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工作介入策略研究
2021-12-06姜立强
刘 光,姜立强
一、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及其面临的困境
1.高校特殊群体学生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侧重于不同因素对高校学生特殊群体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综合学者研究和工作经验来看,特殊群体大学生具有以下特征:(1)相对性。大学生特殊群体相对于普通学生,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性,是个相对的概念。(2)动态性。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成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主客观因素改变的条件下,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征有可能消失,进而成为非特殊群体。(3)困境性。大学生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等单个或多个方面异于常人,处在困境中,易对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经济水平低于平均水平,难以正常完成学业,心理存在障碍,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等等。
总之,大学生特殊群体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生理、心理、能力、素养等方面处于困境状态的大学生群体。具体来说,具有身体残疾、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就业困难、网络成瘾、思想偏激、行为极端、违规违纪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学生都可归为大学生特殊群体。
2.高校特殊群体学生面临的困境
笔者认为,困境与需求相关联,困境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状态。当经济困难学生对经济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经济困难问题便得以解决;当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知和学习能力提升,满足和适应大学学习要求时,学习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美国的心理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Alderfer C P)认为,人存在三种核心需要:生存(Existence)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需要以及成长发展(Growth)需要,这三种需要又被称为E.R.G.理论。E.R.G.理论假设人类有努力争取的三类核心需求:获得物质生存的需求、维持与重要他人人际互动关系的需求以及为其独特发展和成长寻求机会的需求。生存需求包括所有多样化的物质和生理需求形式,人际关系需求包括所有涉及与重要他人的关系需求,发展成长需求则包括所有对其自身和环境产生创造性和生产性效果的需求[1]。
特殊学生群体,因其不同的特殊性,面临的困境也会有所区别。根据E.R.G.理论,特殊群体学生的困境可分为生存困境、相互关系困境和成长发展困境三类。
(1)生存困境:体现在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难以维持日常的学习生活,缺少足够的安全感。如经济困难学生在学费及生活费的开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身体残疾学生,面临生活自理、行动障碍等困境;部分学生因从小娇生惯养,进入高校生活自理能力差。
(2)相互关系困境:表现在学生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因缺乏基本的信任和沟通技巧,或者因自卑、抑郁而将自己封闭起来,难以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如沉迷网络的学生,脱离现实,沉迷拟态环境,与同学的关系较疏远;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不能换位思考,与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存在父母离异、经济困难、重大变故等家庭原因的学生,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交流。
(3)成长发展困境:表现在学生自我潜能发掘和发挥不充分,因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弱,不能有效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而影响自身发展。如学业困难的学生,因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无效、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等原因,致使挂科、降级或退学;就业困难的学生,因其不具有核心就业能力,缺少工作单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职业生涯发展受到阻碍;经济困难的学生,因基础需要都难以满足,在满足高层次需要方面更是容易受到阻碍。
总之,大学生特殊群体相较普通学生,因具有相对较少的物质或情感资源,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在成长过程中容易被边缘化,产生被剥夺感,在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发展方面面临诸多困境。
二、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传统策略及不足
1.传统策略
长期以来,高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了大量工作,传统的策略通常包括:
(1)针对生存困境,提供立竿见影的扶持,解决最基础的问题。如,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通道等相应的硬件设施,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等。
