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研究
2021-12-06李洁雪
李洁雪
动画场景指的是动画角色活动的环境,场景设计就是为了凸显故事情节,并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描绘。其中色彩属于造型艺术,而动画场景的色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动画情感,达到渲染气氛的效果。在动画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色彩能为动画场景设计提供情感保障。借助合适的色彩设计,能渲染良好的氛围与形象,并确定场景风格,不断推进剧情,体现出动画制作的艺术水平。通过混合色彩与简化色的使用,能表现出丰富的视觉语言,动画场景设计人员应当更加注重场景色彩选择对电影视觉语言的重要性。借助色彩的灵活性与对比性特点,凸显动画设计的空间感,明确创作的主题。
一、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的基本特点
(一)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本身具有不同的感受与情感,不同的色彩能传达出不同的色彩感觉。作用于人们的心理,能产生轻重、冷暖的感觉,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在进行动画场景设计的时候,色彩的表达更容易引发共鸣,对影片起到关键的作用。人们都喜欢利用红色表达热情,庆祝节日,红色也能传递更加危险的信息[1]。橙色能使得人们感觉到温暖,黄色能体现希望与光明。在动画场景中,体现出的美好事物大都利用较为明快的暖色,而蓝色能使得人们感觉到平静、纯净,但是蓝色大都被用做描绘悲伤,感情长期被压抑。绿色则体现了旺盛、青春等。例如在《狮子王》的开篇部分,父亲与辛巴在一起,太阳升起,整体画面都是暖黄色为主调,体现出较为温馨的快乐场面,营造了动物王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对分场色彩的使用来说,都是以阴冷的蓝灰色为基础,代表了死亡与危险。以《龙猫》场景设计为例,选择了大量绿色,在时代生息的发展中,绿色能传达出希望、生长与理想意象。
(二)色彩的主观性
对于动画场景的色彩运用来说,相对更加自由,往往就是根据影片的题材,分析剧情的需求,更加直观地将色彩表达出来,使得画面的色彩更加浓烈。借助独特的风格特点与品位,形成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增加画面的生动感。《大闹天宫》的场景色彩属于典型的主观色彩,整体的装饰性较强,使用了不同的色彩区分了凡间与天宫的不同之处。在动画《海底总动员》中,利用大量的色彩对比方式,持续提高画面的色彩的纯度,色彩更加艳丽,使得海底的色彩更加充满生机,凸显出画面的效果。借助色彩的视觉情感方式,激发大众的联想,调动关注的剧情发展。
(三)色彩的民族性
动画场景的类型与风格的变化较大,受到传统文化、地区等的影响,体现出民族色彩风格。以我国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山水情》等为例,其借鉴了我国写意山水与花鸟,并且进行了画面色彩的处理。主要就是以不同黑白色调为基础,加入少量浅淡的颜色,更加素雅,能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水墨韵味[2]。《哪吒闹海》 《大闹天宫》等动画片中,场景色彩大都借鉴我国的传统壁画,整体的装饰感更加强烈,蕴藏了民族特点。《大闹天宫》的场景设计中,大都是以红色为基础,并且凸显了我国对与传统红色的喜爱。日本人大都喜欢蓝色,而《哆啦A 梦》就是以蓝色为基础。在与《千与千寻》的色彩对比中,能直观地发现民族文化特点,了解民间特征。例如,对于汤屋的色彩设计进行分析,主要就是以蓝绿、黑森为基础,这种色彩体系在日本的浮世绘与神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虽然《花木兰》属于迪士尼创作的作品,体现的却是我国传统故事,所以在用色上运用了我国大多数人都喜欢的红色、青色、黑灰等十分沉稳的色彩。
二、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意义
(一)自然色彩应用的意义
自然色彩代表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色彩,设计人员将这些色彩作为创作的基础内容,实现动画与观众的良好情感互动。但是在进行动画场景的设计过程中,不会单独利用自然色彩,大都是实现动画色彩与自然色彩的综合利用,并形成两者之间的互相融合。但就主观色彩与自然色彩的关系进行分析,自然色彩是主观色彩发展的基础。只有以自然色彩为核心,并且结合动画故事情节,做好一系列的融合与加工工作,才能形成动画作品在色彩方面的成熟运用。
例如,在众多的动画场景中都不难看到,河流、花草等都是利用自然色。但是也会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变化,动画设计人员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色彩的改造,形成较大的视觉冲击力。下面以深受儿童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其中的动画场景设计就加入了许多现实世界的色彩,儿童在观看的时候容易产生共鸣,增强了与观众的沟通与互动。
(二)主观色彩应用的意义
在动画场景设计中运用主观色彩,主要就是以设计师对于自然色彩的使用为基础。主观色彩的利用应当结合动画的具体内容,分析实际的需求,并完成自然色彩的重新构建,逐步获得主观特色突出的主观色彩。虽然自然色彩是主观色彩的基础,但是这也并不代表自然色彩就一定要少于主观色彩。两者在构建动画场景的时候是互相对应的。
