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再思考
2021-12-06周达祎
周 星 周达祎
(1.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2.福建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一、当下文艺评论的多样性
文艺评论(艺术评论)是和文艺创作相互伴随的重要存在。近年来,文艺评论工作者越发感觉到,曾经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并且影响深广的主流文艺评论逐渐被冷落,但在社会大众层面尤其是互联网之中的评论却极其活跃。彼时的文艺评论和此时的文艺评论大相径庭。彼时少数人掌握着评论的话语权,被顶礼膜拜;如今在互联网上,人人都可以是评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文艺评论的功能已经从指导发展为对话、交流。当下的文艺评论呈现出专业、业余和大众要求之间的差异,这亟待整合。表面上看,文艺评论似乎已经降格以求,但实际上它在普罗大众之中的身价却提高了。大众对文艺作品的品评已经不是简单欣赏,而是具有了论辩、交流色彩。和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创作相比,人们更容易介入到文艺评论之中,这无形中提高了文艺评论的受重视程度。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评论家,文艺评论工作者神秘的面纱被揭开,高高在上的局面被打破。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文艺评论的普及化趋势。如何看待当下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独立价值,以及其在不同媒介中发表的差异,值得我们探究。笔者认为,可以用三种关系来比喻文艺评论在复杂现实中的处境:上下楼关系、亲缘关系、虚实关系。
1.上下楼关系。既往的专业文艺评论,是以艺术类专业报刊或综合性文艺刊物为媒介来呈现的。这些刊物所刊载的评论需要具有理论高度和学术深度,因而其作者群体是专业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换言之,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表达要和刊物的要求相一致,自然就和大众对于艺术现象的感知有所差别。专业刊物和专业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好比是在 “楼上”指点江山,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写作规则,并不顾及“楼下”大众的接受程度和是否具有广泛传播的可能。正是以往文艺评论中上下楼关系的存在,使文艺评论工作者和专业刊物的文艺评论服务对象形成了专业而小众的自我循环。“楼上”的文艺工作者及学习艺术的人,和大众之间并没有太直接的传播关系,他们习惯性地运用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得而大众并不了解的规则、方式,对文艺作品进行语言、镜头、创作特色等方面的评价。而“楼下”的 “评论”,却因为多来自人们对文艺作品的直观感受,而缺少了被专业媒介传播的可能。在“楼上”和“楼下”的评论接受之间,出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同时还有专业分析和大众感知的差异。理论上说,最好的评论应该是既包含有让人信服的专业知识,又能更多地针对作品本身而作;既能让人们感受到评论的知识性、准确性,又能受惠于大众接受。
2.亲缘关系。既往的文艺评论有多种表现形态,包括理论性的评论、对作品的直观评论、个人情感性的评论等,相互之间构成了亲缘关系。总体而言,评论还是评论者针对作品中某一个他感兴趣的问题、某一个人物、某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等来展开。但毫无疑问,既往的文艺评论由于出自专家之笔,因此更加注重理论性、逻辑性,以符合专业性报刊的要求。它们的服务对象也主要是被评论的创作者和作品本身。相比起来,大众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会更加偏向个人情感的认知。同样,他们对于评论的接受也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交流和共情。专业的文艺评论习惯于从宏观和理论比照的角度来进行,对于大众而言多少显得有些故弄玄虚,甚至夸夸其谈。而大众对艺术作品的评论习惯于从直觉出发,无论是感性认知还是想与他人交流的话题,都以个人喜好为主。很显然,大众评论和专家评论在语言、逻辑、系统性、理论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很接地气,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自身感受的谈论。
3.虚实关系。如今的文艺评论主要由主流媒介上的专家评论和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上短平快的评论两大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区别相当明显。专家评论通常洋洋洒洒,以学术理论为依据来展开,具有宏阔的视域,且往往会进行升华,或对社会人生的奥义进行深入剖析,或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提炼理论观点。大众评论针对性极强,从个人喜好出发,对作品的细节展开直截了当的评论,评论者对作品的好恶展露无遗。显然,话语方式和刊载媒介的选择,以及是否受制于评论的组织机构,等等,都会让评论的最终呈现有所差异。尤其是互联网上喜欢文艺评论写作的青年,以直截了当、生动活泼的表达来开展评论,更是导致了大众对于专业报刊上“一本正经”的评论生发出一种疏离感。
