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丰产林培育与合理经营的技术研究

2021-12-06程民国

花卉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毛竹林毛竹竹林

程民国

(建瓯市水源林业工作站,福建 建瓯 353124)

竹林是重要的森林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竹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竹林面积是世界之冠。近些年来随着现有改革方式的不断深入,在具体发展中要做好毛竹丰产林的培育和加工处理。由于竹林的管护技术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经营管理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促进竹产业的进步。当前竹产业发展也取得突出的进步,包括竹建材、竹工艺品等,整体的经济收益相对明显。

1 当前毛竹经营管理的现状

1.1 竹林培育存在的问题

毛竹的经营发展一直是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整体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竹产业的发展比较迅速,在整体行业发展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区域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基础。但是在毛竹的培育过程中,没兼顾到现实情况和其他可能性,忽视了因地制宜的培育管理。由于海拔不同的区域,毛竹生长的温度和湿度差异比较大,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实现分区指导,分类经营。采取同一类经营模式,导致毛竹的生态质量下降。兼顾到具体分区管理情况,实现分类经营。在实际管理中,竹林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当前竹林的面积大,但是部分区域的产量低,没有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部分区域已发展毛竹为基础,但是存在天然阔叶林,被列为改造的对象。在今后发展中,毛竹的种植面积增加,导致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天然林数量下降[1]。

1.2 忽视了分区指导和经营

依据毛竹的实际特点,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和方式,充分的利用自然生产力,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毛竹林的分类经营优势突出,指的是毛竹林的经营目的不同,部分的是生产竹材为主,部分是以产笋为主,不同的经营目的的竹林需要结合结构形式进行分区管理。但是在具体管理中内有进行分区管理,缺少一个合理稳定的竹林结构,很难挖掘竹林生产力。毛竹在不同的区域,以及不同的海拔高度,生长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管理中采取的是分区指导的方式,以分类经营为主。但是部分区域由于缺少分类经营的理论,采取的一种固定化的模式,因此增加了整体管理的难度。结合降水和分配情况,在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经营形式,因地制宜进行种植,从而提升整体收益[2]。

1.3 竹林生态质量差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地进行毛竹的发展,以福建省为例,不断的进行经营和管理。大面积的毛竹由于管理不当,衰败成为低产竹林,竹子整体上比较矮,质量下降,出笋量少。在实际管理中经过区域的创新和改革,逐渐的开战了科学化管理,在后期管理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集约化的经营,无法增加毛竹的密度。在后续管理中以集约化的管理方式为主,经过调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在后续工作中,必须引起重视,了解影响毛竹生长的因素,合理地进行毛竹管理。

1.4 竹山水土流失

在区域化的毛竹种植过程中,经过技术的调整,纷纷进行改造,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仅是进行深翻。在毛竹的初期种植阶段,结合改造的具体情况,依据荒芜地产林和衰败情况等进行了毛竹的生产调整。在实施阶段通过对应的改造处理,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在整个工作阶段,存在掠夺性经营的现象,过度采伐和挖笋。改造的关键是进行技术改进,实现新老竹子的交替。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仅是调整了竹林的结构,部分区域没有进行竹林结构的调整,导致部分陡坡区域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在混交林中,土壤相对肥沃,深翻的作用不明显,可能会损伤竹鞭。在管理阶段,粗放的经营模式也对毛竹的培育产生影响,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涵养水分,做好毛竹的培育工作。

2 毛竹林现代丰产培育技术分析

2.1 实施幼林抚育

在毛竹的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明确培育管理的对策,在现有范围内不允许随意的进行毛竹种植。培育的时候采取的是因地制宜的方式,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区域,在1~2年内可以种植生姜、榆木和油菜等,增加短期的效益,通过其他作物的种植可适当的改善土壤肥力。此外间种也有一定的作用,主要以抚育竹林为主,在耕种的时候不能损伤竹鞭。等到农作物收获之后,可将秸秆铺在林地上,或者将其翻埋在土中。在农作物管理的时候,加强对幼林的管理。进行竹林的耕种时,要掌握处理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末间种作物的新造竹林需要每年除草,在2次以上。将杂草铺在林地上,通过适当的处理,增加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的性质,有助于竹林生长。如果新竹种植之后没有下雨,要通过人工浇水的形式进行处理,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在种植的时候可能遇到不良地质,尤其是低洼的区域,要注意做好防水处理。等土壤疏松之后,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在5—6月以及8—9月左右进行施肥。