(2)针对相互关系困境,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或日常跟踪帮扶,帮助学生提升沟通技巧,提升优化人际关系的能力,与家长、同学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3)针对发展困境,通过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相互反馈学生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提升。学生走出发展困境,不仅涉及个体的改变,也涉及学校、社区和社会等宏观环境的改变。再者,发展困境的解决,更应着眼于长远。
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工作介入路径因高校不同而有所差异,且对于特殊学生的工作,即使在同一所高校,因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人格特质和价值观的不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其秉持的理念、采取的方法和取得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2.传统策略存在的不足
(1)问题模式。传统的学生工作尤其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工作,通常围绕“问题”展开。即,通过追踪和搜集信息,评估和诊断问题,了解问题的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计划或方法,采取措施达到解决或化解问题的目的,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在此模式下,学生工作者聚焦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容易出现放大问题而忽略学生优势和潜能的状况。在所谓的问题无法解决或改变(如身体残疾)的时候,工作者很容易出现退缩或懈怠情绪。犹如一个行走的人背负着一个盛有问题的箱子,传统问题模式关注的是箱子,而忽视了人本身。
(2)标签化。“标签可能源自于贫穷、身体或神经功能障碍、结构性压迫、污名、歧视或种族。同时,这些标签使得社会对案主的自身发展能力失去信任,同样也会使案主对自己失去信心。”[2]49学生工作者通过对具有不同问题的学生贴上不同的歧视性标签,在学生身上打下“问题”的烙印,从而掩盖或者抹杀了学生本有的优势。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看到了问题的一角,而以偏概全地对学生整体下结论。在标签的驱使下,学生陷入“自我实现预言”的恶性循环中,长此以往,问题标签会逐渐蚕食掉学生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
(3)污名化。标签化的结果,会导致污名化。污名化是将负面的特征和印象强加在一个群体上的过程。污名化,惯用的手段便是贴标签,如学习不好的学生被称为“差等生”,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被称为“神经病”等。如果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贴上负面标签,很有可能形成污名化的环境,加上人际传播和自媒体传播机制,学生在背负污名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会大大降低。
(4)父权主义。这主要指学生工作者在学生面前以权威的专制模式出现,工作中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学生,而忽视学生的真正需求。由于教师和学生身份与权力的差别,有些学生工作者会以专家或权威的身份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视为施动的受体,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真切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难以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信任关系,在日常的对话沟通中,不愿倾听或难以倾听到学生的真正诉求。
(5)片面化。主要是指对于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或者可发掘的优势和资源,不能放在系统的环境中看待。特殊群体在心理、学业、就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如果抛开系统和环境孤立地看问题,就很难将人看成立体的人,也很难综合性地整合资源因势利导,难以达到育人目的。
三、优势视角下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介入理念及策略
1.优势视角下的介入理念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科中对应传统的问题视角而提出的理论视角或实践新模式。丹尼斯·萨莱比(Dennis Saleeby)认为,优势视角“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成目标、实现梦想,并摆脱自身的顾虑与担忧,抵抗社会主流控制”,“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案主以及他们的环境和现状,不再孤立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可能性”[3]3。传统的问题视角以问题为焦点,与消极悲观、绝望、失望、缺陷、被动、失败、过去取向等相关,而优势视角则与积极乐观、希望、意义、美好、整合、主动、愿景、未来取向等有关。优势视角相信每个人都是有优势的,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充满资源,每个人都有走出逆境的能力。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平等合作的信任关系。优势视角并非是基于对问题的忽视而盲目乐观的模式,并非主张无原则的“好”,而是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案主优势,挖掘环境资源,提升案主效能,促进社会公平。
丹尼斯·萨莱比提出了六条优势视角的实践原则:“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创伤、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他们可能是挑战和机遇,因为个人和社区都有反弹和重整的可能;假定你不清楚个人、团体、社区成长和改变的能力上限,并严肃看待个人、团体和社区的期望;助人关系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和互惠关系;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激发抗逆力和优势的话语与叙事。”[4]236
基于优势视角相关理论和原则,以优势视角介入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将克服传统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不足,为学生工作带来新的视角和效果,提升工作实效。在工作中,优势视角介入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应秉持以下理念:
