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2021-12-06王杰杨孟刘文超孙科峰曹瑞鄢卫东王祥贵
王杰 杨孟 刘文超 孙科峰 曹瑞 鄢卫东 王祥贵
(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邵阳 422000)
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项基础性产业,农业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生产状况,是维持我国14亿人口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农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若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问题,就不能忽略对农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必须发展创新技术提升栽培效率,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其生产量也一直居于我国农作物前列,由于气候等原因,目前我国水稻的种植范围主要集中于亚热带区域,亚热带区域的光照热量、辐射强度以及季风差异状况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也从侧面说明水稻的种植对气候状况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我国冬季由于光照、辐射强度较弱,气候较为干燥,往往难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产,导致水稻产量在冬季大打折扣。因此,提高水稻生产量,扩大水稻种植范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途径就是想方设法地解决水稻的冬季种植问题,通过攻克某些技术难题,降低冬季气候条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与此同时,也需减小冬季干燥气候给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水稻在冬季的生产量。
1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及意义
1.1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
我国是人口大国,水稻作为主食消耗量大,实现粮食安全需要增加水稻产量和确保水稻品质优良,为此,引进新的水稻栽培技术尤为关键。虽然我国种植水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需要进一步改进农业技术。我国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水稻种植并未形成规模化、机械化,为提高水稻产量、质量,需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只有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才能更好地实现水稻高产高质的目标。
1.2 农业技术推广意义
作为农业人口大国,我国很多地区农业生产还处在传统耕种的模式,其具有农活繁重和农产品产量不高等缺点,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上日程。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如插秧机、收割机、粮食筛选机等农业机械以及农残检测仪、土壤检测仪等新设备,这些新的机械设备打破传统耕种的局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业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以及逆抗性。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作为水稻消耗大国,需要保证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地购买到安全的水稻,因此应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而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基础。
2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2.1 准备苗床和整地工作
水稻栽培对苗圃的依赖非常大,早期采用人工方式耕作苗圃,使得犁扇与土壤之间产生高度差,整体效果并不好。考虑到水稻土壤可以轮番种植,因此对土壤加工深度可以保持在20cm左右。另外,还要保证土壤松软,提高其通透性,避免损失大量肥料。对于水稻管理可以采用格田方法,平地处理。若存在轮番种植,则必须对土壤进行翻作,使土壤深度为25cm,并且要进行水处理,保证泥浆柔软,完成后才能施肥。另外,可以使用少量的农药消灭田间的杂草。
2.2 科学化选苗
水稻种子的优劣关系到水稻的产量质量。在育苗前,应当选好水稻品种,这样才能培育出优秀的种子;不同的地区地理、自然环境各有不同,在进行育种、育苗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如在雨水较少的地区种植“两优2161”;要关注水稻的壮苗时期,水稻壮苗对土壤要求高,耕种时需要按需撒化肥,以肥沃土壤和将土壤调至酸性,控制好土壤的紧实度,太过结实不利于水稻成长。
2.3 对播种准备进行控制
种子的发芽情况关系到播种的质量。在进行水稻播种前,需要对种子的存活率进行检测,只有存活率不低于80%的情况下,才能判定为种子发芽情况合格。检测种子的发芽情况分为2步,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约为4h,温度要求常温即可;选择合适的器皿,用于放置浸泡后的种子以便定期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在对种子发芽情况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重点:促进种子的酶活性,一般酶活性和温度、pH值有关,因此浸泡前需对种子进行日晒;盐水选种,在育种时会出现部分坏种,因此可以将种子浸泡在盐水中,利用盐水的特性使坏种浮起,以达到筛除坏种的目的。在浸泡时,需要控制温度以及时长,一般浸泡时长约8d;将盐水浸泡过的种子取出后,需要立即对种子进行清洗才能进入到催芽步骤。
2.4 田间管理
水稻从播种到收获都离不开田间地头,对水稻进行田间管理可以确保水稻整个生长过程合理科学化。一般来说,田间管理有2个要点:肥水管理,肥水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通常采用人、牲畜的粪便以及有机化肥相等肥料结合进行施肥,以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在进行肥水灌溉时需要控制好水温和时间,一般而言,水稻灌溉的最佳季节为7月下旬,温度为30℃左右,合适的温度和季节对提高水稻的产量有直接影响;病虫害管理,病虫害不仅造成水稻减产,还会影响水稻的质量和口感,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很重要。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有药物防治、机械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等。耕种时,需要密切检测水稻成长情况,做好早预防早治疗,一旦水稻发生病虫害则需要采取喷洒农药等措施进行治理。
3 水稻育种和栽培技术推广策略
3.1 改善相关机制
