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探讨
2021-12-06刘春
刘 春
(定西市和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定西743000)
我国有许多施工场地的土类是黄土,对于工程施工来说这是一个重点关注对象。湿陷性黄土在平常强度很大,但是一旦遇水,由于其本身就含有少量水分的原因很容易被侵蚀,使其强度降低。而有一部分黄土是内部结构破坏导致其成为湿陷性黄土,其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承受重量太大的建筑物后,由于承受荷载太强,使结构从内到外受到破坏,从而形成了湿陷性黄土,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而为了减少损失,在实施与水有关的黄土类别的工程时,应提前做好正确的地基处理,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1 湿陷性黄土的特征
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北方气候环境及土壤内部化学反应的作用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层次不规律、孔隙过大、淡黄、土质疏松的黄土。黄土在正常状态下的使用效果很好,强度较高,收缩性低,但是一旦遇水,其由于外力和自身重量施压下会产生慢性变形。黄土的这种特征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也造成施工安全问题。湿陷性黄土的特征是破坏周期非常短,且常出现部分突然破坏,而破坏之后是不能人工将其变回原态的。
2 影响黄土湿陷的部分因素
2.1 黄土的颗粒组成
黄土的结构是粒状或者斑状的,而颗粒内含有的物质会对湿陷性的强弱产生影响。黏粒和胶粒含量高的黄土湿陷的可能性较小,而粉粒含量高的黄土湿陷的可能性偏大。
2.2 黄土内含有可溶解盐类的优缺点
可溶解盐类物质大多数会掺杂在土颗粒的表面,黄土内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这些可溶解盐类在普通情况下会和粘胶颗粒形成黏结性强的土结构,使黄土强度更高。但是一旦遇水这些优点就会马上变成致命的缺点,可溶解盐类的溶解使黄土的凝结力和强度都有所下降,从而产生湿陷现象。
3 湿陷性黄土带来的不利影响
3.1 施工效率降低
湿陷性黄土地区在施工前需进行勘测,要对当地的黄土进行实验,以免影响后期的施工步骤。相对于一般的施工场地,湿陷性黄土地区要做大量的实验以应对湿陷性变形问题。这些实验会尽量提供准确的施工场地黄土的湿陷等级和湿陷性系数的数据,作为施工参考依据。进入设计阶段后,渠道地基处理成为重大问题,如何消除黄土的湿陷和采用何种地基类型都需要随着数据的改变而重新设计。因此,渠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建设不仅是勘测实验的难度问题,也拖慢了施工进度。
3.2 渠道地基处理不当的后果
若是上一步骤的数据有问题或是在设计阶段采用的基础类型不对都会影响后期施工。土体的含水量会随着时间慢慢变多,影响黄土的湿陷性,建筑的使用、给排水的进出、地下水位的升降等都会影响土体含水量。而基础则是随土体含水量变化影响的直接对象,土体的变形会导致结构的变形,由此会导致建筑物的基础变形过大,产生缝隙,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给工程带来不可预估的严重结果。
4 渠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
4.1 垫层法
普遍的对渠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式是垫层法,最基本的垫层处理方式是将本身湿陷性的黄土去除掉,然后补充灰土。这种垫层处理方式使得渠道基础荷载力变强,其原因是减少了黄土后,其地基变形程度降低,使渠道的稳定性增强,可以正常发挥作用。垫层法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其设计,垫层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改变其设计数据,满足渠道地基工程的要求,使渠道工程保持稳定运行。
4.2 强夯法
强夯法是对施工地面的密实度进行处理,一般会用比较重的金属对施工的基地进行震动或是捶打,排挤出黄土中存在的液体,使黄土的液化蠕动减少。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在建筑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冲压,这是增加冲击压后的地基本身会加固的原理。这样的方式会让黄土从物理的角度发生增加强度和更加稳定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黄土使用过程中的排水量。强夯法的特点是可以提高黄土内部的孔隙和强度等级。
4.3 挤密桩法
在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地下水位较低的工程,可以使用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但是这种方法的要求比较高,要每一步都仔细按照设计要求来完成。它的原理是利用实施过程中打桩对湿陷性黄土互相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可以科学地增加黄土的密实度,从而提高渠道湿陷性黄土基础的工作性能,使地基变得更加稳固牢靠,有利于工地施工和建筑的使用。
4.4 预浸水法
当施工场地基地是湿陷性过大或是厚度较大的黄土时,可以采用预浸水法对基地进行处理。其工作方式是在工程施工前对场地大量的灌水,让黄土感受到水的压力从而导致土壤的紧密度变强,使将来施工时遇到地陷的可能性降低。预浸水法不仅针对湿陷性问题,在有效解决湿陷性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黄土地基所能荷载的重量,减缓了地基变形的程度。但这种处理方法有优点的同时也有很大的缺陷,它不能在周围建筑物或是工程较多的地方实施。因为它会影响施工场地周围的地基,使其出现地陷现象,进而影响周围的建筑使用,所以预浸水法比较适合在周围尽量没有建筑物的地方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周围场地的浪费。
5 结束语
地基是一个工程最初的、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工程的地基做好了才能够使建筑的使用更加安全、有保障。以上提供的几种处理渠道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式各有优缺点,施工时应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工期、湿陷性土壤的含水量、孔隙率、所承受重量、湿陷性黄土厚度的不同,选择适用的地基处理方式。这几种地基处理方式在我国目前使用范围较广,其技术经过不断的优化也已基本可以应对各种工程。在渠道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中应科学利用这些处理方式打好基础,建设安全系数达标的工程,从而使工程施工方和使用方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