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与舆论传播
2021-12-06张芫芷
张芫芷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中传受双方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受众在得知新闻真相之前更易诉诸感性,“后真相现象”由此产生。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来,社会的离散,人的异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惕, 他们在寻求解决之道之时 在东方找到了许多理论和精神资源。其中就包括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道法自然的老庄。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庄哲学思想仍然适用。本文就《老子》对舆论传播中后真相现象进行浅析。论述“反者,道之动”对舆论传播的启示。并从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两个角度说明“上善若水 ”,“致虚极,守静笃”对网络谣言的治理起到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舆论传播;后真相;老子;道
1.后真相
1.1 “道”与“后真相”的联系
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其存在于宇宙天地,万物生命之中。不管是个体还是社会,他们都存在于“道”之中。因此要依“道”而行,适应其运行的规律。《老子》中指出:“反者,道之动 ”(四十章)。其表明世间万物都有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循环往复。万事万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 以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宇宙万物有着向相反方向运动变化的趋势。
作为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内容承载了传播之“道”,其遵循“反者,道之变”的规律,其规律在“后真相”时代有着明显的体现。
1.2 “后真相”时代中的“道”
在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中,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其是否属实已不再是人们考虑的先决条件。无论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自身情绪影响,而真相本身似乎已不在重要。
依照老子的思想,万物因其对立面而显现,并有向对立方向发展的趋势。
含有强烈主观情绪的信息需要有与之对应的事实支撑。信息的价值依靠事实本身而存在。同时,如果舆论场中某种情绪过分强烈,过后则必定反转。
在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中,未调查清真相时,网友将女司机认定为事故责任人,将不满情绪发泄到了她身上。等待真相揭晓,网友纷纷道歉,舆论发生了反转。
舆论场如其他事物一样,也遵循“道”的规律。舆论场中单方面的观点言论同样会经历“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过分强烈和片面的观点及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相反方向发展。《老子》中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十章)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称谓概念等皆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念而决定的。美,善皆由丑,恶依托产生。因主观意念而产生的善恶是非具有相对性的特点,其作为情绪信号夹带在新闻之中,混淆人们的辨别能力。
不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应有足够的内省能力,尽量避免受情绪之类的干扰信号影响,将真相和事实放在第一位。
2.“上善若水”——传播者的内省
当今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发布的门槛较低。发布导向偏颇或失实新闻的传播者不在少数。他们面对众多诱惑,无法做到“任其自然”。
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这些感官的刺激会造成传播主体心灵的激荡纷乱,碍于官能的欲望而影响传播。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老子以水喻柔,说明人们应谦卑自处,不与他人相争。不受外物过多干扰,宁静自处,以柔和的方式处事。
作为传播者,理想的状态是“清,卑,虚,弱”即善于处下,上善若水,韬光养晦。回归明净,以新闻事实本身为重,不因五感刺激与外在利益背离新闻道德的底线。
传播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传播者的个人价值导向。若所含观点导向偏颇,含有过激或片面信息,受众会被误导从而产生“后真相”现象。
过激和片面的言论就如“强梁”,缺少变通而强干,无法适应传播之“道”,最后终究会被同样片面的言论“反转”,置后真相。传播者想要信息本身有真正有說服力,应该以柔胜强。面对受众强烈的情绪,不受其干扰,按照事实本身报道,以原有轨道客观真实讲述事件,不含歪曲导向,不做标题党。
3.“致虚极,守静笃”——受众的内省
人的心本来就是虚名。宁静的。人出生的时候就是虚名、宁静的。
但是人往往会被欲望所控制,因此观察其物而不得其正,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老子能看到很多面而常人之观察到事物的表面,因为观察期物不得其正所以行事的时候也是失其常。看清万物蓬勃生长,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
在后真相时代受众也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过分受舆论的影响。要理性判断传播内容,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八十一章),不能过分地依赖言词和图片所呈现的信息,因为真实的言词是不华美的,华美的言词是不真实的,主体观念的差异造成言语本身与概念的不符。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本身通过词语,图片,视频等方式传达的信息不能代表真相本身。如果被“华美的言词”误导,因主观而曲解信息本身,受众便无法得到客观而真实的信息。在片面信息的误导下,受众甚至会做出网络暴力等过激行为。
3.“小国寡民”——传播的理想效果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 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即传播主体多禁忌、多利器、多法令,受众便多巧智伪诈。相反, 如若传播者不妄为、守静无欲,人民便自我化育而保持自然质朴之本真,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和 谐状态,便又会最终达成良好的传播效果。老子所理想的传播环境乃是人民 质朴纯良、社会秩序安然无扰、没有重负兵战。在传播环境中,传播主体与受众泰然处世,各得其所, 何谈没有好的传播效果。
4.结论
“道”引导人们偏向于从动态和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万事万物,提醒人们关注事物的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趋势,舆论场中的言论也同样遵循“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因此传播者与受众要共同努力,做到“上善若水”,“致虚极,守静笃”。不被五色影响,保持本心,明辨是非,这样才能达到传播境界里的“小国寡民”。让新闻本身不偏离展示真相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刁生虎.老子思想的传播学解读[J].管子学刊,2015(01):52-57.
[2]李蓉蓉.“后真相”时代网络谣言的话语空间与舆论话语场研究[J].戏剧之家,2020(30):185-187.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贺姜蓉.从“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看媒体议题影响舆论[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1125/c430788-31473197.html,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