我国作为农耕大国并未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民是耕种主体,部分地区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新技术接受度和理解度低,不利于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地政府部门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大投入人力物力,加强农民农业技术的培训,从而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政府部门可以对资源进行整合,在当地形成一个有序健康的竞争模式,做好农业推广的保障工作。
3.2 强化科普推广力度
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需要大力宣传农业技术知识以及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认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仅可以通过传单、线下培训等线下渠道定期向农户推广常识,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推广常识,多元化的知识渠道,使推广更为便捷、有效。对农户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培训不能流于表面,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当地地形、季节、气候以及种植物的情况,由浅入深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不能高谈大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为政府机构,能更快接触到天气变化的信息,当出现极端天气时,应第一时间告知农户,并指导农户及时采取相应的防灾、控灾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3.3 提高农民自我投入意识
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需要推广人员努力,更需要加强农民自我投入的意识。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应当综合考量当地农业、农民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推广办法,加强对农民肥水管理和防病害管理等相关知识的输出,切实提高农民的田间管理技术。确保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采用多方法保障水稻高产高质。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很大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对新技术接受度和理解度低,很多地方依然采用传统的耕种模式,导致新技术普及不顺利,水稻产量增加效果不佳。为此,推广人员必须加强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力,让水稻种植能用到新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采用案例解析的方式让农民对技术有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容易接受;还可以采用营造竞争机制的方式,竞争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将技术真正落实到实处。
3.4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而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缺一不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农民、农业组织的积极性。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农业推广机构、科研机构等既推广农业技术,又进行粮食科研,将成果普及给农民和其它农业企业,使得农民和企业得到有效连接,建立一个更利于农业发展的合作平台,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保证农民的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作用。为更好建立农业平台,当地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优惠。政府部门应当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农业组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以及管理办法,完善整个农业推广体系,使得推广工作得以顺利展开;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农业推广过程有法可依受到法律保护,进而维护农业组织的利益。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以农民为主力的耕种大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科研人员应尽职推广技术和改进农业种植技术,政府部门为推广机构和农民、农业组织提供桥梁,促进我国农业化进程进一步的发展。
3.5 合理运用田间诊断技术
田间诊断技术,即监测水稻实际生长情况,以确定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测水稻的生长状况,提前对不健康、不正常的水稻进行检测并予以处理。相关调查显示,水稻在苗后叶龄、移栽叶龄、抽穗、拔节等生长期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虽然病害种类较多,但总体来说属于2类: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组成,相互传染不断蔓延;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引起,不能相互传染。一般二者比较容易区别,然而,也有很多情况易混淆,以致诊断错误。如,一些缺素症状容易误诊为病毒,结果防治无效。因此,诊断要正确区别这2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病害。应注意寄主的品种、环境条件、生育状况等。为了避免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正确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预防和控制病害,促进水稻的良好生长。
4 结论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关系到国本,水稻作为主粮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是重要课题。水稻育种、育苗以及田间管理都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水稻耕种标准,各地应根据地方气候、土地等情况进行选种、育苗等耕种操作。随着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模式已不再适应我国的国情,推广农业技术和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至关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不仅可以使农民获得更多先进的耕种知识,还可以保护农民、农业组织的利益,促进整个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