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首创制度 传递检察温度
2021-12-06潘志凡
■潘志凡
2021年是上海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建35周年,自1986年全国首个少年起诉组在上海诞生起,上海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检察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先行先试、接续奋斗,结出了累累硕果。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言,本在检察工作,效在新闻宣传,35年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持续走深走实为检察新闻宣传提供了扎实的根基和丰富的养分。
敢闯敢拼的“少年司法追梦人”、改革探索的一系列首创制度,都是宣传报道未检工作时的重点抓手。步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期待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向“更加好”转变,这促使未成年人检察新闻宣传要站在百姓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叙事的方式,把相关制度做法及其背后蕴含的思想理念说清楚、讲明白。
2021年金秋开学季,检察日报社驻上海记者站站长林中明和我采写的《抚慰心灵 助你成长——上海:创新举措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救助》,在9月16日的检察日报《未来周刊》封面刊发。回头看这篇报道的采写过程,有收获,也有不足,以之为例,在此分享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报道的心得与体会。
定提纲 小切口里的大格局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履职贯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在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中肩负重要使命。尤其是当前,上海检察机关构建起“捕、诉、监、防、教一体化”的特殊工作模式,形成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工作格局,可供报道的素材内容十分丰富。与理论文章等面面俱到的鸿篇巨制不同,我们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新闻宣传往往以消息和通讯为主,对此,我们的体会是选择一个主题切入,继而围绕该主题深入报道相关的案事例,力求从“小切口”展现“大格局”。
“未成年人心理救助”虽然是一个小切口,但进一步挖掘可以发现,关爱、保护、挽救未成年人,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职责,更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全方位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因此,在收集素材时,我们不仅关注、研究检察机关内部的工作举措,也“跳出检察看检察”,从外部视角深入了解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主体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救助的情况,逐一勾勒该项工作的全貌。
谋定方能后动。“未成年人心理救助”这项工作跨度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素材体量大,我们在着笔之前先拟定采写提纲,把撰写的方向确定下来,这既是一个梳理资料、筛选事例的过程,也是一个对选题再思考、再研究、再提炼的过程。
根据收集到的素材,我们紧密围绕主题,立足未成年被害人心理救助和罪错未成年人心理救助两条主线,以检察工作为基础、以“六大保护”为抓手撰写提纲。经过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从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体系、“一站式”工作机制、在押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亲职教育制度等角度入手,多维度展现检察机关凝聚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救助的具体举措,进而体现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在关护未成年人成长方面的积极作为。
说首创 新制度里的新理念
从1986年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设立全国首个“少年起诉组”时起,上海检察机关创设了一系列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机制,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最大程度保护了未成年被害人权益。我们选取的报道角度中,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体系、“一站式”工作机制、从业限制等都是上海“首创”,在报道这些做法时,我们注重两点,一是在面向全国的报道中,要着重介绍这些首创制度的普及推广价值,提供“上海样本”和“上海经验”;二是不仅要说清楚首创制度“干了什么”,还要讲明白这些制度是“为了什么”。
以文中的“一站式”工作机制为例,我们在撰写时首先回顾了该项制度的缘起——早在2010年,上海检察机关就探索将性侵害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纳入未检部门专门办理,2015年,为了避免重复取证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会同公安机关建立了全国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证保护专门场所。随后,我们围绕“未成年人心理救助”这一主题,介绍了此项制度的发展,即奉贤区检察院秉持全面综合保护理念,充分关注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证人的心理状态,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将“一站式”从最初的取证场所逐步升级为集询问、心理、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救助平台,在取证专门场所内设置轮值“心理疏导师+咨询师”团队,为未成年被害人或刑事案件未成年证人走出阴影、重拾生活信心提供专业力量保障。目前,该项制度已推广至全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域覆盖,并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收,作为制度固定下来。
通过这种表述方式,我们不仅介绍了地方的经验做法,还通过对首创制度背后理念和发展过程的阐释,体现了顶层设计方面的思考和部署,以此让规则更清晰,司法更可感。
明表达 刚性法治里的柔性语言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在采写未成年人相关报道时,语言表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一方面,未成年人是报道的受众之一,在表达时既要通过“法言法语”体现司法的权威和刚性,也要考虑适当改进文风,运用一些柔性词语,如通过拟人化的比喻、形象化的表达、接地气的语言等,让未成年人听得进、看得懂、记得住,感受司法的情怀和温度;另一方面,在撰写相关案例时,还要注意对未成年人学校、家庭等一些特殊信息进行“脱敏”,有效保护其个人信息安全和未来的健康成长。同理,我们在为报道选取新闻配图时,也会侧重使用一些色彩丰富、生动活泼的照片,增加报道的感染力。
正如前文所言,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我们在行文时不仅要立足检察机关自身的工作,也要善于寻找第三方视角,展现其他主体在未成年人心理救助方面发挥的作用,使报道内容更加客观、多元。撰稿过程中,我们采访了社工、老师、家长等,力求从不同角度呈现这项工作,比如亲职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从一位正对未成年人开展附条件不起诉帮教工作的社工视角引入。通过对她的采访,我们首先阐述了家庭教育和保护的重要性,随后引出检察机关设立亲职教育基地、助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参与心理救助的相关情况,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来把这项制度的创设理念和运行模式介绍得更直观、更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首创制度中很多是由基层探索而来,没有先例可循,是“摸着石头过河”,加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关注度高、敏感性强,可能会存在争议和不同观点。因此,在采写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与制度设计者、承办检察官等密切沟通,深入了解正反两方面评价,在撰写报道时注意措辞与角度,适当进行取舍,以最大程度避免负面舆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