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021-12-06杜晓东王成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玉米栽培推广技术

杜晓东 王成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的更新换代,农业占比在不断下降。同时,农业种植面积在不断下降,玉米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缩减,粮食面临着减产的风险。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玉米高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在不断减少。同时,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许多食物的原料。由于农业用地的减少,玉米的种植范围也在相应的缩减,玉米产量有减少的风险。有关资料和种植经验表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即使是单项技术的改进,对于玉米增产都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玉米存活率,有利于防治玉米病虫害,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并且,有利于提高农业人员收入,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2存在的问题

2.1推广机制不健全

我国每一项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其背后健全的机制运行,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同样离不开机制的支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推广效果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推广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在传统玉米种植方式当中,农民只能依靠多年的经验进行种植,究其原因,一部分与传统观念有关,而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基层没有能够向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的单位,即便在一些农业发达地区也同样缺乏专门的推广机构对玉米栽培技术进行宣传,因此,推广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技术推广被忽视,技术无法发挥出理想效果。

2.2推广方式单一

推广方式过于单一也是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其单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宣传力度不足,农村地区信息接受渠道较为闭塞,即使掌握着先进的种植技术,若得不到有效的宣传,这些技术也很难发挥出来,针对这一问题,技术推广人员应当拓宽农民对农业信息的接受渠道,确保农民能够及时接收玉米栽培技术信息。其次,过分强调理论性技术,忽视具体实践过程,传统玉米种植理念在农民阶层根深蒂固,若没有实际效果,仅仅依靠理论的宣传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这是由于在没有可观、直视的实际效果下,农民自己需要承担新型栽培技术所带来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会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同样具有风险性,农民普遍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3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策略

3.1新品种选择及推广

此前,人们已开始应用玉米优良新品种,通过杂交品种,玉米种植效率显著提升,种植户经济效益也有所增长。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玉米品种也持续更新,新品种数量明显增长,玉米种植水平提高,抗病性能增强,实现了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玉米栽培品种已由稀植大穗品种逐渐发展为现代化优质高产品种,玉米种植效益明显提升。

基于玉米栽培品种的改进,农技人员也针对性的改进了玉米种子栽培前处理及土壤准备工作技术要点。针对不同玉米品种,在选种时,需考虑不同地区土壤结构,结合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耐密早熟高产优质品种。在播种前,落实整地工作,坚持春季起垄,在后期落实镇压保墒工作,使土壤表面形成覆盖膜,以减少水分蒸发,保证土壤内水分含量。若土壤结构为离地层,土壤较为紧实,需对其深耕以提升土壤活力;若土壤紧实度适宜,可适当减少耕地次数,以充分发挥土壤保墒作用。在筛选种子时,通过分级及精选方式处理种子,结合种子大小分级。考虑到机械化播种方式所采用的设备需求,要求种子具备较高的出芽率及良好的长势,其发芽率不得低于95%,需具备较强抗性。

3.2种子处理

对于玉米的种子,可以在播种前进行一些处理,使其性能发挥得更好,比如浸、晒、拌等。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晾晒的主要作用,是使玉米种子能健康发芽,更好的吸收水分,提高出苗率和出苗品质。浸泡的作用是促进种子发芽,缩短发芽时间。

3.3地块处理

选择好地块、品种,处理好玉米种子之后,就要对玉米进行播种了。在播种前,要先对地块进行处理。对于地质较硬的地块,要先进行修整,松软土地,便于玉米在一个适宜的承重环境中发芽生长;对于缺水干旱的地块,要先洒水,或者等雨后再开垦播种;对于有树木等高大物体的地块,要考虑光照因素,给玉米生长足够的阳光,剔除树干向外的枝叶,保证地块的向阳性。

3.4控制密度

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密度太稀或太大,都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不同的玉米有不同的密度要求,最好在种植时進行测量,确保种植密度合理,这样才有利于玉米的生长、授粉,提高玉米的产量。在选择玉米的种植方式时,可以采用宽窄行起垄栽培法,控制种植的密度。

3.5细分推广内容,加强推广效果

在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可以将整个栽培过程进行划分,先对种植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推广,如机械化播种与收获、田间病虫害防控等。

首先,在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的普及过程中,播种的规范性能够决定玉米种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尤其是近几年在对于玉米播种技术的不断研究下,自动播种技术日趋成熟,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通过人工进行播种仍然具有使用的空间,因此目前农村地区形成了人工播种与机械设备播种并存的两种局面,且二者各有利弊。如在地形复杂、种植面积较小的地区,通过人工播种的方式进行种植虽然会耗费劳动力,但是其播种耗费时间较短,且能够减少机械设备的损耗和额外开支。但是在种植面积广阔、地势平坦的地区,通过人工种植会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且平坦的地势条件也非常适合机械设备的运作,在使用前只通过专门程序即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因此,在这些地区,将机械设备的优势进行呈现,能够被种植户所接收。

其次,病虫害防治也是玉米栽培中的难题之一,受到环境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玉米患不同类型的病虫害,这也是种植户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技术推广时需要对玉米类病虫害做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入手,并通过该地区玉米种植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致病原因,对病虫害原因进行归纳。

3.6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采用人工除草方式除草,666粉拌种、制毒土方式防治地下害虫,烧草或泥拌封垛方式防治玉米螟,人工扑杀粘虫,通过合理轮作、选择抗性品种、病株处理及药物防治方式玉米病害;60年代开始使用“乐果”“1605”、敌百虫等新型药剂;80~90年代,除草方式发展为化学除草,大面积采用化学除草可有效控制玉米田杂草危害,种衣剂逐渐发展为多功能系列行,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实现了大面积推广,高压汞灯、赤眼蜂、白僵菌、Bt基因等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进步较大;21世纪,现代化、安全性的除草方式开始推广,除草剂的科学使用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可避免各类危害,生态化病虫害防治措施愈发受到重视,不仅可预防病虫害,减少种植问题,提升种植效益,同时还可避免环境污染。

结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栽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需逐渐向着生态化、绿色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可在明确玉米栽培标准及要求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病虫害防护体系,需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对栽培技术有效利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措施解决技术难题,创新玉米栽培技术应用方案,促进农业发展进步,提升人们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德富.论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6):166.

[2]李凌欣.探究玉米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J].农家参谋,2019(16):64.

猜你喜欢

玉米栽培推广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覆膜与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应用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