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教育管理方法探究
2021-12-06徐萌
徐萌
摘要:“0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鲜明,在个人意识和行为处事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代际特征。“0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目前高校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从分析“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出发,探寻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法,构建“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特点;教育管理
“00后”,也称“零零后”或千禧一代。2018年开始,“00后”普遍进入大学,成为高校大学生的新生力量。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00后”群体的成长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与“80后”“90后”群体不一样的新生代群体特征。本文通过梳理“00后”大学生群体的代际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完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
一、“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受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特有的代际特征,包括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特征。下面就“0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的共性特征进行研究,准确把握“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主体意识较强
“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庭经济条件与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学校较为全面的素质教育,使这一代年轻人实现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先进的思想文化的教育熏陶,使得这一代大学生可以享受到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学生人格、思想行为受到尊重,会导致这一代年轻人的主体意识显著觉醒,更注重个人意识表达和价值体现,自信张扬愿意表达,喜欢挑战勇于冒险,思想更加独立,行为更加自主。同时,“00后”大学生还有一些显著的负面特征,比如不喜欢自己的思想行为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束缚,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集体主义精神缺乏,行为冲动责任感差,容易出现过于强调自我中心主义和过分强调个体独立性的问题。
(二)心理素质较弱
“00后”从小在父母的保護下成长成人,缺少挫折的磨砺,面对困难和化解困难的能力较弱,导致很多学生的抗压能力比较差。不仅是生活中还是学校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障碍、情感问题等。“00后”在面对困难压力的时候,心理素质较弱,承受能力很差,无法正确面对困难挑战,总是会去选择依赖家长或者他人,甚至会产生抑郁、焦躁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还会轻视自己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三)网络依赖性较强
“00后”大学生属于“互联网的一代”,思想行为受到网络环境深刻影响,网络既为这一代年轻人提供了便利,更为他们带来了挑战。互联网思维的形成深深影响着校园学习与生活各个方面,使他们的社交行为、消费行为、学习娱乐行为等逐渐网络化。网络已经成为其学习生活娱乐的必需品,大学生现实社交逐渐向网络社交转变,日常消费行为也向网络转移。但同时,网络开放的文化氛围、巨大的信息资讯,使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逐渐表现出重娱乐而轻学习、沉溺于虚拟舆论、现实感较弱的状态,不利于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四)自主化的学习形式
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00后”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教育资源和教育渠道都更加多样化。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大数据的共享性,都为“00后”大学生提供更加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化学习能力。00后大学生不再只是拘泥于教师讲授和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注重通过课外实践、理论拓展、实习体验、兴趣培训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线上线下教育方式的结合,也加速了大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00后”大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又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存在明显的偏差,这是他们学习方式的一种共性特征。
(五)理性化的处世态度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意识的渗透,都有助于“00后”大学生培养独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拥有更加理性化的处事态度。他们喜欢通过体验、实践、网络等新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在很多事情上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在人生态度上拥有理性化的处事风格、果断的事情判断能力,具有能正确认识世界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再是狂热地追星,而是更注重偶像明星身上的优秀品格,寻找价值认同;他们不再是盲目地消费,而是更加重视产品的实用性,有针对性的理性消费。
(六)务实化的人生理想
社会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让“00后”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追求方面更加务实,他们不再单方面地追求物质条件的丰裕,而是注重文化知识和理想信念;他们具有务实化的人生理想,会对自己进行人生规划,确立人生目标,并且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提升自身潜质;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务实,会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工作能力的提升,对职业进行合理规划;他们具有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注重当下,对以人性化的态度来不断提高与充实自己。
二、“00后”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对策
针对“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探索“00后”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对策,能够完善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发展。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主体能力
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管理主体,在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要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切实关心学生的发展,了解学生诉求,掌握0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主动深入学生群体,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首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寻找大学生学习与研究的兴奋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激发“00后”大学生的主体能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其次,高效要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结合时事热点,在学校专业课程上、公共课程上融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把“00后”大学生在价值追求、人生规划中的主体意识引入到教育中来,发挥他们的创新力和创造性;再次,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与研究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自身的闪光点。
(二)加强专业化教育,尊重个性发展
高校应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充分发挥育人本领,在了解“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加强专业化教育支撑,实现个性化引导培养。第一,加强专业化教育引导。要加强“00后”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育,这不仅仅包括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专业技能、良好的思想品德。高校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注重培养身心健康、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强的新一代大学生,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师资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和行为指导,通过开展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活动,逐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效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精神品质;第二,加强个性化培育引导。“00后”学生个性化要求高,高校应从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出发,在教育管理中結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采用激励和引导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加强“00后”大学生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个体开展教育,关注个体的成长发展需求,同时结合社会现实情况,如就业压力等,帮助“00后”大学生早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实际行动提升个人能力,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网络育人,引领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00后”大学生成为了“网络原住民”,他们具有很强的网络学习能力,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获取知识、传递情感、传播信息。“0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建设,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网络平台的优势资源,结合学生喜爱推崇的学习平台,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加以引导。首先,把线下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与线上管理相结合,创新教育形式,在专业教学中贯穿和利用网络技术,同时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做到立德树人,实现网络育人功能;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制定“一生一策”的教育计划,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再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流价值引领网络媒体的发展。在“00后”大学生聚集的网络平台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
(四)整合教育资源,引导主流意识
高校应根据“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引领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首先,教育管理者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引领“00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要带领学生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最新科学理论成果,引导“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等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健全大学生人格,引导“00后”大学生在追求个体价值时,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结合起来,实现个体与集体、个体与国家的有机融合,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意识;其次,要整合校内教育资源,把思政课部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的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资源融合和教师资源结合,实现三全育人。要把中国传统教育资源和新资源加以整合,既要发挥文化展览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传统资源的功能,又要利用互联网的新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出新的教育资源,来开展教育活动。再次,要紧跟“00后”大学生群体的兴趣变化,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00后”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不断以新载体、新内容吸引“00后”大学生参与。最后,要整合教师资源。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为师典范,为学生树立榜样,找准引领“00后”大学生思想的着力点,带领学生学习好党的科学理论,坚持思想引领、情感疏导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注重心理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把科学理论的讲授与学生心理情感问题相结合。高校要把学校层面管理人员以及二级学院层面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都纳入教育管理体系中来,以满足“00后”大学生多样化的教育师资需求。
参考文献
[1]殷鑫.窦立军.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17):189-190.
[2]秦洪庆.杨晨.王乐昌“00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引导策略[J].科技风.2019(31).
[3]王婷.王重健.“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及教育管理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8)
[4]嵇敏.柴志尚.基于学习探究“0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J].高教学刊.2020,(09)
[5]冷翔.0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探究和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05)
[6]余昌梅.“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及教育管理模式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