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知成智:刑法案例研讨线下 “金课” 的设计
2021-12-06许健
许 健
(淮阴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当代中国的法治知识仍处于分裂状态:法学院里生长的法治知识侧重应然性,侧重描述法治的理想图景;而法院里盛行的法治知识侧重实然性,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品性。[1]刑法学课程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案例研讨教学已经成为共识,大多数法学院已专门开设案例研讨课程。刑法案例的选择和设计是决定课堂研讨成败的关键,决定相关知识点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巩固。教师需要以参与研讨的学生为中心,认真选择幽默的案例、精心设计研讨,训练并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把刑法案例研讨打造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具有挑战度的线下 “金课”。
一、刑法案例研讨幽默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 世纪7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开现代法学教育之先河率先使用案例教学法。[2]法学专业的案例教学需要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法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法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3]案例教学作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分,重要性无需讨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案例教学课程运行良好就是例证。但是,幽默对案例研讨的重要性值得深入进行研究。
(一)融洽关系,充分巩固刑法理论知识的需要
“案例教学法” 能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和法律分析,锻炼学生职业性思维与判断力,解决学生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所忽略的问题,使法科学生掌握法律理念以及法律原则,同时也能感受获得这些法律知识的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在课堂进行幽默案例研讨时,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互动可以改善彼此之间的情感,从而积极地影响团体互动和个人学习表现,学生的情感参与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5]幽默是社交和沟通的桥梁,幽默的案例研讨可以很快地融洽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让案例研讨在微笑和喜悦中进行。
幽默让教学摆脱枯燥,课堂幽默案例可以让学生在被幽默的内容调节气氛和吸引注意力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精准掌握。如需要讲解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部分知识时候,结合如下的案例可以让同学们将盗窃罪的犯罪既遂、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相关知识点梳理后精准记忆,该案为:某地独居女子后半夜家中闯入窃贼,该女装作无意踢碰床头发出声响,试图吓走闯入者。发现不奏效后,该女急中生智大力捶打墙壁,高声呼唤并不存在的 “隔壁邻居”:老王,天亮了,快去上班!结果窃贼落荒而逃。(案例一)本案发生于2016 年,为了案例时效性,教师使用时可以将时间随着研讨时间进行修改。案例中存在隔壁老王这个梗,课堂研讨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案情涉及盗窃罪的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以及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等问题,结合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对盗窃罪的规定生效前后进行研讨,有助于结合最新的规定确定盗窃罪的犯罪形态。
(二)诙谐与正式之间切换,亦庄亦谐训练法律思维和语言精准表达
法律,是融合了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奇妙艺术。[6]职业性要求法科学生经过专业系统的法学教育,应该具备包括法律分析和推理、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法言法语进行专业而有效交流的能力。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坚守教师本位主义,教师 “吐故”,学生 “纳新”。有学者提出,对专业性强或与日常学习生活联系不那么紧密的知识可以简化、淡化或省略。[7]诙谐幽默让一些法律问题更容易让人们接受,诙谐的表达和正式法言法语之间自然切换,亦庄亦谐地训练法律思维和语言精准表达能力。
研讨课教学法具有互动性突出的优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建立师生、学生间的沟通模式,塑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等。[8]有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将所学知识点梳理后组织语言并在课堂当堂呈现。辩论和演讲是训练法科学生逻辑思维和准确表达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课堂上有限时间让学生熟悉案情后,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概述案例,案例定题以及向同小组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观点并说服对方的整个过程可以达到精确思维、调整表达用词最终达到准确表达的效果,具体方法下文笔者将详细介绍,此处不赘述。
