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鹏玉12的选育

2021-12-06王俊强

中国种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美亚杂交种积温

王俊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齐齐哈尔 161006)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2018 年种植面积达到631.7 万hm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5%左右,产量为3982 万t[1-3]。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4]。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分布在第一至第四积温带,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特点,利用适合的种质资源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宜机收、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产量优势、品质优势、抗性优势,促进黑龙江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黑龙江大鹏农业有限公司秉承这一原则,利用抗病性突出、适应性广、收获时含水量低的种质资源筛选出优质、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鹏玉12,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500℃区域种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BDH228 是以Mo17 为父本、德美亚3号为母本,采用系谱法经连续6 代自交选育而成。BDH228 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9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80℃左右。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20cm,穗位高91cm,成株可见15 片叶。颖壳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果穗圆筒形,白轴,穗长17.5cm,穗粗4.1cm,穗行数14~16行,籽粒黄色、偏马齿型。

1.2 父本MSD223 是以杂交种KX7349 为母本、B73HT 为父本组建的基础群体,用Mo17 作测验种,连续高压选择配合力高、茎秆坚韧、抗大斑病、抗倒伏、米质好、脱水快的家系和单株,经7 代自交选育而成。MSD223 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10cm,穗位高80cm,成株可见15 片叶。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圆筒形,白轴,穗长17.9cm,穗粗3.5cm,穗行数14~16 行,籽粒黄色、偏马齿型。

1.3 杂交种选育2013 年黑龙江大鹏农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BDH228 为母本、自选系MSD223 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2014-2015 年在黑龙江大鹏农业有限公司试验地进行品种鉴定和比较试验;2016-2017 年在相同积温不同生态区进行多点次异地鉴定试验;2018-2019 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联合体组织的四区区域试验;2020 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联合体组织的四区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1L0025。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00℃左右。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紫色,成株可见15 片叶。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6cm,穗位高82cm。果穗长筒形,穗轴白色,穗长21.0cm,穗粗5.2cm,穗行数14~16 行,籽粒橙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40.6g。

2.2 品质分析2020-2021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2 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32~752g/L,粗淀粉71.98%~76.62%,粗蛋白8.47%~11.32%,粗脂肪3.68%~4.28%。

2.3 抗性评价2018-2020 年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间接种鉴定,3 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感至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发病率0~15.8%,茎腐病发病率0~28.4%。

3 产量表现

3.1 品比试验2014-2015 年在黑龙江大鹏农业有限公司试验地进行品种鉴定和比较试验,2014年每hm2平均产量11324.64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6.8%;2015 年平均产量11803.12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9.0%;2 年平均产量11563.88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平均增产7.9%。

3.2 异地鉴定试验2016-2017 年在相同积温不同生态区进行5 点次异地鉴定试验,5 点次均增产,每hm2平均产量11241.12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7.3%。

3.3 区域试验2018-2019 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联合体组织的四区区域试验,2018 年10 点次试验均增产,每hm2平均产量11324.0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6.4%;2019 年8 点次试验均增产,平均产量10757.4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7.4%;2 年18 点次试验均增产,平均产量11040.7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平均增产6.9%。

3.4 生产试验2020 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联合体组织的四区生产试验,10 点次试验均增产,每hm2平均产量11485.0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10.2%。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鹏玉12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区域种植。

4.2 播期及播种方式鹏玉12 在适应区5 月1 日左右播种,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采用直播栽培方式,每hm2保苗6.8 万株左右。

4.3 肥水管理每hm2施有机肥10t、硫酸钾105kg、磷酸二铵225kg 作基肥;拨节期追施尿素300kg 左右。幼苗生长快,及时铲趟管理,及时收获。肥水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

4.4 病虫草害防治病虫草害防治严格遵循先防后治原则,播种前种子包衣防治丝黑穗病,播种后封闭除草,3~5 叶期苗后除草,可根据主要草害喷施相应除草剂,大喇叭口期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5 双亲繁育及杂交种生产

5.1 双亲繁育选择人工套袋授粉、具有亲本自身特征特性的果穗籽粒进行种植,选择具有中高等肥力水平、地势平坦、有防旱排涝能力且周围500m以内无其他玉米种植的地块。母本种植密度10 万株/hm2左右,父本种植密度9 万株/hm2左右,地块常年有效活动积温2550℃左右。

5.2 杂交种生产制种田要选择隔离条件好且周围500m 以内无其他玉米种植[5]、肥力均匀、地力中上、具有防旱排涝能力的地块。制种合理种植密度10 万株/hm2左右,同期播种,父母本按行比1∶6 种植。

5.3 注意事项及时去除杂株,施肥均匀一致,不要过量施肥。使用除草剂及杀虫剂时应适当减少用量,防止亲本自身抵抗能力弱产生药害造成减产、减收。适时收获晾晒,去除杂穗,确保种子纯度。杂交种生产中还需及时去雄,并将雄穗带出制种田作深埋处理。

猜你喜欢

美亚杂交种积温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美亚生物科技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探析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温度对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生育期的影响研究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美亚的爱与哀愁
职高生物课中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