文艺评论的来由和目的也有差别。有许多评论是由评论对象组织的,即创作者和创作机构所需要的,目的在于引导或宣传。无论出于什么动机,组织者对于评论而言都会形成某种制约。不是独立机构所作,而与评论对象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评论,难免会产生评论尺度局限和言语遮掩的现象。就评论本身而言,其出发点是指导创作实践,但事实上成型的作品已不能修改,更多的还是为将来的文艺创作提供经验。而由评论对象所组织的评论,其根本目的通常在于借评论来宣传作品,使其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因此,如何处理评论和对象之间的有一说一,而不是有一说二或者有所遮蔽,这显然是一个难题。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类型的评论发展成为带有明显商业目的的评论,无论其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显然影响了评论的公正性。这也包括了学术机构所组织的专家评论,以及网络媒体自发组织的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的评论。可见,文艺评论改变既往的专业单向度后,形成了新旧交织的格局。
严格而论,评论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评论者也是一个自足而抱有无功利目的的艺术批评者。他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有自己对于艺术创作整体观的认知及对于具体艺术作品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以发表具有公正性的艺术评论。独立而不是附庸,不俯就习俗,应当成为任何时候文艺评论的守则。
二、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变化
(一)互联网时代的现实背景
互联网时代和互联网思维,对当代文艺评论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或许也该重新设置问题,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知识的结构是否随之发生变化?”[1]3随着社会发展,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各种艺术现象被大众接受,大众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这些都使文艺评论的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有了大众化、普及化的特征,普通民众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文艺评论中来,如早些时候对“网红书店”的评价,对《咬文嚼字》发布的“2019 十大流行语”的评价,等等。互联网使得文艺评论的生态发生了变化,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评论者发声提供了新平台,网络媒介成为文艺评论发布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评论家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需要融入网络生态,了解网络上的文艺舆情,否则就可能脱离时代而被边缘化,最终导致自身的存在无人知晓。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除了互联网给文艺评论带来的新概念、新认知,还有大众评论普及后,传统遭遇现实导致的困惑,以及对文艺评论相近概念的辨析,都需要我们一一梳理。
对文学批评、文艺评论、艺术评论、艺术批评等这几个内涵交织的概念,人们总是混淆而莫名所以。其中的联系与异同需要在比较中才能大致确认。首先,文学评论显然不同于艺术评论,但问题在于,文学评论的理论与方法也时常用到对艺术创作的评论上。这既体现了两者的方法论可以相通,又说明了无须完全割裂创作的内容和其中的文学成分。在网络时代,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是艺术评论的对象之一,这自然也绕不开网络文学作品本身。
其次是文艺评论和艺术评论的混用。“文艺”多用来指称文学界、艺术界的全部艺术现象,文艺评论的对象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全部的艺术门类,以及文艺思潮、文艺实践活动,等等。艺术评论则多针对文学之外的艺术门类,包括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文艺评论和艺术评论都更多指向对全部艺术现象的评论,用文艺评论来概称包容度更大。
再次是对评论和批评的使用。一般来说,评论主要是针对当下艺术创作对象的分析评价,并且以对作品的直观分析为特点。而批评虽然同样针对艺术创作对象,但可以扩展为历史批评,这里的批评显然是更具有理论性、指导性的分析评价。评论也需要理论支撑,但批评则是在理论观照下的逻辑更为严谨的剖析。评论的感性色彩更强,而批评是更需要逻辑推演的理性分析。因此,文艺评论的指称比较宽泛,而文艺批评的指称要狭隘一些。
(三)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产生的变化
文艺评论的概念更为符合互联网时代大众对于文艺的自发评论。其主要是针对艺术创作所作的分析或批评,目的在于指导创作,使创作更好为大众所理解。在过去,文艺评论的对象不同,则所要分析的内容以及所采取的形式也有所差别,如音乐作品以分析旋律、节奏、织体为主,而影视作品以分析画面、声音、蒙太奇等影像语言为主。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艺术形态有了交叉乃至混融,文艺评论也具有了跨学科、跨文化等特征。网络文学兴起,且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越来越多,绘画和设计开始运用电子算法和软件工具。因此,当下文艺评论的呈现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但从根本上说,无论面对何种形态的文艺创作,无论文艺作品以何种媒介呈现,文艺评论都应该是审美性和学术性的统一,离不开对文化展开的分析和评价。
