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鞍山村:山沟沟换了新模样

2021-12-06李震宇肖璐

党建 2021年12期
关键词:马鞍山葡萄总书记

李震宇 肖璐

海拔1000多米的马鞍山村,隶属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因一座形似马鞍形状的山峰而得名。这里曾是贫困山区、生态脆弱区,沟壑里深藏着贫穷的历史。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村考察,在村民家的小院里,总书记与基层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畅谈脱贫攻坚,共话民族团结,给大家加油鼓劲。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马鞍山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山葡萄和乡村旅游两大主导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的发展新路子。2020年7月,马鞍山村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尚未脱贫的4户7人一个也没有掉队。而今的马鞍山村已经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名录,一排排漂亮的民居錯落有致,再也不是昔日的穷山沟,村容村貌变了大模样。

接受新观念迎来产业兴

马鞍山村的脱贫致富路,是随着山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走出来的。

“总书记到村里时曾说,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话讲到了我的心坎儿上。”马鞍山村的老支书张国志说。在马鞍山村,山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头号富民产业,张国志则是这段发展历程的重要亲历者。

2000年,时任马鞍山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国志在一次外出考察的启发下,决定带领村民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产业。

马鞍山村地处北纬41度左右,耕地大多为山坡地,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丰富,特别适合种植山葡萄。于是张国志带头引进山葡萄良种试种,种出的山葡萄色泽好、糖分足,很快就带动本村、邻村的农户形成了一定规模。不过,要把满山遍野的“紫珠珠”变成农民兜里的“钱串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精准扶贫前,马鞍山村的山葡萄产业发展一波三折。起初,山葡萄主要卖给外面的酿酒厂,全靠外地客商到村里收购,东西虽好,但种植规模不大、产销分散,客商来了往往压等级、压价格,客商不来葡萄就只能烂在地里。直到今天,村民们还记得,市场行情不好的年份忍痛刨掉大片葡萄藤的情景。

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马鞍山村逐步探索出在党组织引领下抱团发展之路。2009年,村“两委”办起了山葡萄专业合作社。这以后,合作社代表全村种植户与酒厂洽谈买卖,让种植户不用再单独面对市场风险。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乘势而上,2012年村里又兴办了葡萄酒公司,自己发展成品酒酿制,之后几年时间里,公司先后实现了吸引投资、招商重组。

2016年初,驻村工作队来到马鞍山村,为山葡萄产业撑腰助力:投入扶贫项目资金进一步盘活葡萄酒公司,为村里的种植户联系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更换耐寒、耐旱方面更具优势的品种,实施山地灌溉设施项目……一项项帮扶举措,针对的都是产业发展遇到的各种瓶颈。

2019年1月,为了更好地汇聚产业发展合力,工作队与马鞍山村党总支以融合党建的形式,与旗直单位、企业及周边村的16个党组织共同建立了马鞍山村山葡萄产业联合党委。联合党委把各家的组织优势、服务资源集中起来,根据村里提出的发展需求,成员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会种植技术,林草局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山坡地灌溉电力不足,农电局主动上门安装变压器……通过互联互动、融合共享,联合党委把组织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真正将“自家事自家办”变为“一家事大家办”。

短短几年光景,马鞍山村的山葡萄产业规模扩大了,附加值提高了,产业链也延长了。村里建成了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亩产增加到2000斤,每亩纯收入突破5000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村贫困户中的33户75人也靠种植山葡萄实现了稳定脱贫。

现在,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种植山葡萄,还有四五十名村民利用社交软件做起了葡萄酒微商,葡萄酒的销路通过微商带货扩展到全国各地。山下也建起了红酒庄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并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践行新理念收获金山银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

山与云,树与雾,林与木……冬日的马鞍山,烟云缥缈,林海茫茫,置身林中,偶有三五成群的野兔、狐狸、山鸡在林中追逐嬉戏、翩翩起舞,吸引着远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这是马鞍山村牢记总书记视察马鞍山林场殷殷嘱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扁担挑、毛驴赶,山上的柴火变成钱。”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村民大量砍柴养羊,当地生态环境一度恶化。马鞍山林场职工柴树岭谈到往事记忆犹新:“我小时候,这儿差不多就是一片荒山,只要下大雨村子里就发大水。”山洪一下来,路断了、田毁了,牲畜也时常被冲走。眼看着村里的年景一年不如一年,村民们只能把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寄托在大山之外,都想着往外搬、到外头闯。

