,一方面通过淡水养鱼技术的优化,能够促進淡水鱼产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淡水养鱼技术的优化可以促进淡水鱼品质的提升,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环境。首先,要加强淡水养鱼技术的研发,积极探索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淡水养鱼技术的结合路径,促进淡水养鱼技术的发展。要加强人才培养,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淡水养鱼技术管理队伍,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提升淡水养鱼的规范性和技术水平,降低淡水养鱼成本投入,增加淡水养鱼的经济效益。其次,要加强淡水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相关部门应做好淡水养鱼技术推广工作,并对淡水养鱼技术的应用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进一步完善淡水养鱼技术推广模式,推广人员多到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掌握技术应用措施,提升淡水养鱼的技术含量。

结束语:淡水养鱼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淡水养鱼效益,同时也会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淡水养鱼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合理加以应用,提升淡水养鱼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并积极探索淡水养鱼效益的提升策略,增加养殖收益。

参考文献:

[1]吴群,刘崧生. 关于江苏省太湖地区淡水养鱼生产经济效益问题的探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04):94-102.

[2]张汉祥. 调整产品结构 发展均衡上市 降低生产成本——浅谈提高淡水养鱼效益的对策[J]. 渔业致富指南,2019,(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