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措施
——以甘肃省庄浪县东川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为例
2021-12-06杜翔宇
杜翔宇
(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甘肃庄浪744699)
1 工程建设背景
东川河河道全长28 km,两岸为村庄和基本农田,沿河有省道公路通过,河道左右两岸均无任何防洪设施,洪水对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东川河洪水灾害频繁,山洪灾害多次淹没农田,冲毁村民房屋和公路、输电、通讯线路等公共设施,给人民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根据调查,1956—1988年共发生较大山洪灾害12次,累计死亡人数19人,累计损坏房屋34间,累计直接经济损失6 170万元,其中最严重的是1973年的山洪,全流域受灾人数达1 500多人,受灾面积达3 333.33多hm2,其中666.67多hm2农田绝收,洪水冲毁道路3段2.8 km,桥梁1座,冲走大牲畜112头,冲倒居民房屋13间233 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0多万元。
按照2013年10月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组下发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庄浪县及时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了《庄浪县东川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主要是采取工程措施,对东川河的险工险段先期进行治理。工程建设主要以防治区内溪沟洪水灾害为主,对直接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且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山洪沟进行治理,并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导线布置尽量维护河道自然形态,维持原有浅滩、深糟,保护植物群落,防止侵占河道,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尽量考虑岸情、照顾滩地隶属关系,兼顾上下游、左右岸。
2 非工程措施简述
在山洪沟道治理中,通常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方式进行。2011年,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庄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该方案通过在庄浪县开展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建立预警平台,制定灾害预案、提高灾害防御知识的知晓率、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非工程措施对庄浪县23条沟道流域山洪灾害进行了详细调查,在山洪防治区内共新建43个自动雨量监测站,新建61个简易雨量站。其中在东川河流域上布置1个自动水位站,3个自动雨量监测站,并设有无线村级广播,以便在临界雨量发生时,群众能及时撤离危险区。
3 区域社会经济情况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区。总人口44.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89万人,人口密度284人/km2,2010年全县总耕地面积64 000 hm2,农作物播种面积71 340 hm2。
东川河位于庄浪县城西北部,是庄浪河一级支流,河道全长28 km,河道比降11.7‰,流域面积106 km2。流域内有杨河、南湖、良邑3个乡(镇),14个村,76个村民小组3 640户,总人口16 600人,其中城镇人口200人,农业人口16 400人,大性畜6 265头(只),小牲畜370头(只),耕地面积3 640 hm2。
4 工程区地质情况
工程区地处六盘山西麓黄土高原东缘,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区内东川河河谷宽300~900 m,河谷两岸为黄土丘陵沟壑。东川河总体由东北向西南穿行,河曲发育,河道平均纵坡约11.7‰。东川河两岸冲沟较发育,沟道入河口规模均较小。工程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新近系(N)泥岩和第四系(Q)松散堆积层。
在区域构造上,工程区处于陇西帚状构造体系六盘山褶皱带,区内无大断裂存在,与区域断裂相距亦远。区内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升降为主,全新世以来下降运动趋于和为构造相对稳定区。区内地下水以孔隙潜水为主体,主要赋存于东川河河床、河漫滩及阶地的砂石中。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向下游及东川河排泄。工程区内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卸荷变形、崩塌、冲沟泥石流。
5 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缺乏防洪工程
东川河无全面、系统的防洪工程体系,洪水直接威胁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5.2 缺乏河势控制工程
河段内缺乏护岸等河势控制工程,导致河床摆动、岸坡淘刷,对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部分村社河水已将岸坡淘刷至村民住宅边缘,一旦发生塌岸,将对沿岸村民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同时,河床摆动、岸坡淘刷严重,不断蚕食两岸公路等基础设施,给人们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5.3 防范意识较差
群众对预防特大山洪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工程段处于无防护状态。
6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1 工程建设是保护两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
东川河两岸居民居住点较多,村庄较为密集,村庄位于河岸阶地及河漫滩上,因河道长期冲刷,部分河段主河槽已经侵蚀至村庄边缘,致使村庄位于紧邻河道的高坎之上,一旦发生洪水,将对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堤防工程的建设,可在防护区形成有效保护,防洪标准达10年一遇。
6.2 工程建设是治理山洪灾害及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由于河道岸坡坡度大,土质疏松,遇有暴雨洪水易坍塌,致使洪水灾害比较频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通过实施必要的防洪护坡工程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山洪灾害的损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东川河山洪沟道治理项目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沿岸村社抵御洪水的能力,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