(四)文艺评论双方的关系变化
更重要的变化发生在评论的评论者和接受者双方。
就评论者而言,传统文艺评论的评论者都带有一种权威性。20 世纪50 年代的喜剧电影《没有完成的喜剧》中,一个批评家的名字叫易浜子,谐音“一棒子”,暗讽其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所具有的无上权威,一锤子定生死,对艺术创作横加干涉 。现在的评论者已经分化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艺批评家、理论家,在较为专业且受众面较窄的媒介上发表评论,一类是在网络媒介上畅所欲言,直截了当发表个人观感的大众评论家。后者已成为大众不约而同支持的话语引导者,甚至形成了所谓的“圈层”。
就接受者而言,以往的评论主要发表于纸质媒体,受众是爱好阅读且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文化人士。而当时的文艺评论因为受众面窄,所以受众能够迅速地给批评者以反馈。但在网络时代,人们更注重的是通过网络阅读或发表评论所获得的快感,以及交流的趣味,对于被评论对象实际的样子却可能根本不关心。评论成了独立个体的情感宣泄,进而成为大众情感交流和“拍砖”的渠道。那么,谁对评论对象及受众所产生的影响更大?肯定不是公认的最权威的批评,传统的专家评论只对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人或是其他评论者形成影响。而大众评论往往通过传播迅捷、渗透力强的网络媒体能够在更广阔的场域内形成影响。
三、对当下文艺评论变化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不仅使文艺评论刊载的媒介发生了变化,更使得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接受者发生了变化。由此,文艺评论的性质也同样在发生改变。
(一)传统正经历巨大变化
传统的文艺评论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范式,但在当下,如果忽视互联网上的大众评论,那么专家评论能够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就比较有限。也别期待专家评论能对观众产生影响,因为根本没有途径到达。要考察文艺评论的评论者和接受者在当下形成的共荣关系,就需要思考互联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传统评论的接受者主要是文艺创作者、研究者及受过一定艺术教育的人,所以评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受双方利益和信息的获取上。当代文艺评论是否能有效地对更多的受众,目前主要是互联网上的受众产生影响,则值得我们思考。
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介的去中心化,信息传播的快速化,接受者身份的多样化,需要文艺评论工作者了解如何让受众接受评论。我们强调,互联网背景下的文艺评论,比如影视批评,必须把突破壁障、抵达社会大众作为目标。而且当下文艺评论已经不是订正、把关的批评,而是相互交流、彼此砥砺、互相切磋的批评。文艺评论包含批评,但可能更需要放在评论的范畴中。人们注重的是从评论中或是通过交流所获取的趣味和快感。主流媒体的评论已经通过调整自身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如《环球时报》的时评,以各种各样的趣味语言和生动活泼的表述来展开,使大众容易接受。可见,即便是传统媒体,评论的方式、语言等也在发生变化。评论不再囿于主流表述或是一本正经的社论,而以趣味活泼的语言来呈现,如对美国、英国无理造谣的批评,其实就是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态度。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权威来给出判断,却需要参考权威的意见以确定我们的观点。显而易见,文艺评论的价值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媒介评论的差异,纸质媒体的评论是形成一种舆论,而网络媒介上的评论是一种交流。真正对大众起作用的是在网络媒介上的评论,所以融入网络生态,走进大众交流,是文艺评论发展的新趋向。笔者过去发表在专业纸质媒体上的文艺评论的受众,和现在发表在网络媒体上的评论的受众天差地别。笔者发布在微博上的电影短评,时常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阅读者,这足以说明网络媒体文艺评论的效应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文艺评论在媒介形态和受众发生变化时的发展方向。
(二)对文艺评论未来发展的认识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播音主持人、影视剧演员甚至新闻主播都可以用机器人来替代,文艺评论的评论者能否是人工智能,成为一个问题。“2015 年9 月10 日,腾讯财经推出了国内第一篇由Dreamwriter(梦幻写手)撰写的‘机器人新闻’,在国内率先开启了利用机器人进行新闻生产的新模式。”[2]31电影的虚拟制作已经不是新闻,在将来甚至可能会出现以机器人替代演员的电影。在智能时代,人工智能(AI)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掌握各种技术,而文艺评论能否可以由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而习得,则要打一个问号。传言称,2045 年机器人的智力将和人类完全等同,甚至于超越人类。