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原发性淋巴瘤的CT与MRI影像特点分析
2021-12-06赵春刚许林邱德强牛亚玲
赵春刚,许林,邱德强,牛亚玲
(达州市中心医院,1.医学影像中心;2.超声医学科,四川达州 635000)
脊柱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spinal lymphoma,PSL)多见于成年男性,临床表现受椎体及椎管破坏程度影响,发病时常无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系统性淋巴结瘤的典型表现[1]。目前PSL诊断的“金标准”仍为手术后的病理诊断,但由于其术前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CT、MRI检查在PSL的术前诊断与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2]。本研究现收集26例PSL患者的术前影像资料,总结并分析其CT与MRI影像特点,以期提升其临床诊断及鉴别水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26例PSL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7~65岁,平均(51.42±6.06)岁,;病程 14d~90d,平均(45.12±5.91)d。所有患者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诊断均确诊为PSL。主述症状:颈部疼痛伴上肢感觉减退、乏力4例;胸背部或腰背部疼痛 18例,下肢乏力、感觉减退14例。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128层CT扫描,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40~320 mAs,层厚0.6~5 mm, 螺距为1~2 mm,,层间距为0.6 mm。增强扫描高压注射器注射50 mL碘佛醇,流速为 3 mL/s,三期扫描动脉期、实质期、延迟期分别为30 s、60s 、90 s。MRI检查:采用西门子1.5 T(MAENETOM-ESSENZA),3.0 T(Skyra) MRI检查仪,增强扫描对比剂选择钆喷酸葡胺,按0.2 mmoL/kg使用,扫描序列包括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T2WI。T1WI扫描参数:TR、TE分别为450 ms、7.5 ms;T2WI扫描参数TR、TE分别为4000 ms、120 ms。所有图像收集后,由1名影像医师以及1名主治医师共同阅片,获得统一结论;若有意见存在分歧,则与第3名影像医师共同讨论后得到一致结论。收集资料包括病灶分布、肿瘤最大径等基本特征;CT主要观察骨质破坏情况、椎体压缩情况、椎管受累情况等;MRI主要观察肿瘤、软组织信号及病变特点等。
2 结果
2.1 PSL临床基本特征
26例中,累及颈椎5例,颈、胸椎2例,胸椎8例,胸、腰椎2例,腰椎4例,腰、骶椎5例;累及单节段6例,2节段10例,3节段及以上10例;病理结果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4例,T细胞大B细胞淋巴瘤4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例,其他5例;肿瘤最大径2.4~10.5 cm,平均(6.72±0.98)cm。
2.2 CT影像特点
肿瘤均呈多间室侵犯,肿瘤发生于椎体,14例附件受累,4例棘突受累。18例骨质破坏呈融骨性,具有“虫蚀样”改变,骨密度下降,具有“云雾征”改变;8例为混合性骨质破坏。12例椎体压缩伴膨大,椎体密度升高,椎体骨密度增高、硬化,具有“浮冰征”改变。23例患者椎旁软组织存在不同程度肿大;22例累及椎管,其中16例椎管狭窄。
2.2 MRI影像特点
26例患者病灶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T2WI压脂像高信号但不均匀,增强扫描显示强化明显。22例可见肿瘤包绕椎体或附件,肿瘤生长沿椎管硬膜外呈环状浸润,具有“袖套”样改变,其中11例可见“脊膜尾征”。
3 讨论
脊柱淋巴瘤是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发源于造血系统以及结外淋巴网状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型占比约80%;PSL相较于继发性脊柱淋巴瘤更加少见,主要累及椎体以及软组织,由于PSL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目前其诊断“金标准”仍为手术后的病理学检查[3]。本研究26例PSL患者的患处颈、胸、腰、背部等疼痛伴上肢、下肢乏力、感觉减退等,虽不是PSL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与本研究CT、MRI诊断显示椎体、软组织破坏,部分患者椎管狭窄等表现一致。
CT检查结果显示,PSL肿瘤侵犯特点在于均呈多间室侵犯,这与其侵袭能力较强相一致。关于其可能机制,在于肿瘤细胞经小血管向周围扩展,也与肿瘤产生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细胞因子导致骨质吸收,出现细小 “肿瘤通道”有一定关联[4]。PSL骨质破坏多呈融骨性破坏,具有“虫蚀样”改变,骨密度下降,具有“云雾征”改变,考虑PSL起源于髓腔淋巴组织,通过释放IL、TNF等诱导破骨活动,松质骨内呈现出间质浸润性生长,骨小梁受到破坏、吸收,因此骨密度下降;而皮质区能够以哈佛氏管向周围呈现浸润性生长,因病变骨周围有软组织肿块,但无明显皮质破坏;融骨性破坏主要由骨皮质的虫蚀样或穿凿样破坏引起[5]。CT影像中“云雾征”改变以及“浮冰征”改变是两项重要的影像特点,考虑“云雾征”主要由椎体内骨小梁破坏吸收引起,稀疏、边界不清,骨密度下降,原髓腔低密度区被肿瘤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成分所替代,造成骨对比度下降,结构模糊,表现为“云雾征”改变[6]。
26例患者的病灶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PSL肿瘤细胞排列较为紧密,间质成份相对较少,水分含量较低,因此MRI T1WI上主要表现为稍低信号,也有部分患者有等信号出现;MRI T2WI多表现为稍高信号,这与PSL肿瘤细胞大小相近、紧密排列、弥漫性分布等有关[7]。另外,T2WI压脂像高信号但不均匀,增强扫描显示强化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椎体、附件信号通常不均匀,而软组织肿块多具有均匀信号,因此增强扫描后显示软组织肿块具有明显的强化[8]。MRI影像特点中,肿瘤生长具有“袖套”样改变是一项重要特征,考虑PSL肿瘤生长常累及椎管,可能受到硬脊膜的阻挡,因此肿块生长多包绕着硬膜,呈“袖套”样改变;PSL易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并能够沿硬膜跨脊柱节段生长,因此瘤体上下径较大,并可伴脊膜尾征[9]。
综上所述,PSL具有一定的CT与MRI影像特点,CT诊断“云雾征”、“浮冰征”改变、MRI“袖套征”改变对PSL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