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隆昌市大力发展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2021-12-06
一、坚持稻渔综合种养为龙头,推动现代水产业发展
1.科学规划,长远布局。高水平编制《隆昌市稻渔综合种养五年规划》,建立“三级园长”工作制,成立现代农(林)业园区发展服务中心,实行“市创国家级、省级园区+镇建市、县级园区+村办一村一品示范园”三园联动模式,建成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内江市级2个、县级4个,形成稻渔产业规模14万亩,稻田虾产量占四川省总产量21%。
2.政策配套,大力扶持。政策资金向稻渔产业集中,制定《隆昌市稻渔产业奖励扶持办法》,对验收合格的标准化“稻+渔”补助1050-1350元/亩;设立稻渔产业发展基金,给予农户保费75%的补贴,截至目前,累计投保面积3.6万亩。
3.统一标准,规范种养。出台《稻渔综合种养—食用小龙虾养殖技术规程》等技术规范,明确和规范开沟占比、种养规格等标准,小龙虾、水稻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100%。
4.设施配套,建牢基础。基础设施“织成网”。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政策项目资金跟进到哪里”的原则,根据“一水两用、稻渔共生”的现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统筹推进“六网”建设,建成产业道路106公里、高标准农田8.5万亩、蓄水池28口、提灌站13座,稻渔园区内电网、天然气、光纤宽带实现全覆盖。
5.科技支撑,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向稻渔产业集成。与西南大学等8所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成稻渔专家大院1个、科技小院16个,积极探索新种养模式,推动技术创新、品种优化,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的“中稻+再生稻”平均亩产达550公斤。
二、坚持做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
1.以工促农交叉融合。以稻渔园区为单位,聚焦“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统筹布局粮源基地、加工基地、烘干仓储等功能设施,匹配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烘干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扩大加工能力,建成“周兴大米”精米加工厂,稻渔产品初加工率达95%、精深加工率50%,产值达25亿元。
2.发展农业新业态。按照“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思路,打响“春季稻虾看四川,四川吃虾到隆昌”品牌战略,融合电商物流。建成全国稻虾产业强镇1个、省级稻渔主题公园1个、稻渔新村104个、乡村旅游民宿24个,乡村旅游收入实现30.79亿元。
三、坚持高效利益联结,推进稻渔园区增收致富
1.育强经营主体。建立“稻渔产业联盟”,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产销一体化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2户,联合发展稻渔7.23万亩,实现产值4.4亿元。
2.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以独立经营主体身份,整合资源、资产、资金,与稻渔龙头企业合作,推行“三股合一”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76个发展稻渔产业的村集体年收入682万元。
3.带动农民增收。推行“稻渔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村集体+专合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创新实行“五统一分五收益”,稻渔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2万元,较隆昌市平均水平高22%。
(信息来源:内江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