机器人创作诗歌和写作新闻已经被认可,那撰写文艺评论也可以吗?BBC(英国广播电视台)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迈克尔·奥斯本)和 Carl Frey(卡尔·弗雷)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 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结果表明,被机器人取代可能性非常小的职业,需要具备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需要具有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帮助和关心;还有创意和审美;等等。数据显示,最不易被取代的前10 个职业中包括教师、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等。[3]由此可推论,文艺评论家也不可轻易被取代。因为针对千变万化的文艺创作对象,评论者的个性、思想、风格以及情感态度等都难以被替代。更重要的是,艺术创作呈现的是情感,个人的情绪情感和对于作品的认知差异很大。文艺评论和人本的多元情感相联系,需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智能机器人可以习得评论的规则和方法,却无法对评论对象及创作者的情感内涵进行把握,遑论自主灵活变化评论的内容。当代人在规则的世界中呆得越久,就越会对整齐划一的新闻报道,以及人工智能经过学习后堆砌创作的诗歌表现出厌烦。而文艺评论工作者能以其丰富、通透的审美感受能力,对样态丰富的艺术现象作出感受性与认知性相统一的评价,对千变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精确把握,这都使得文艺评论不可为人工智能所替代。
(三)文艺评论价值标准的坚守
文艺评论是一种独立的存在,而不是它物的附庸,有其自身的生存价值,并且对文艺创作乃至文化艺术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毫无疑问,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变化,创作和评论作为文艺的两翼,同时存在又相互独立,都有着长久的生命力。文艺创作不能被所谓的类型、格套束缚,它是一种精神生产。尽管创作的方法可以学习,但是学习的目标是发展和发挥个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所以我们相信艺术长存。同样,作为一种精神创造活动,文艺评论也将会长存,我们应当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文艺评论的目的和精神价值所在。文艺评论是为了让文艺创作更好地给整个社会生活增添正能量,因此对文艺评论价值标准的坚守格外重要。文艺评论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立足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对多样态的文艺创作给予监督、评价和批评。无论面对何种媒介呈现的文艺创作,无论发表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文艺评论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扶正祛邪,引导向善和向上,是文艺评论应坚持的原则。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传播媒介如何变化,坚守文化立场,鼓励文艺创作者创作更多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社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也是文艺评论者所应坚守的价值导向。文艺评论固然要有自己的个性,但不是无的放矢、汪洋恣肆的议论,而是要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对文艺创作进行分析评判。
在面对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生态变化与格局重构时,传统文艺评论工作者既要放下架子,融入网络,深入了解网络文艺评论的特点,又要关注大众对文艺作品的心理需求,以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的功用。在用大众熟知的语言来进行批评的同时,能够赋予这种批评更多的理论文化色彩,尤其是给予学术和文化价值观的引导,这才是文艺批评家的责任。对文化品格和审美精神的坚守是文艺评论的原则,因为“没有审美精神支撑的艺术,必将沦为浮夸的炫技”[4]111。许多时候,文艺批评不全在理论如何深刻,而在于是否触及文艺创作的本质,是否能对文艺创作的内容给予切中要害的分析。当人人都可以是评论者时,对文艺创作的评价反而众说纷纭。于是人们希望有专业性、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兼具的评论来给他们答疑解惑,为他们理清故事线索,剖析情感表达,解析细节意味,尤其是对一些具有复杂性的艺术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所以,任何时代都需要文艺评论家。只是,文艺评论家不能光想着指导大众和作者,需要静下心来,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同时,运用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以鲜活生动的语言,旗帜鲜明地道出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同时对其中的时代气象、社会景观加以阐释,这样才可以融入网络时代的受众,既能与受众有效交流,又彰显评论家的个性与独特身份。不为取悦上级,也不为成为权威,而是为了有效引领创作和鉴赏,引导文艺评论舆论导向,创作有益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文艺评论,这样的文艺评论家无形中就会成为大众认可且独具特色的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