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构建及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
2021-12-06冯年华张文妍
冯年华,张文妍
(1.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9;2.金陵科技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9)
课程思政,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新时代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于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而课程目标在课程中发挥着引导性作用,支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千头万绪,但其“牵牛鼻”的要害之处在于课程目标体系的科学重构。基于此,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目标体系重构出发,分析其中“价值引领”目标的确定原则、特点和构成,使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学科专业的基本范畴、原理和方法相契合,并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进而探讨“价值引领”目标的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面向新时代的课程观与课程目标体系的重构
(一)面向新时代的课程观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课程本身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有着复杂的内涵,包含教育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经验等方面,“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1],是学生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师(课程设计者)预想的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效果,即学生通过学习后要掌握的能力与达到的水平”[2]。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战略的迅速推进急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融合中快速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承载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使命、新责任,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高校的“十大育人”体系,其中首推“课程育人”,指出要“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思政的本质特征在于“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突显价值的导向作用”[3]。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课程思政是面向新时代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观,是应用型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按照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原则,既要发挥好其传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功能,又要挖掘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发挥其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实现高校课程全要素育人的课程价值。
(二)课程目标体系的重构
英国国家学术奖理事会(CNAA)认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应该包括: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理解力和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认知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能力。课程目标必须致力于激发具有探究性、分析性及创造性的思维,同时鼓励培养具有独立判断和批判性的自我意识[4]。
新时代高校课程观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专业课程在育德育才中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普遍存在重实践能力轻理论素养、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轻“价值引领”目标的倾向。很多专业教师认为,价值引领、思政教育是思政课程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专业知识教育才是自己的主职,专业课程只负责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受这种观念影响,教师在确定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时,往往片面注重知识、能力目标的确定,而忽视了“价值引领”目标的达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将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用课程目标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导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重建课程目标体系的关键是,既要使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学科专业的基本范畴、原理和方法相契合,又要体现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这里涉及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课程体现的“价值引领”目标,二是知识传授目标,三是学生能力提升目标。三大目标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1.“价值引领”目标是将思政元素寓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初衷、以中国梦为载体的理想信念的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相贯通的价值操守的养成、以中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家园的构建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
2.知识传授目标是指教师合理选择并构建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知识点集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有侧重地传授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积累知识点,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形成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从而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正确分析问题。
3.能力提升目标是指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判断力,提升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使学生具备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
二、课程 “价值引领”目标的确定原则
(一)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
准确定位专业课程“价值引领”教学目标的前提就是要 “坚决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标准,强化专业课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让爱党报国之心成为新时代好老师的基本品格,让理想信念成为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在我国,被人称道、为历史所铭记的好老师,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原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能够做到知识积累广博、业务能力精湛,更要做到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既能紧扣时代脉搏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又能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将这些要求及时融入课程教学中,持续改进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全要素育人的课程价值。
(二)坚持科学与哲学辩证统一的原则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既引导人类更加清晰地认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又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用科学与哲学辩证统一的原则确定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目标,就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科学与哲学剥离开,只传授科学知识原理而不传授哲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秉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用哲学的眼光看待科学问题,用哲学的逻辑思维、辩证方法思考和研究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张岂之先生认为,大学应当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5]。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意义,是使教育更加符合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在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目标确定过程中,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用人文视野观照科学的发展,挖掘科技活动中蕴含着的人文情怀、人性光辉和人本立场,将科学精神中强调的“真”(真理)与人文精神中侧重的“善”和“美”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教学活动过程演变成为培养学生“真、善、美”的过程。
(四)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青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确定“价值引领”课程目标,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各类实践实习课程、毕业设计和创新创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需要在其中深挖包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严谨求实精神、肯干苦干实干精神、为民服务精神”等在内的思政元素,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道理讲深讲透,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 课程“价值引领”目标的特点与构成
(一)“价值引领”目标的特点
1.政治性。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专业课程的政治性是指专业课程的教学具有鲜明的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属性,“价值引领”是我国大学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确保专业课程的政治性是高校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政治性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把“价值引领”目标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通过找准专业课教学环节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进一步凸显价值认知,增进价值认同,强化价值实践。
2.文化性。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要力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用中国文化润育中国学生,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现实,用中国思维解决中国问题,建立体现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育人体系,切实提升“价值引领”目标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作用力,切实体现育人功效。
