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幸福家庭创建 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2021-12-06杨辉
杨 辉
(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前言
目前全国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越,但经济繁荣的背后往往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理危机,这些问题如若置之不顾,一定会给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和谐事业埋下极为负面的隐患。因此,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拓展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逐步优化管理每一个工作细节,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以黑龙江省为例, 考虑到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偏远省份,人们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度低于发达省份,有必要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以此来创建幸福家庭,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如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相关的工作实践,首先将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进行简要概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构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构建 “幸福家庭” 的有效措施。
1 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
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稳步建设,满足社会需求
实际上,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研究学术领域的内涵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社会大众的个体心理健康倘若能够和谐一致,那么势必将逐步培养成一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积极心态,积极稳定的情绪、正常的认知功能、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客观自我评价等,诸如此类的因素都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于如何在事先人文主义的管理模式中创造和谐互助的友好环境,帮助居民塑造正确的认知与意识心态。在当前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包含了国民心理健康服务,意味着政府各级管理部门需要运用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满足社会需求。可以说,社会心理服务是稳定社会和谐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亦是推动国家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1.2 增强社会凝聚力,培养积极心态
我国的信息科技化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类多元化的 “互联网+” 思潮涌入社会各个阶层之中,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导入科学合理的社会心理服务,那么人们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最终会酿成各种形式的社会矛盾。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社会心理服务的主体职能才得以彰显,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的一些心理问题。就近几年来看,社会各界人士都愈发关注心理健康建设,伴随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会凝聚力逐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加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心理发展规律,改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牢靠的社会支持。反之,如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完善,那么就会产生各种负能量的信息,经过大范围的互联网传播,最终会阻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将举步维艰。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即是帮助人们指明未来的前进方向,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1.3 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的组成形式
通常情况下,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主要包含如下两种类型:其一,专业从事社会心理服务事业的专职人员;其二,则是工作权责中包含心理服务内容的非专职人员。其中,专职从业人员包括心理治疗师、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从业者、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医疗单位精神科医师等等,非专职人员则包含各类企事业单位内涉及心理服务职能的工作者以及非各类社会公益类型的工作者。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社会心理服务人才,他们从事此项事业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给居民提供系统化的心理服务,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此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 我国社会心理服务构建的现状
2.1 父亲缺位,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不理想
我国开始研究社会心理服务的时间主要是在2017 年才开始,主要研究内容包含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两个板块,对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内容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交流与分析,虽然已经催生了许多心理服务层面的知识体系,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研究尚且处于发展阶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不断加强。首先,母亲这个角色在家庭中的意义非凡,因此对于女性心理健康领域的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因为母亲不仅担负着抚育儿女的义务,对孩子的未来更是影响深远。
目前,我国对女性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多半从女性个性独立、职业定位等方面展开,对 “母亲” 这个角色展开深入拓展较为缺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很多时候像是一个多面手,既要负责家里的各种家务、孩子的教育等,还需要协调家庭内部的各类矛盾,全职母亲面临的社会压力尤为巨大,导致社会上很多担任 “母亲” 这一角色的女性心理逐渐扭曲,干扰了家庭幸福指数的提升。而反观家庭中的父亲,有极大一部分比例的男性都处于家庭缺位情况,在他们的认知里,认为只需要负责家庭经济开支便可,家庭内部的很多事情无暇管控,依旧保持着 “男主外女主内” 的传统思想。实际上,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未来的家庭关系肯定会越来越丰富,女性作为家庭中的重要角色,不应该沦为 “工具人”。社会心理服务未来的工作,必须转化父亲缺位的现象,调动父亲在家庭互动中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才能在子女面前树立一个正面形象,让他们在未来成长得更加健康、自信。可以预料,如何维护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将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事业的重点课题。
2.2 亲子教育方式陈旧,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国内外各类研究数据显示,早期个体接触的电视节目、亲子游戏、亲子互动方式、亲子关系以及个体接触的教养环境等,都会对孩子未来创造力、责任心的培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西方国家对于亲子关系的培养,比较看重的是亲子关系对个人身心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反观国内,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经济越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潜藏着许多亲子教育方面的问题,当前有很多中国父母依旧沿用过去老一辈的教育方式,其中不乏 “棍棒底下出孝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等与时代潮流不匹配的亲子教育理念,这类教育手段不仅无法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甚至很有可能激发他们的抵触心理,最终转化成与父母对抗的叛逆心,损害了亲子之间的关系。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曾经多次提到亲子教育方面的价值及其深远意义,然而中国家庭的亲子教育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对于专门研究父母对孩子之间的心理教育领域的内容十分缺乏。特别是在黑龙江省等偏远省份,由于民风传承时间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思想转化。如何更好地推动家长认知,运用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模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是每一个家庭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2.3 资源分配不平衡,社会心理服务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事业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全国各个地区的心理服务结构建设存在很大差异,许多核心资源都集中在诸如北京、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对于类似黑龙江这样的偏远省份,中小城市难免存在疏忽,导致这些地区根本无法导入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项目。现实生活中,甚至有很多居民从来没有听过社会心理服务,当地也没有对应的心理服务部门。依据我国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表明当前的社会心理服务主要形式都是以社区作为单位,基本都是聘请心理学专家到指定区域进行公开讲座,此类服务内容、形式都过于单一,无法兼顾各个心理层面的需求,而且此类专题讲座每年开设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几乎都是 “眉毛胡子一把抓” 的格局,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加以科学完善。