痛定思痛,马鞍山村决定偿还生态欠账。2001年,村民代表大会经过讨论,通过了“谁造谁有”的绿化补植决议。这一做法极大调动了村民绿化家园的积极性,大家开始在房前屋后、河滩大沟、荒坡野岭栽种树木。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鞍山村又封山育林3000亩、人工造林1000亩。现在,山上山下恢复了往日郁郁葱葱的景象,多年难得一见的野猪、狐狸、狍子、山鸡等野生动物又多了起来,蕨菜、蘑菇、山白菜、哈拉海、苦嫩芽、榛子等山货更是满山都是。

村子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几年,村里的旅游业蓬勃兴起,远到北京、河北,近到赤峰市区和通辽,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民宿遍地开花,红酒庄园、汽车营地、射击体验场等项目纷纷投入运营,村里的葡萄酒、农家特产和山野菜也不愁卖了。

“每到旅游旺季,我们得从大清早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马鞍山村农家乐老板王子成乐呵呵地说:“我们用的都是村里贫困户自家种植、采摘的蔬菜、干果和山野菜,还按照村里统一安排设置了贫困人员公益岗,一个旅游季下来,大家收益都很不错。”

在马鞍山村,生态带动旅游、旅游带动扶贫,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上,生态可以说是马鞍山村发展的基底,也是我们的‘拳头产品。”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會主任刘叶阳说,“守护绿水青山,在良好生态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红利,就是马鞍山村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到2021年上半年,马鞍山村共吸引游客3万余人,半年旅游总收入176万元,全村已有16家农家乐、3家民宿,100多人直接或间接通过旅游业实现了增收。旅游业渐成规模,村里又成立了赤峰三色文化旅游公司,寓意红色底蕴、绿水青山、紫色葡萄三张旅游名片。公司为村里的红色旅游项目提供场地、讲解等服务。“马鞍山村地处革命老区,下一步我们计划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开辟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说起村里今后的文旅资源开发,刘叶阳信心十足。

共创新生活文明乡风润山沟

村民张国利家有蒙古族、满族、汉族3个民族,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多民族之家。张国利家门口葡萄串形状的门牌十分醒目,上面自上而下分别是“民族团结之家”“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示范户”“光荣之家”等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考察时来到张国利家,问收入、拉家常,了解一家人的生活情况,还饶有兴趣地察看了他家的院落、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等情况。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如今,到过马鞍山村的人,都会对这里整洁的村貌、精气神十足的村民、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印象深刻。

为让文明乡风吹进山村,村里突出抓了提升村容村貌、试行垃圾分类、推进厕所革命三件大事。全村每家每户都铺通了入户水泥路,贫困户、边缘户和低保户的住房都得到了修缮,道路两侧设置了太阳能路灯以及写有宣传语的灯杆旗。街角巷口设置了100个分类垃圾箱,由专人用小型垃圾清运车定时清运处理。同时,马鞍山村成为厕所革命试点村,通过“户承包、村集中、旗统一无害化处理”模式,189户村民先后用上了室内微生物降解厕所或室外水旱两用厕所。

焕然一新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人们的精神面貌。马鞍山村坚持脱贫攻坚和乡风文明一起抓,从以物质扶贫为主逐渐转向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努力解决一些贫困群众思想上的“等靠要”问题、观念上的因循守旧问题、致富上的本领不足问题。

近年来,在工作队和村“两委”主持下,村里通过富民课堂、第一书记讲党课、家风家训讲座、发布善行义举榜、文化扶贫到户等一系列活动和载体,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修订了新的村规民约,组建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站和4支志愿服务队,开办了“爱心超市”,并深入开展“最美脱贫户”“最美庭院”“孝老爱亲模范”“好婆婆好儿媳”等典型评选活动,持续提升乡风文明、促进精神富裕。

刘叶阳说:“虽然我们村已经摘掉了贫困帽,但我们不会有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一定不懈怠、不松劲,朝着美好生活继续奔跑!”这是马鞍山村全体村民迈向新征程最响亮的回答。●

(作者单位:赤峰日报社)(责任编辑:王群星)

猜你喜欢

马鞍山葡萄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
冯玉祥视察马鞍山
风情四季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