(三)从抽象到具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律教育宗旨及计划是:要有严格之方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富有创造精神及善于适应时代需要之法律人才。[9]霍姆斯认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在于经验。“实践性” 和 “应用性” 成为法学教育的一个导向,顺应了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律。[10]法学知识教学是以智慧培养为教学目的进行法学专业知识的教授。而法学实践教学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司法实践,训练培养高质量的法治人才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去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法学实践教学是把法学知识教学与法科学生法律职业素养进行衔接的必要步骤。刑法课堂教学中幽默的案例研讨属于知识教学中的实践,属于广义上的实践教学,可以很好地将两者衔接。
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的人进行科学且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上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11]教师设计的幽默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抽象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幽默案例的抽象概括到实际司法实践的具体琐碎,刑法案例研讨课堂就可以选择此类案例:王某在某地逛商场,走在路上,一张姓男子拍王某肩部一下问要不要手机。王某手机屏早已摔坏,正好想换一部,就问:什么手机,多少钱?张某说了一句:你就站这儿看,看中谁的就跟我说,都是300 元一部。随后王某看中一女孩子手中的名牌手机,于是朝着女孩的方向伸伸嘴。张某领会并尾随该女子偷得手机一部,卖给王某得款300 元。(案例二)本案中王某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和张某构成盗窃的共同犯罪存在一定的可分析性。这样案例的选择可以让学生在研讨中解决共同犯罪的实际问题,事前共同犯罪故意如何形成:张某预谋盗窃后与王某通谋,最后达成盗窃女孩苹果X 手机成功后由王某300 元购买的共谋,二人属于共同犯罪并既遂。研讨和辩论可以让学生对共同犯罪的三个构成条件进行精确记忆,特别对共同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可以有明确的认识。
二、刑法案例研讨的案例选择原则
法学教育 “继续受到所提供信息的质量和公众使用它的能力的限制”。[12]在如今 “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上存在海量的信息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可能,但同时需要教师甄别和合理地利用这些信息。研讨课堂的案例囿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在选择时不拘泥案件的形式,而应该注重案例的质量。
(一)选择案例具有分歧点——注重可研讨性
选择案例,首先必须考虑的因素就是案件具有可研讨性。没有争议的案件导致无法开展有效的辩论。如在刑法案例研讨中,笔者选择如下案例并对案情进行设计和改编:2020 年9 月,某国有单位人事处副处长沙某出差,顺利完成工作后提前一天回家。清晨刚到家门口,妻子张某接过行李让其先帮倒垃圾然后进家门。沙某发现妻子张某神情怪异,表情紧张,联想平日邻里风言风语,顿悟,疾奔卧室,找到一把锁将大衣柜锁上。不顾妻子的苦苦哀求,沙某坚持叫外卖解决一日三餐,连续在卧室吃住。两天后沙某打开大衣柜,将饿了两天人高马大接近虚脱的隔壁老王放出,一阵饱拳将毫无还手之力的老王打瘫在地,吐血昏迷,后经鉴定为轻伤。(案例三)
本案例可以设计成要求同学们分析沙某的行为,案例中分歧点和可以研讨之处较多,如沙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非法拘禁、转化的故意伤害中的哪一种情形?沙某的刑事责任是否会因其具有殴打、侮辱情节以及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需要从重处罚等诸多问题都具有可分析性。本案存在以上诸多的分歧点,可研讨性强,有助于学生对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转化为故意伤害罪的情形进行准确记忆、精准掌握,课堂研讨效果好。
(二)选择案件具有吸引力——增加幽默性
具备研讨性的案例能够从学术上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教师选择刑事案例还需要增加幽默的成份让研讨更具吸引力。从传播的角度分析,单纯具有吸引力的案例中,必不可少要具有一定的幽默内容。上文笔者所选的案例均具有一定雅俗共赏的诙谐幽默内容。再如,在学习意外事件、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相关理论知识时候,笔者选择并改编下面的案例进行课堂研讨:一男子深秋傍晚下班后骑摩托车回家,为避免冷风吹伤,戴头盔反穿棉夹克并将拉链从背后拉好。该男子一路快速骑行,在一交叉路口与一辆闯红灯的大货车相撞。该男子受伤吐血并倒地昏迷,大货车逃匿。一老人急忙上前救助,面对随后赶到的警察,老人介绍到:“小伙子倒地时还没有死,大口吐着血,头都被撞得反转到后面去了,我把他头扳正过来后他就死了,可惜了。” 本案例要求同学们根据案情分析老人的行为是构成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意外事件或者其他,并请说明理由。(案例四)
小幽默体现大智慧,这个具有吸引力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思考老人助人为乐行为在刑法上的定性。教师可以将社会生活中一些经典雅俗共赏的幽默修改为课堂研讨的案例,可以是真实案件,也可以进行适当虚构。诸如此类的案例在供学生进行课堂研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兴趣。幽默让刑法案例研讨课堂在同学们心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经典案例能够在学生之间口耳相传,课后也能积极进行后续的研讨乃至争论。
(三)选择最近发生的案例——兼顾时效性