2.2 毛竹成林抚育管理

毛竹成林每年的6月左右需要进行处理,将林地的杂草和灌木等砍到之后铺在上面,浅松土每年进行1次,在6月左右。对毛竹生长而言,护笋也是重要的手段,可适当的增加毛竹的产量。丰产毛竹林一般一年施肥在4次左右,第一次是在3—4月,第二次在5—6月,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在11月左右。在不同阶段都要进行施肥处理,一般采用施商品有机肥,材用林密度一般每亩保持在250~280株,笋用林130~150株,笋材两用林一般每亩保持在160~180株,立竹胸径8~10cm。

2.3 病虫害防治

毛竹在出笋的时候如果出现虫害,会出现不能成竹的现象,成片的竹林一旦出现竹蝗的侵害,会直接影响到竹林的生长和产量,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成片死亡。毛竹的病害发生概率比较高,尤其是低产竹林,出现此类现象的概率更高。由于竹子的整体长势比较弱,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情况。在改造中的低产林,大量新竹长成,为病虫害的防治增加难度。在低产林的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做好整体预测工作,及时的将病虫害防治降到最低,从而实现合理经营管理。

2.4 实施合理的留笋养竹

竹子的生长过中,留笋是关键,也是调整竹林合理结构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在实施中除了粗放化管理外,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导致整体的产量低。针对具体情况,在管理中,要做好竹笋的管理,其中80%可以成竹。对出现退笋的情况要尽快挖掉,在毛竹林的改造过程中,需要保留粗壮的竹笋,疏挖过于密集和瘦弱的竹笋,对同期竹笋培育和减少竹鞭系统养分消耗,促进竹林复壮有明显作用。留笋养竹时期,在低产林改造的2~3年后,竹林内立竹数增加,竹子粗度增加,竹林逐步进人良性循环阶段,每年出笋成竹数量可显著增加[3]。

2.5 提升竹林的均匀度

在竹林管理中,需要适当的调整立竹的均匀度和整齐度,进行管理之后,能保证竹林产量稳定。在调整的时候,依据不同毛竹林的有效面积和光能利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采取的是科学有效的留笋养竹方案。在立竹的阶段,直接关系到林冠的受光面积,在具体处理阶段,通过合理的管理之后,提升了竹林的均匀度和整齐度,从而让竹林的出笋量和竹林产量提高。

3 毛竹丰产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3.1 竹林林分结构变化

在毛竹的种植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结构特征变化,选择生态条件相对典型的区域进行调查。在调查的时候采取新的培育形式,记录下所在区域改造前后的样圆内的立竹株数、年龄、胸径大小等数据。此外积极统计竹林的平均胸径和平均立竹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的是现代化形式,通过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施肥管理之后,能提升整体效益。对竹林的均匀度分析可知,改造后的毛竹林均匀度提高,说明竹林在生长中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针对部分无法开展光合作用的区域,过疏的竹株不能充分的利用现有空间,影响到林地的生产力。

3.2 可实施竹林结构动态调整

竹林结构关系到竹林群体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其中竹林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毛竹林的培育。如果结构不合理,其他措施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其中竹林结构主要是地上结构和地下结构为主,调整竹林结构的关键是坚持年年留养新竹和合理地采伐。

4 结语

针对毛竹丰产林的具体培育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满足竹林根系以及地上部分对水、肥和光的要求,结合当前的实际结构,要尽量改善竹林生态环境,实现丰产和高产高效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毛竹林丰产技术形式不断成熟,在当前工作中必须合理地利用现有技术,采取科技兴竹的形式,不断提高竹林的经营水平。

猜你喜欢

毛竹林毛竹竹林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寻访竹林隐士
寒 秋
敲竹杠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竹林野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