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两山”理论 开启公园建设新征程 筑牢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生态屏障

2021-12-06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国华

绿色天府 2021年11期
关键词:瓦屋眉山大熊猫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国华

瓦屋山小熊猫

眉山是“华西雨屏”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组成部分,是全国划定的50 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是全省划定的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标定瓦屋山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目标,高起点定位、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规划,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践行“两山”理论 高起点定位绿色发展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来川视察时要求: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眉山片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紧扣市委“一体一带一城一区一市”五大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瓦屋山区域面积约5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眉山片区高起点定位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针对瓦屋山区域生态敏感性和环境兼容性,在严格生态涵养、严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以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连通性保护为核心,限定开发空间、严控开发强度,让生态区得到充分保护的同时,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势能,全方位打造集自然观光、森林康养、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名片,走出了一条既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好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下好“先手棋” 高效率推进公园试点

“下沉式”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眉山片区涉及洪雅县3镇8 村(社区),实行“市政府主管、委托洪雅县具体管理”的管理模式,将局机关办公地设在公园边缘,与洪雅县管理站合署办公,实现局站协同、部办联动,统一指挥、统一部署、高效行动。分局筹备期间,选配熟悉工作的洪雅县委常委牵头负责公园试点,从相关部门和涉及镇选拔人员充实局站力量。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固定列席洪雅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等相关重要会议,全面了解全县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规划及推进情况,统筹推动公园建设与地方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瓦屋山

“立体式”守护,织密大熊猫保护网。抽调发改、经信、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骨干力量组成12个工作专班,全面关停瓦屋山区域原有采探矿权19 宗,关停拆除水电站41座,按照“边拆除、边恢复”原则,恢复生态植被338亩,植被恢复率100%。设置监测线路164条,安装红外相机64部,全天候拍摄监测野外大熊猫活动。2021年,邀请国内10多家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单位对瓦屋山区域“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经专家团队充分论证,优选设计方案,预计近2年投入2400万元,建设瓦屋山区域数字林草“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系统。

“体验式”活动,实践探索自然教育。深度挖掘瓦屋山区域“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1号桩”“亚洲第一桌山”“全国生态体验小区”等独特IP,编制瓦屋山生态体验小区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方案,建设大熊猫特色博物馆和8条特色自然教育解说径、18条生态体验步行道,全力打造自然教育载体。瓦屋山生态体验小区先后投入18.5亿元,建成访客服务中心、宣教中心、智慧监测中心等设施,建设生态体验道22公里,设置景点解说牌、线路指引牌、野生动植物解说牌等500余处。

“协同式”发展,探索共建共享模式。入口社区以30户为一个小网格选拔1名网格员,承担各单位延伸到村(社区)的职能职责;建立1个由社区牵头,旅游协会负责人和餐饮、住宿等行业代表共同参与的旅游行业管理协会;统筹N个经营实体和社区居民点,形成各方参与的“1+1+N ”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公园和涉及镇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社区居民入岗就业;邀请职业院校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提升社区群众创业能力;积极发展种养殖业,引导社区居民产业转型。

迈入新阶段 高标准规划公园建设

构建“大保护”格局实现多方共赢。对内加强与林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执法部门联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违规建设等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开展属地内森林防灭火、矿山电站退出、野生动物救护等工作;面向社会、学校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外打破空间的限制,积极与毗邻市县建立保护联盟,跨区域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野化培训等合作,探索边界区域生态保护共建共管模式,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推进“大治理”体系实现修复联通。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科学把握瓦屋山区域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规律,遵循大熊猫生存繁衍习性,以种群保护、栖息地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等为重点,开展天然林改造和湿地保护、森林防灭火、生态系统和地质灾害点修复、石漠化治理,修复恢复适合大熊猫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疏通大熊猫迁移扩散廊道,增强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性、连通性和协调性。

促进“大融合”发展实现种群复壮。规划建设野化训练和放归基地、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疫源疫病监测站等基础设施;依托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国内专业科研院校力量,开展大熊猫种群及动态监测、栖息地和生态廊道、大熊猫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等相关领域重点研究,丰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种群的稳定性;持续开展野外调查,进一步摸清大熊猫伴生动植物状况,为研究放归与野生大熊猫种群融合、驱离、竞争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和信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眉山最大的财富,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将继续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域、生态价值实现先行区域,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眉山力量。

巡护途中

猜你喜欢

瓦屋眉山大熊猫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我们都爱大熊猫
雪史
苏轼眉山足迹
寻找大熊猫
遗憾的大熊猫
涂白
四川眉山:瓦屋春雪
大熊猫也消暑
书写眉山的几种方式(组章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