教师在选择课堂研讨案例时需要兼顾案例的时效性,尽量选择最近发生的热点案件。具有时效性的案件有助于学生分析时结合刑事法律的最新规定。如西安某高校大三学生药某交通肇事后故意杀人一案发生时,教师及时将案例引入刑法课堂并进行有针对性地研讨和讲解,这有助于法科学生从专业角度对案件所涉及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等罪名以及被告人的辩护律师提出激情杀人的情形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帮助学生严格区分以上几种情况的区别和联系,准确把握个罪区别,精确记忆相关知识要点。兼顾时效性,还可以让案例的幽默诙谐成分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某影视演员妻子出轨经纪人导致离婚事件发酵时,将案例中的 “隔壁老王” 改为 “隔壁老宋” 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幽默诙谐效果。
比较经典且具有争议性和幽默性的案件不可能随时发生,时效性只能在选择案件时进行兼顾。还有可以将经典案例的时间随着研讨授课的时间进行相应地改变,保证时效性。
(四)拉近师生距离,弥补师生代沟——融入时尚流行元素
21 世纪的 “零零后” 大学生已经开始批量进入大学校园,而目前的法学教育都是由20 世纪的具有丰富经验和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思维定式的教师在承担。法学教师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并向学生传达最新立法动态、司法信息和理论研究的前沿内容,增强上个世纪的法学教师对新世纪学生的学术影响力和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法学教师要拉近与 “零零后” 大学生的距离,也要主动消除 “代沟” 带来的障碍。
适当融入案例一些时尚流行元素,如 “零零后” 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子游戏、电影、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内容,以及抖音、快手等最新并渐渐火起来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元素,让学生感受学术和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如: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以及综艺《真正男子汉》期间,或者每年新生军训前后,将案例作如下修改:军训期间,某生答 “到” 声音没有达到教官要求,年轻教官要求该生到墙边练习喊 “到” 一百次。该生认真对着围墙喊着:“到、到、到……”,围墙突然轰然倒塌,多名军训期间休息的学生被压在墙下,货车驾驶员急忙下车,大声喊到:“谁在瞎指挥,不停地喊倒、倒?!” 后经鉴定本次事故造成1 人死亡,5 人重伤,1 人轻伤。本案例请分析军训教官、练习喊到学生和货车驾驶员的责任。(案例五)当电视剧《我的!体育老师》热播时,可以把案例五中军训改为体育课,军训教官改为体育老师。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热播并大火时,将课堂研讨案例中人物设计成白浅和夜华,如:夜华和白浅相处很长时间,公元2021年西方情人节这天,夜华准备向白浅表白求婚并制成视频在快手上直播。两人相约外出游玩到达山边,看到有骑马游乐项目,夜华通过熟人借了一匹马。两人骑马边走边聊三生三世情缘,到达山顶。看着远方夕阳,夜华边在快手上直播边对着夕阳大喊:“白浅,我不能没有你,嫁给我好吗?” 白浅低声害羞地说:“好的”。夜华很高兴,继续对着夕阳大喊到:“你说什么,我听不到,嫁还是不嫁给我啊?” 白浅高兴地大喊:“嫁!嫁!”,马听到声音,抬腿跑下山坡,导致夜华和马坠崖身亡,白浅经抢救生还!要求学生讨论本案中白浅的责任如何认定等问题。(案例六)诸如此类时尚元素的加入让学生代入感增强,可以有效地弥补师生之间的代沟缺陷。
(五)适当修改所选择的案例,增加知识点——补充拓展性
研讨的案例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法学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实践性教学,理论教学需要和实践教学并重,即同时拓展所授知识的宽度与广度,引入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或立法、司法信息,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课堂案例研讨基本结束,主流观点已经形成,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适当修改案例进行引申,让学生在进行一系列地研讨投入后能够进行定位并开始新的思考。这样课堂研讨的案例增加了知识点,课堂教和学进行了有效的拓展。专业视野拓展可以引领学生能力迁移,真正实现转识成智。
课堂研讨中,案例修改后能巩固更多的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下即为可选的案例之一:一男子在河边溜达,发现一年轻漂亮的女子想要跳河自杀。男子跑上前对该女子进行救助。女子说:“不要救我,我已经不想活了。” 该男子劝一会后见其自杀意图坚决,顿生歹意:“既然你要死,连死都不怕,那我们玩一下后再去死吧?要不我就不让你去死。” 女子犹豫后同意,男子和该女子两次发生性关系,直到精疲力尽。然后女子说:“请你离开,不要打扰我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吧。” 男子边穿衣服边继续询问女子自杀的原因。女子见纠缠不过就留着泪告诉该男子:“我和你说你不要告诉别人。” 男子连忙答应,女子说:“我真的不想活了,我确诊得了艾滋病……。”(案例七)此案例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话和行为认定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内容,要求学生对两人的行为进行定性。研讨后,笔者即时进行修改,加上女子断然拒绝后,男子纠缠让该女子求死不得情节、半推半就情节或者将艾滋病改为淋病、梅毒或者其他非致命性性病等。这样修改拓展对案件定性和罪名认定都发生一定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真正从法学知识到法学能力进行迁移。
三、研讨环节的选择:演讲和模拟法庭辩论
刑法案例研讨的环节主要可以包括两个——演讲和模拟法庭辩论。演讲训练学生对案件分析、归纳和开口表达能力,模拟辩论可以训练学生庭审中的对抗意识以及短时间内能够就对方观点和理由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判断后加以应变反驳的能力。
(一)演讲环节的设计
演讲环节是模拟辩论的前奏也可以包括在模拟辩论之中。对学生而言,演讲是对教师出示的课堂研讨案例阅读分析研判后的观点表达和说服大家的工作。从法庭辩论的角度上考查,此时的演讲更像起诉书或者是辩护词;对教师而言,针对学生进行的演讲可以发现不同学生观点的分歧,发现争议的焦点等有助于下一步模拟法庭辩论的开展。