(1)人在情境中。“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所遵循的重要原则。勒温认为人的行为(H)是个人(P)与环境(E)的函数(f),即B=f(P,E),“行为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而发生改变。这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亦可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样的环境也可产生不同的行为”[5]。由此可见,人处在环境之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复杂而多变的。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问题的产生、人的发展和成长,应放置在人与其环境的整体系统中看待。“人在情境中”倡导学生工作者应将特殊群体学生放置在社会、社区、家庭、公寓、班级、个体等综合环境中去考量,审视问题的出现,寻找环境的资源,开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工作。
(2)助人自助。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秉持的重要理念,认为每个人都有发展与实现自我的潜力,是社会工作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助人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三个方面的自助能力:一是指主体的觉醒能力,即主体对自身的困境觉醒并有强烈的改变愿望;二是指主体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主体的组织与合作能力;三是主体的改变、成长能力[6]。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学生工作者只是指导者、陪伴者,而不是越俎代庖的包办者、替代者,工作的目的是“授之以渔”,帮助其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使其能自主独立地应对和走出生活中的困境,获得个人发展。由他助到自助,这样的转变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助人者要秉持关爱、真诚和同理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帮助,将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教会学生获得独立自主走出困境的能力相结合,既要解决眼前困难,又要具有长远眼光。
(3)学生“自决”。学生“自决”是达到助人自助效果的前提,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悬置怀疑,建立平等的对话与合作关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抛弃父权主义和权威专家的身份,让学生本人成为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相信学生有改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避免代替学生做决定。学生工作者应用同理心思考学生的境遇,站在“他者”的位置思考所面临的问题,而非站在“我”之位置,以“我”之观点,主观臆断,带着怀疑或偏见,强行介入或施加到学生身上。换句话说,要明确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教育者认为学生需要什么,认识到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更多地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述自己的故事。
(4)聚焦优势。聚焦优势意味着超越问题,发掘存在于学生本身及其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通过优势的发挥和资源的支撑,赋权增能,提升抗逆力,达到变化发展的目的。此时,问题可能已经解决(如心理困惑),也可能依旧存在(如身体残疾或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因优势的发挥,这些问题在学生心中已经淡化或者消失,对学生的生活不再造成负面影响。优势视角告诉我们,只有将努力的目标放在超越问题的更远处,问题才会被解决,或者消除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是选择将眼光放在更长远的发展,还是只顾眼前与问题、障碍纠缠斗争,两者产生的结果截然不同。
(5)人人都有抗逆力。抗逆力是指“人们在遭遇重大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会可以超越和克服重大麻烦和负面事件,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3]18,“是人的本能,是人之作为存在所必需,是人人具有的一种求生的最基本能力”[7]。相信人人都有抗逆力,这是优势视角开展工作的基础。优势视角认为,人遇到逆境未必定是沉沦无助,而可能会有反弹的力量让自己走出逆境。人们所经历的痛苦和不幸,也可能成为应对挑战的财富。工作中秉持这样的理念,就是要相信特殊群体学生在面对困境时,每个人都有解脱的途径。这种途径一方面来自于学生工作者的帮助,帮助学生建立支持系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学生本人从自己的困难经历中获得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力量。
(6)赋权增能。“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的意图和过程。”[3]16对案主的赋权,应该做到“颠覆和放弃贬义标签;提供链接到家庭的机会;整合制度、公共和精神的资源;关注受害者的精神状态;摒弃家长作风;相信人的直觉、解释、观点和力量;相信人的梦想”[3]16。赋权分个人赋权(personal empowerment)和社会赋权(social empowerment),个人赋权强调个人自决和个体的独特性,社会赋权认为资源和机会在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对环境的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8]。简言之,赋权增能是在相信学生有发展潜能的基础上,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
2.介入策略
丹尼斯·萨莱比提出了优势取向模式的四个阶段(要素):“寻求优势的征兆或线索;激发抗逆力及优势的叙述;在计划中行动;走向正规化并利用个体优势。”[2]50-52根据这四个阶段的内容,我们认为优势视角下特殊群体学生工作介入策略遵循的路径大致是:在明确工作目的基础上,首先提供充满希望的环境,然后与学生建立互助关系,预估存在的优势和资源,根据学生的特有困境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介入目标,挖掘和利用优势与资源,提升抗逆力。