因此,动画设计人员需要注意场景设计中的两种色彩[3]。对于场景设计师来说,主观色彩的应用相对要求更高,需要充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色彩,进行积累与总结,并且建立符合自己的设计风格的颜色库,以此更加熟练地进行动画场景设计,合理地利用主观色彩。多样化的动画色彩,能使得审美情绪各异的观众找到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在动画场景设计的过程中,主观色彩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能传播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烘托剧情以及明确动画作品的主题。
三、动画场景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方法
(一)合理定位色彩设计
对于色彩的定位来说,务必要做好色彩选择、色彩构建、色彩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其中色彩选择以及色彩构建就是设计人员针对人工色彩与自然色彩进行重新地分解组合。自然界中的色彩较为丰富,储藏了大量的颜色[4]。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颜色大都来源于大自然,并且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发展,色彩也出现其他不同的种类。比如图片色、传统色等。在动画场景的色彩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都需要进行分解,并进行原色的整合,再根据面积、形状以及色调等,进行重新分配,再加入自己的创意,科学化调配色彩。但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重新构建色彩应当保留原本的色彩元素,并且以此为重要依托,实现色彩的同质异构。在确保凸显色彩本身特点的同时,不断创新设计方式,创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
(二)注重色彩空间架构的合理性
借助色彩能进行情感与语言的传达,也属于较为特殊的表达方式。色彩本身的展示功能更强烈,如果从其他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属于创造空间艺术的重要方式。在动画设计中,色彩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动画场景设计人员在进行场景设计的时候,较为常用的方式就是借助色彩的对比与反差,使得场景变得更加立体,凸显出层次感与空间感。
例如,要创作一部动画作品,以灰白色为主调,就需要反复地使用白色和灰色。但其实设计人员主要就是利用灰色与白色的对比,进一步拓宽空间[5]。
再如,有一幅动画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反复地使用冷色调与暖色调,核心的目的就是使得观众能将注意力放在暖色调区域当中,视野也能逐渐转向冷色调区域当中。采取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提升动画的层次,并凸显出良好的空间感。从上述的两种动画作品分析了解到,场景色彩虽然十分简单,但是只有实现了色彩的强弱对比,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凸显出动画作品的层次感与空间感,有利于后续的情感抒发。
(三)注重色彩传递情意的作用
虽然色彩本身并没有情感的特点,但是其能发挥出传递情意的效用。在实际的动画场景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色彩,能进一步体现出动画作品中蕴藏的情感特点。一般来说,从动画作品中看见的色彩属于抽象与具体的结合。色彩的感染力较强,如果能与人物的情感进行融合,就能产生较强的冲击力,故事情节也更加丰满。观众将这种较为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反馈给大脑,观众会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配合对色彩的认知,进行对比与分析,还能对产生的情感进行交流,进而形成思想的共鸣。在动画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色彩,能奠定影片感情基调,凸显出作品的风格,将动画的精神内涵展现给观众。
(四)注重色彩整体统一
在动画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色彩,主要就是对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首先要注重画面色调的统一性,不管动画作品的色彩多么丰富,都需要坚持色调统一的核心原则[6]。其次,注重凸显色彩的对比性效果,动画场景设计中利用色彩,不仅仅要确保画面统一,还需要呈现出色彩良好的对比效果。只有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比对,才能发挥出色彩的作用与功能。最后,注重色彩的运动性。因为动画片处于不断运动的过程中,所以使用色彩也需要确保运动性与连续性,使得动画人物更加生动,色彩整体统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色彩属于动画场景中的核心内容,其会直接对动画艺术作品的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动画创作的时候,借助色彩将场景的特殊含义表达出来,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人们天生对于色彩的敏感度较强,色彩能带动观众的情绪变化,有文字无法实现的影响力。因此,许多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会用色彩表达某种寓意。对于动画场景设计来说,色彩具有无限变化的属性,能用作虚构与写实,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气氛变化以及情景,能凸显出艺术的魅力,体现动画作品的价值,呈现出良好的动画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