3.独特性。“价值引领”目标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同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有着不同的学科专业属性,其课程设置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各门课程表现出不同的课程属性,相应地,各门课程的“价值引领”目标应与其课程属性相符,体现出独特的思政基因。其二,独特性还体现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差异性。高校思政课程体现国家的意识形态,发挥着显性育人的功能,其“价值引领”目标和思政元素是明确的、系统化的,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价值引领”目标融入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隐性育人的功能,其“价值引领”目标应与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密切关联。
4.多元性。深入研究专业课程的思政属性可以发现,课程本身往往包含了多元的思政元素,这些元素与课程目标相吻合,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支撑。例如:专业英语课程中蕴含着家国情怀、全球意识、国际竞争意识、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各类实践实习课程和毕业设计中蕴含着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团结协作、肯干实干精神等思政元素;专业文献检索课程中蕴含着事物普遍联系、全球意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等思政元素。
(二)“价值引领”目标的构成
根据上述特点,笔者把应用型本科课程中的“价值引领”目标大致分为以下四部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的归宿就是“立德树人”,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确立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目标,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通常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确立“价值引领”目标的指标点:家国情怀、厚德诚信、社会责任感、环境意识、团结协作,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工匠精神、工程伦理(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和文化自信。
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解释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因而,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目标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应合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钥匙”,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从而提高其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使命顺应时代要求,响应社会呼唤,与地方、行业、区域发展高度融合,其培养的是面向地方需要、行业需要、区域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面向新时代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确定以下体现“价值引领”目标的指标点: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精神、苦干肯干实干敢干精神、健全人格、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国际视野、全球意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等。
4.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不易涵盖的其他时代性知识。青年学生的思想是可变和可塑的,易受社会热点和舆论导向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在课程教学中借用社会(重大)事件产生的正向感应场、传播力和影响力来引导学生,善于挖掘事件本身所蕴含的价值,从社会(重大)事件中凝练出具有时代特点和思想性的育人素材,并结合自己的课程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载体,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价值引领”的感染力、时效性和效率。
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对教育工作者凝练素材的敏锐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它所呈现的全民性、时代性、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决定了其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6]。社会热点问题又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引领”教育素材,需要教师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看”来设置“价值引领”目标,需要教师能够基于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提炼素材,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这也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师与时俱进承担时代责任的生动体现。
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而言,它所涉及的“价值引领”目标只是上述目标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任课教师需要用心思考和钻研,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内在规律和学术规范,结合“价值引领”目标的构成,找准接口,向内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价值引领”元素,向外与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拓展课程的“价值引领”生长点。
四、课程“价值引领”目标的考核评价与持续改进
(一)课程“价值引领”目标考核与评价
尽管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考核与评价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考前教师“划重点”、学生“背重点”的情况,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对于课程考核与评价还是形成了基本共识,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提高各个教育环节的质量,以考核和评价为抓手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运用、沟通、协作和创新等能力。目前,许多高校也在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优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因此,课程考核评价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同时,过程性考核评价能有效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也能引导教师及时优化教学方法和方案,动态提升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因此,过程性考核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的课程考核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达成度的考核,对课程 “价值引领”目标的考核评价几乎形同虚设,出现了有目标无考核、重知识和能力目标考核轻“价值引领”目标考核的现象,或是生搬硬套地嵌入与专业课程不够契合的政治性知识点,并将其作为“价值引领”目标考核内容,从而将课程思政考核简单化。
如何考核评价专业课程中“价值引领”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难点。本文认为,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目标的达成不是让学生背诵几个知识点、完成一些习题、设计几项方案就能够实现的,“价值引领”目标的实现,重在将价值导向通过多种形式润物无声地贯穿、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按照“全过程育人”和“全要素育人”的思路,将课程的“价值引领”目标分解、细化并合理分配到各教学环节,如课前预习、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实习实训和师生交互、课堂演讲报告、课后测评、考试等环节,并设计好各个环节价值目标的考核观测点,细化评分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自然而然地贯穿、融合各项考核目标,使教育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管理严起来、让课程优起来、让教学效果实起来的过程,是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课程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1.持续提高课程“价值引领”目标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八个相统一”的论述,同样适用于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课程思政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标。确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课程目标特别是“价值引领”目标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价值引领”目标的确定需要在坚持“八个相统一”的基础上,既强调政治性、科学性、准确性,又鼓励创新性、灵活性、丰富性,引导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更要关注现实,感悟历史,撞击思维,激活理性。
2.持续探索“价值引领”目标的评价方式。对于一门课程来说,“价值引领”目标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在于教师是否能够真正体会课程思政的内涵,做到以学生成人成才为中心,将“价值引领”目标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溶解”到各教学环节,并事先设计好各个环节的评价观察点和评价内容。此外,还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评价方式的创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获得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思维、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数据,使评价方式更加全面、立体和多元。
3.持续提升“价值引领”目标达成度分析的合理性。目标达成度是判断课程对该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是对“价值引领”目标达成度的判断与对知识、能力目标达成度的判断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以分数的多少或者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价值引领”目标达成度的唯一依据。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的合理性,关键是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与教师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结果进行比对,进而对评分标准进行优化与调整。此外,还要更多地让教师、辅导员、家长、同学等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价值引领”目标达成度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持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的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不同,他们在对教授任务的自觉、教学内容的熟悉、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着陌生感和疏离感[7]。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独特属性,将传统思政教育方法、专业知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促进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实践,以亲身的创造和体验来提升学习的获得感,增强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直观感受、专业自信和思想认同,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5.持续健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知识间的内在契合关系,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有机互融的方式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育德育人的统一。这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更需要教师能够从课程目标、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与毕业目标支撑度分析等方面入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一体化设计和系统化提升工作。通过健全高校教学体系,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