首先,让学生对案例进行一句话的概括总结,然后请他们给案例拟一个标题。如上文案例一的题目可以定为《隔壁老王立新功,深夜拯救独居女》或者《隔壁老王立新功,深夜智退入室男》等。这样定题训练有助于学生对案件的主要情节分析后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案情和总结概括的能力。概括训练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确定三年级的学年论文和四年级的毕业论文题目,一举多得。
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座位二至四人一组自由组合讨论,努力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积极加入讨论,并向所在的小组说出自己对案件的最初判断及理由。这个阶段为在小组内消化案件,小范围内辩论和搜寻资料。教师可以随机加入一个小组进行询问或者只是倾听小组同学的讨论,借以了解该小组的基本观点和讨论的进度,这有助于教师对研讨从时间上进行掌控。教师也可以随机加入个别小组,对班级下一阶段的辩论指定目标和方向。如上文案例二中涉及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其中涉及共同故意的形成,以及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判断盗窃犯罪的既遂、未遂等问题,教师在个别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将问题出示给学生让小组的同学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找资料。
再次,经过上两个阶段熟悉案情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案件主要内容,并给案件定题,然后选择不同的学生向全班出示观点,就案件的定性,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及相应的理由进行陈述。在学生陈述过程中,教师记录,确定不同观点,提炼出案件的争议焦点,教师所做的这一步主要是为后续的模拟法庭辩论进行准备,如上文案例四中诸多的争议焦点的存在让模拟法庭辩论更加精彩,同学们就案例中的老人行为构成间接的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以及意外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演讲。
(二)课堂模拟法庭辩论环节的设计
课堂模拟法庭进行辩论训练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对辩论的整个环节具有很强的掌控能力。首先,教师明确提出模拟法庭辩论的要求,要求学生进行类似于起诉书(全部或部分)的演讲。该同学对案件的定性、选取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就出示给其他同学,这样大多数同学需要自动选择站队,确定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一方的观点寻找事实和法律依据。其次,第一个同学演讲要模拟起诉书。教师要求其他同学在这个环节出示内容能够接近辩护词。这样,观点之间从形式到内容就可以直接碰撞,教师在整个模拟法庭辩论中保持中立,充当主持人或者模拟法官的角色,结合小组讨论和演讲选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让一方提出自己对案件的定性并出示事实和理由之后,还要求其对其他同学提出的不同于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再次,教师让经过几轮模拟法庭辩论的同学们修正自己的观点,可以进行思路的调整——重新进行模拟起诉和模拟辩护。最后,在课堂辩论环节过于激烈或者双方优劣已经明显体现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时间和教学计划的安排即时进行调整,让课堂案例研讨的模拟法庭辩论达到最佳的效果。在最后阶段,教师进行有针对地总结并对不同观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当然,教师也可以只对案例研讨过程进行引导,在没有明显错误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学生研讨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对案件的解决允许存在不同的解决方案。
(三)案例适度引申,留有课后思考
课堂模拟法庭辩论环节结束后,案例研讨并没有结束,教师将案件进行修改加以引申,修改时需要明确修改目的以及哪些知识点加入案例讨论中。如上文的案例三可以进行如下修改:某国有单位人事处副处长沙某出差,顺利完成工作后提前一天回家。清晨刚到家门口,妻子张某接过行李让其先帮忙倒垃圾然后再进家门。沙某发现妻子神情怪异,表情紧张,联想平日邻里风言风语,顿悟,疾奔卧室,找到一把锁当着妻子面将大衣柜锁上。随后密封窗户和家门,在家中燃烧炉火并加大剂量进行药物熏蒸蚊虫,后携妻外出就餐,回家后发现隔壁老王熏死在衣柜中。(案例八)这样就将案例三中涉及的单人实施犯罪修改为案例八中的共同犯罪,涉及到行为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以及故意的认定和区别等。加入较多需要巩固的知识点,让同学们变换思路进行思考。但是,囿于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在案例的选取、修改以及案例研讨时都要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语
案例研讨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幽默 “实践教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理论信息使司法变得容易和快速”。[13]精心设计、组织的刑法幽默案例研讨课堂可以达到将微型模拟法庭辩论和法律诊所教学搬入课堂的效果, 并能成功 “翻转课堂”,使刑法案例研讨成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 “金课”。案例教学与讲授法一样有效,学生满意度较高,[14]诙谐幽默的案例研讨有助于学生从感知实践变为认知实践,研究性学习,转识成智。而且,在法学本科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需要。[15]让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成长为新时代法治中国所需要的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