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2021-12-06田坤
田 坤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浚灌区水利管理处,甘肃 张掖 73402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土地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三农”问题的深化研究,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环境发展呈现良好的趋势。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人口数量、经济建设、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出现变化,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需求正在逐渐提升。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可以看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了资金基础不足、建设后劲缺乏、工作人员经验有限等现象,为了提高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需要明确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此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渐增强,部分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效改善了区域水利环境的整体质量,适当拓展了农村地区的水利建设形式,促进了农村地区水利综合生产和使用质量。同时,要全面认识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不足之处,并且寻找科学的解决方式,提升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质量与水平[1]。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很多地区的基层政府也对这一事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是部分地区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导致区域建设质量较差,在人力资源、资金投入方面的部署并不是十分理想,难以保障水利建设项目的后期维护工作,缺少有专项能力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管理和维修。以上因素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
2.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
我国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当下很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较差,基本上都是20世纪兴建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设施的质量和水平都有所下降,工程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抗洪抗旱能力[2]。
2.3 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
根据我国的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能够看出,当下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系数正在不断下降,一些地区出现水质不合格的现象,农业与生活用水的保障力度较低,并且部分地区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河水、湖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自然环境保护力度不足。
2.4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机制也出现了变化,其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农业建设水平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经常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继而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3.1 完善投资机制,做好建设规划
当下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后劲不足”的现象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水利设施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需要完善投资机制,建立以国家财政为主的政府补贴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小微企业以多种形式向水利设施投资。首先,需要提升对公共财政的使用效果,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水利设施建设中的管理能力,建立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的资金投入机制。其次,需要对水利建设中的集资和融资手段进行创新,使用不同的政策支持、制度优惠鼓励各个部门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假设投入,扩展水利设施的建设投资渠道。最后,需要合理规划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机制,避免出现资源、资金浪费的现象[3]。
3.2 开展安全教育,夯实建设基础
根据对现阶段工作人员的调研结果显示,一部分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在正式上岗之前仅仅接受短期培训便开始工作,这无疑是工作中的一个潜在隐患。鉴于此,工程企业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思想教育等,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根据当下的工作需要合理选择操作措施。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开展全面的设备保养、维修工作,力求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质量监督站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不同设备在工程建设现场中的应用效果,并且制定相应的工程标准进行约束。需要在领导层中建立自上而下的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稳定管理对工程建设、经济效益获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提高对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方式,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相对应的奖惩制度,保证设备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3.3 创新机制,提升管理
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对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创新,完善现阶段工程推进的流程,提升工程管理质量。首先,对施工形式、管理机制进行创新,避免出现水费数额过于庞大的现象,保障建设成本和工作成本的稳定。其次,制定建设进程中的奖惩、绩效考评机制,增加基层政府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工程整体的评价机制,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价值[4]。
3.4 大力宣传,提高参与积极性
我国政府实施的各项举措,最终受益的还是基层居民,水利建设的开展,需要在保证农民群众满意的基础上,实现农民的认可和广泛参与。在传统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大操大办”的形式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而是需要向农民详细介绍水利建设的优点,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与此同时,要对已经参与其中的农民继续鼓励和支持,适当给予农民资金补助,尊重农民的参与意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建设顺利开展,还能够解决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偏多现象,提升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在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具体发展状况、发展问题,实施有效的建设方案,不断完善我国的农田建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