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种业产业发展状况及加快发展措施
2021-12-06郝宽亮孙燕芳翟梅生高来柱马云国徐东立
郝宽亮 孙燕芳 翟梅生 王 宾 高来柱 马云国 徐东立
(1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农业农村局,莘县 252400;2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莘州街道办事处,莘县 252400;3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莘县 252400)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任务紧迫而艰巨,必须着力加强良种培育和种质资源开发与保护,鼓励和支持种子企业自主创新。为此,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鲁西种苗谷”,重点建设“鲁西蔬菜种业育繁推一体化”“鲁西设施蔬菜品种地展园”“鲁西种苗谷示范基地”3个板块,利用2年时间打造数量富集、质量优良、科技领先、融合发展、带动全县现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全面增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苗产业集群。根据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种业发展状况,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莘县种业产业发展成为了全县种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现有耕地9.44万hm2,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0万hm2,曾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山东省第一批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聊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等称号,农业基础实力雄厚。2018年全县小麦制种面积达0.69万hm2,瓜、菜、菌复种面积历史性突破6.67万hm2,2018年繁育瓜菜种苗15亿株,生产食用菌菌种1000万瓶。莘县辖区内现有持证种子企业21家,其中A证1家、B证2家、C证3家、D证7家,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11家。作为莘县种子企业的龙头,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第一批集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公司下辖多个良种繁育基地和实验站,是山东省玉米育种工程指定单位,并开通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实力和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
1 种业发展成效显著
1.1 建设形成一批高标准小麦、瓜菜种苗繁育基地按照“北蔬菜南小麦”的发展格局,以县域北部魏庄镇、河店镇为主的瓜菜种苗产业区,年生产瓜菜种苗12亿株。以县域南部妹仲镇、朝城镇、张寨镇、徐庄镇为主的小麦种子产业区,年制种面积0.67万hm2,年生产小麦良种4000万kg。制种示范区辐射320个行政村,每年安排农村闲散劳动力7000余人,每年带动农民纯收入增加近2.0亿元。种子种苗繁育已成为富民强村的主导性产业,也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1.2 培植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种子企业一是种子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持证种子企业21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家。截至2020年底,全县已通过国审和省审的玉米自主产权品种27个、小麦品种4个,蔬菜登记品种16个。二是工厂化育苗产业蓬勃发展。全县规模以上蔬菜育苗企业20家,其中山东豪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占地8hm2的育苗基地,年育苗量在4000万株以上;山东旭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了年育苗量达到3000万株以上的规模,并率先开展了甜瓜、番茄育种研究和开发。三是作为莘县种子企业的代表,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山东省种子行业前列。
1.3 培育了一批知名的良种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全县种子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种子交易会、博览会,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品牌拓展市场。全县共拥有“鑫丰”“莘州”“旭日”“豪达”等种子商标10余个,省、市级品牌2个,种子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1.4 科技创新对推动种子产业发展的贡献作用明显几年来,各良种科研基地相继承担了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创建、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获得省市科技奖项2项。组装集成了主推品种的优质高效技术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良种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2 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企业竞争能力较弱莘县辖区内的持证种子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大多规模小,尤其是蔬菜种子种苗企业,多以产销为主,生产经营产品同质化强,无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并且商业化育种体系在绝大多数企业未规范确立,市场竞争力不强[1]。
2.2 种子企业自主育种创新能力较低多数企业科研经费支撑不足,新品种研发能力较弱,对育种材料缺乏深度认知和评价,育种力量不均衡,育种复合型人才缺乏,育种方法和技术落后,没有形成客观的成果评价及转化机制,导致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品种较少,尤其是在国内有影响力、叫得响的名牌品种更少。
2.3 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率提高缓慢一是因为近年来取消小麦统一供种,部分农户选择自留种。二是主要农作物种子审定制度改革,新品种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部分同质化、已清退品种进入市场。三是种子繁育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导致抵抗自然灾害的风险能力差,良种收购率降低。
2.4 市场监管能力不强实施农业综合执法后,执法监管范围扩大,种子管理力量薄弱,监管技术和手段也不能得到及时跟进,难以确立完备的种子质量管理追溯体系,实现从产地到市场的全过程监管,致使种子违法生产经营现象时有发生。
2.5 地方财政支持种业发展缺失因地方财政资金紧张,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扶持力度相对弱化,支持种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到位,现有政策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种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3 加快种业发展措施
3.1 构建种子(苗)优势种业产业体系围绕小麦种子,瓜、菜、菌种子(苗)地方优势产业,以种子(苗)生产基地为依托,一是实施好省级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每年繁育优质小麦良种4000万kg;二是加快“鲁西种苗谷”建设,利用2年时间打造数量富集、质量优良、科技领先、融合发展,带动全县现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全面增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苗产业集群,通过集中优势品种、应用先进技术、统一种苗质量、规范种苗价格、统一售后服务,打造年产优质蔬菜种苗15亿株、产值15亿元的蔬菜种苗产业,实现农民企业双增收,种业产业提质增效。
3.2 加强小麦和瓜、菜、菌种子(苗)生产基地建设把握区域优势,抓好瓜、菜、菌种子(苗)和优势小麦生产基地的分类建设,形成合理的农作物布局,确保小麦和瓜、菜、菌种子(苗)生产稳定推进。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子生产条件的同时,要注重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和配送体系的配套建设,提升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水平;形成种子企业、地方政府、市场监管同步多维的种子生产机制;支持种企多种形式构建种子基地,以自愿有偿为前提与制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民建立长期的契约合作,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3.3 鼓励种子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种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把种业应用研究向更深层次推进,吸引外资并购或参股本县的种子产业。如江苏省上市企业新安化工2012年参股莘县本地种子企业——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入资金,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种子营销、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做好配套售后技术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引导种子企业加强自有品种的产权保护,在巩固现有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新品种研发,让更多性能优良的品种早日市场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改善种子加工技术及装备,进而提升种子质量。以现代企业制度引领县域内种子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凸显种子企业的社会责任。
3.4 强化市场监管,完善政策服务加强种子管理行政许可流程的监管,按标准建立种子准入机制,对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进行严密审查,建立生产经营信息台账,对行政许可实行无缝隙事后监督,形成种子许可可追溯体系[2]。对无证生产、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及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种子市场规范化管理,健全种子市场实时监测机制。注重加强企业间、行业间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提升协会的服务职能,组织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创建种业品牌效应。以政策法规为前提和基础,着力构建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发展环境。以种子产业法制化、规范化发展为导向,确立种子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行业标准体系。将种子可追溯系统纳入种业企业管理的机制,推行种子质量标准化认证。
3.5 提升小麦和瓜、菜、菌种子(苗)产业人才素质种业企业要以重大科技项目、重要创新平台和重点创业基地建设为依托,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引进。种业企业要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进一步更新知识结构,把握种业行业发展新动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定向培养种业人才。种子企业内部要加强对科研、生产、检验、营销、管理等各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制种农民技术培训,为种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严格种子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核,提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积极推进相关单位技术骨干与种业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种子企业的服务水平。
3.6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要高度重视全县小麦和瓜、菜、菌种子(苗)繁育基地建设,成立由县级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总体规划和宏观协调,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每年年底组织对种子产业发展进行考核,对种子产业发展中工作突出的,由县政府给予奖励,对工作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采取招商引资、洽谈会等形式,充分宣传种子产业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政策,大力营造促进种子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