(1)明确优势视角下特殊群体学生工作的目的。优势观点的终极目标强调“人之复元”,即找到自己并建立满意、具品质、有意义的生活[9]55。“复元”并非指恢复原状或是创伤与障碍消失,而是指由现在出发,重新找到自己,即重新界定自己的价值并且体现主体性,重建具品质且满意的生活[9]45。C.R.斯奈德(Snyder C R)和沙恩·洛佩斯(Lopez S J)在提到心理干预时,将干预分为预防和提升两类,并且把两类又分别设置了两个级别[10]321。据此,笔者认为,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学生工作,其大体目标也可设定为预防和提升两个方面(阶段)。“预防”主要关注两个层面:预防问题的出现和预防问题的升级,关注的焦点是问题的避免、减弱或消失。“提升”同样主要关注两个层面:良性发展和自我实现,关注的焦点是回归常态、持续发展或自我实现。就具体目标而言,针对身处生存困境的特殊群体,应着力解决其生存问题,满足基本需求,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针对面临相互关系困境的学生,帮助其获得社交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针对陷入发展困境的学生,着重发掘其个性和潜力,促进良好发展。
(2)为学生提供充满“希望”的环境。斯奈德认为,希望是“目标导向思维,个体认识到有能力发现通往合意目标的路径,以及使用这些目标的动机”[10]189。希望是未来目标导向,并且目标是对个体具有相当价值的目标。希望是火种,具有希望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清晰的愿景和不竭的创造力,“优势视角的核心动力恰恰是振奋人心的希望,它可以发现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幻想和梦境”[3]11。优势视角下的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在于让学生的梦想和希望更清晰,并且让学生更懂得珍视,让偏离梦想和希望的信念回归正途。学生工作者是学生的“脚手架”,应善于为学生提供希望的愿景,帮助其在人生低谷和困境中看到希望,激发乐观成长的动力。
(3)建立有效的助人关系。有效的助人关系是“有目标、相互作用、友好、信任和赋权的关系”[3]128。对话与合作是建立有效助人关系的前提,“立足于爱、谦虚和信念,对话就会成为一种对话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而这种关系带来的是相互信任”[3]20。因此,在沟通中要“使用充满优势、可能性、抱负以及希望的语言,减少对问题化、标签化以及诊断式对话的关注”[2]50-52。合作则要求我们“避免助人关系的霸权体现,诸如家长式作风、责怪受害者、对案主先入为主的看法”[4]236,“要敞开心扉去接受协商,去欣赏那些与我们合作的人的观点与期望的确实性”[3]20。在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注重体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平等地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尊重,教育者的角色更是促进者、支持者、倾听者、合作者”[11]。学生工作者要本着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诚实的原则,与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对话与合作,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关系、伙伴关系。
(4)评估和发掘优势与资源。每个人都有优势,只不过有些人的优势被问题掩盖,无法看到,有些人自知有优势,却不知如何发挥。学生工作者的角色就是要帮助学生评估、发掘和发挥优势,让学生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利用优势和资源,稀释或者消除所谓困扰自己的问题。工作中要注重评估和发掘特殊群体学生“由内而外”的优势,激发学生内在的健康和智慧。优势有两种,即个人优势和环境优势。个人优势包括:热望、能力和自信;环境优势则包括:资源、社会关系和机会[9]39-41。其中,“资源”涵盖有形的物质和金钱,以及无形的资讯、时间、知识、智慧、文化遗产和价值[9]422。学生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从不同方面入手评估学生的特有优势和资源,帮助学生增强自我效能,将优势和资源转化成走出困境的希望与力量。一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社区、家庭等的联动力量,完善和增强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弱势群体学生提供物质、心理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二是要在学校内部要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为特殊群体提供系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5)培育学生抗逆力。抗逆力是优势视角实践工作的基础概念,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提供关怀的关系、保持较高的期望、提供有意义的参与和贡献的机会”[3]270,这三个保护性因素,有利于培育个人和家庭的抗逆力。拥有这些因素的环境,将成为遭受负面影响的个人保护系统,为化解痛苦、发挥优势提供土壤。针对特殊群体学生我们要有意识地提供这三种保护因素,相信每一位特殊学生都具有抗逆力,让学生在面对困境时,仍然相信生活有多种可能。优势视角认为,抗逆力始于信念。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教育课程和实践平台,将抗逆力培育嵌入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认识抗逆力的内涵,树立正确应对挫折的信念,传授针对现实困境的应对方法和技巧。
(6)综合利用不同工作方法。课堂是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首要平台,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内化优势视角、抗逆力、优势、希望等概念和内涵,教授以缓解压力、管理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学习力等为主题的方法和技巧。针对具有差异性个别问题的学生,可以采用个体工作法;针对具有相同性质问题的学生,可以采用小组工作法,通过招募的形式,成立小组,利用团体动力理论,解决共性问题;针对与宏观环境有关的问题,可以利用社区工作法,从学校、社区、社会、家庭等宏观环境,寻求政策支持,强化社会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