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 年秋季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

2021-12-06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播量强筋墒情

邱 博

(清河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清河 054800)

1 生产形势

1.1 有利因素。一是国内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国家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有利于提高农民种麦积极性和采用先进技术的主动性。二是8 月以来,冬小麦主产区降雨较多,平均降水量为293.4 mm,较常年偏多7.7 成。大部分地区土壤底墒充足,对今秋小麦播种和生育期间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十分有利。加上今年收获的小麦种子数量充足、粒重和容重较高、质量较好,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三是机械化程度提高有利于技术措施的高质量落实。近年来,随着深松深翻机具、镇压锄划机械、农用无人机的逐步优化更新,深耕面积有所提高,整地质量明显改善,提墒增温措施得以落实,植保作业效率实现提升。对小麦节水、节肥、节药和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高质量实施,以及规模化种植的落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不利因素。一是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或种传病害在部分地块发生较重。受气候影响,麦蚜虫和红蜘蛛发生较为普遍,局部地块金针虫、蛴螬危害较重。雀麦、节节麦、看麦娘、猪秧秧等恶性杂草防控难度依然较大。二是部分村民习惯播种偏早、播量偏大,播后镇压不到位。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小麦冬前阶段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早播可能造成小麦冬前生长过快、群体偏大,容易诱发病虫危害和倒伏等问题,影响小麦产量。三是部分由于今年小麦收获期拉长,且玉米播种期间无降水、播后浇蒙头水灌溉周期长,造成了玉米播种和出苗期拉长,可能会延长玉米收获期,不利于小麦集中适期播种。

2 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

2.1 科学选用节水丰产和优质专用品种。主要发展节水抗旱优质中强筋小麦种植。总体原则宜选择灌浆快、成熟早、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的品种。

2.2 大力推广足墒播种保全苗技术。足墒播种是确保小麦苗全的关键措施,也是节水栽培的重要基础。今年汛期降水较为充沛,土壤墒情储备基础较好,为足墒播种提供了有利条件。小麦播种土壤耕层足墒的标准是:壤土地土壤含水量17%~18%,沙土地16%左右,黏土地20%左右。底墒足时可趁墒播种。底墒不足时,玉米收获后及时灌溉造墒或采取玉米收获前10~15 d 带棵洇地“一水两用”的方法,每亩灌溉20~40 方。本着宁可晚播几天,也要洇地造墒的原则,绝不种欠墒麦。除重黏土地外,应避免播后浇“蒙头水”

2.3 精准掌握播期播量匹配技术。适宜的播期播量构建冬前合理群体结构,提高一、二类苗比例。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和今年冬前气象预测分析,今年适宜播期为10 月6 日~18 日,最适播期为10 月8 日~15日。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保证亩基本苗20 万~25 万,越冬总茎数80 万~120 万为宜。

2.4 落实精耕精播保墒抗逆技术。精细整地、精细播种是保证播种质量的基础措施。经验表明,麦田播前耕翻、深松、旋耕并耙压,结合播后镇压,麦苗生长健壮,受旱、受冻程度较轻;反之,秸秆还田地块播前未耕翻、深松、旋耕和耙压,播后也没有镇压,会造成耕层土壤暄松,失墒快,根系受旱受冻,死苗较重。要提高秸秆粉碎还田及整地和播种质量,推广使用深松、旋耕、分层施肥、强力镇压一体化机具精细整地,突出抓好深耕(松)、镇压为重点的高质量、规范化整地技术。

2.5 应用精准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结合土壤基础养分数据,确定氮、磷、钾、微肥的用量与合理配比,杜绝盲目乱用多用肥料,做到减量精准配方施肥。

2.6 落实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技术。种子处理是有效控制土传、种传病害、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危害的关键措施。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 ml 兑水200 ml 拌种或包衣15 kg 麦种。针对个别商品小麦种存在种衣剂质量较差的问题,建议购买“白籽”自行拌种或对已包衣麦种“二次拌种”,注意药剂包衣要均匀,播种前1周内包衣,阴干。优质强筋麦对戊唑醇表现敏感,尽量使用其他药剂组合。

2.7 因地适时冬灌抗逆稳产技术。提倡因地制宜、适时适量浇好封冻水,可增加土壤墒情、踏实土壤、稳定地温,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并为麦田春季管理赢得主动权。灌溉时间在平均气温稳定降至3 ℃~ 4 ℃、灌水可及时下渗时进行。灌封冻水应统筹考虑节水和防冻,适当控制灌溉量,避免大水漫灌。播后镇压到位、冬前土壤墒情好的麦田,可不浇封冻水,但遇秋季干旱也应浇好封冻水。沙薄地一般应浇封冻水,优质强筋麦田提倡灌溉封冻水。

猜你喜欢

播量强筋墒情
南阳市优质小麦豫农516播量优化试验
粘土地不同播种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