2.4 缺乏专业人才,服务不全面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若依据3000 人匹配一名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公式来核算,那么至少需要约120 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个数字实施上非常庞大,按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人才技术来看,其工作难度非常之大。表明我国当前的人才队伍极度缺乏,而且服务质量也需继续得到改善。相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每年会按照1000 ~1500 学生匹配一名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比例来推进工作,我国的人口比例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具备心理健康专业从业资格的教师却少之又少。另外,由于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事业需要充沛的资金作为支撑,而相关部门的投入度明显不够,导致很多时候社会心理服务在工作开展中处处碰壁,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偏远地区,某些落后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更是趋近于 “0”,这种局面若不及时进行改善,势必将影响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
2.5 民众意识薄弱,普及力度小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但是有很多人一旦谈及此类话题,依旧采取回避或者耻于沟通的态度,因为他们始终认为涉及到个人隐私,似乎不应该搬到公众平台来讨论。例如,社会大众一旦听到某个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潜意识里就会联想到 “精神病”,认为这种人属于 “病患”,得出心理问题就是病人这种颇为荒谬的看法。经过多方面调研,有很多心理需要抚慰的人士都感觉自己在社会上频频遭受歧视。这反映出一个巨大的问题,即民众对于社会心理健康方面的认知依旧十分薄弱,而且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彻底消除。而当前的社会心理服务普及力度明显不够,无论是高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都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环节。
3 构建 “幸福家庭” 的有效措施
3.1 构建政府精神卫生中心
必须以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引领,构建政府精神卫生工作中心,主要工作职责即是对区域内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人员培训、资金支持、强化服务监督以及对应的政策引导工作等。对于责任区内的心理健康服务实施者与组织者,必须契合国家发展方针,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周边居民大力落实心理测试、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心理健康讲座等相关工作,同时还需要精准掌握高校、街道、社区等区域内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动态化社会心理服务,对于治愈后的居民,还需要开展心理定期维护与考核测评。
3.2 导入心理健康网络化服务
依靠各类网络化信息,可以将居民的心理健康信息数据进行收集、统计以及资源共享,以此来发出心理健康预警,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水准。作为一类新型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可以冲破固有的信息、资源禁锢,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心理服务资源。因此,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导入心理健康网络化服务,让网络化管理进行协同,及时发出心理健康预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有效资料,根据各类心理症状、表现来给出评测,做到早干预、早预防且快速控制、及时处理,以此来降低社区内群众的心理危机。
3.3 提高民众意识,满足社会各层次需求
其一,在各个社区、街道、高校等区域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宣传,要在问题尚未产生之前制定有计划、层次分明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提高心理服务科学化水平,以此来满足社会各层次的心理需求。具体而言,在平时的工作落实中,有关部门要根据服务区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事先去现场做好调研,提前发放心理健康知识传单,让群众了解各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意义,以此来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维护意识。如若在过程中遇上情况较为特殊的群体,可以在社会上寻求更多帮助,让多方面力量共同来推动幸福家庭创建工作。其二,对于某些已经产生了心理问题的群体,要与当地专业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服务机构取得联系,共同完成心理疏导与修复工作。对于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群体,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精神卫生法,及时将其转移到专业医院的精神科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在基层群体之中开展精神类疾病与心理障碍等方面的知识宣导,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对患有心理疾病的个体予以理解,将内心偏见进行改善,大家共同帮助患病个体早日回归社会环境,确保治愈后的正常生活质量。
3.4 建立专业人才队伍,整合社会资源
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提供相关人员培训、督导服务,也负责提供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专题讲座工作。由此就可以形成以政府精神卫生工作中心为核心,责任区精神卫生工作站为平台,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联动体系。在此体系中,政府、高校、医院、社区各部门根据各自的不同职能,积极整合社会心理服务所需要的人、财、物等有效资源,以此提高整个社会居民的心理健康心理素养。例如,牡丹江大学具备丰富的图书和电子期刊资源,有大量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论文。笔者和所在二级学院拥有大量家庭教育、亲子互动、亲密关系等多方面的图书资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 “幸福家庭” 的培育和服务方法提供资料。
3.5 以 “微环境” 为切入点,培养积极社会心态
考虑到社会心理服务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环境工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以微环境系统、中环境系统和宏环境系统等为切入点,帮助理解正确的社会态度服务、健康的社会情绪服务、客观的社会认知服务、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正服务。微环境指个体直接接触的那些环境,如家庭、学校、同伴、工作场所等。其中,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早、最深刻的。我们的 “幸福家庭”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就是从个体最直接接触的微环境入手,分析如何通过正确的社会态度服务、健康的社会情绪服务、客观的社会认知服务以及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积极的社会行为抚慰,提高家庭的幸福度,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另外,在已有的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基础上,通过分析与讨论,论证 “幸福家庭”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成与结构框架。通过数据调查,了解父母对于亲子互动、亲子教育的态度和认知现状,提出在家 庭教育、家
庭治疗、亲子互动、女性心理健康培育、亲密关系等多重角度和方面增进家庭幸福度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最后,通过实验干预的前后测检验,验证具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内容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来相关的工作实践,首先将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进行简要概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心理服务构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构建 “幸福家庭” 的有效措施。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未来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势必会越来越多元化、创新化,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团结一致,用更具前瞻性的战略角度来解决社会居民的心理矛盾,逐步帮助他们培养自信、自尊、理性、平和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进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