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中的沂蒙精神

2021-12-05李怡霖

作文·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红嫂淮海战役前线

李怡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是“爱党爱民,开拓奋进……”,体现了党与人民密不可分,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平凡而又朴实的沂蒙人民,传承沂蒙精神,不懈追求理想,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可歌可泣的画卷。

沂蒙山是片红色的沃土,沂蒙精神像巍峨的蒙山那样傲然挺立,像蜿蜒曲折的沂河那样源远流长……

提到沂蒙,就不得不说说沂蒙红嫂。在孟良崮战役中,战士们遇到一条河流,但他们身上都有装备,蹚河过去不利于战斗,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沂蒙山区的妇女们扛起木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搭起了人桥。妇女们肩上扛的不僅是沉重的木板、年轻英勇的战士,更是对抗日胜利的追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众多沂蒙红嫂中有一位让我特别敬佩,她就是王换于。抗日战争期间,沂蒙红嫂王换于带领儿媳和村民,先后收养了几十个八路军将士的后代,她的四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知晓她的故事后,我十分震惊。是什么支撑着她这么做?王换于这样想:八路军将士为祖国上前线,为人民去战斗,有的战士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他们的孩子又怎能被抛弃呢?“我们就算豁上命,也要保住烈士的根。”她保的是烈士的血脉,保的是革命的火种。我想,这应该就是沂蒙精神的内涵——爱党爱军,无私奉献。

听妈妈说,我的祖爷爷曾推着小车为淮海战役前线的战士送粮食。当时,村里许多人都曾推着小车送粮食。一辆辆小车,一个个农民,跨省步行,为前线的战士送去粮食。尽管路程遥远,困难重重,但没有一个农民退缩。陈毅将军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我很幸运,出生在沂蒙,这个被红色革命孕育的地方。沂蒙精神也在我家得以传承,我的爷爷当了3 0多年教师,本应退休安享晚年,可他还到社区当志愿者,帮助邻里排忧解难。在岁月静好的今天,作为学生的我,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传承沂蒙精神,努力读书,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沂蒙精神感染着一代代人,也被一代代人传承。勤劳善良淳朴的沂蒙人民,一定会在党的引领下,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指导老师 陈作章)

简 评

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开头,引出沂蒙精神,开篇点题。接着,通过叙写沂蒙红嫂的故事,彰显了沂蒙精神的伟大所在和精神内涵。然后又写沂蒙精神在当今的传承,人人学习,争做时代先锋。该文主题鲜明,叙事真切,情感真挚。

(陈作章老师)

猜你喜欢

红嫂淮海战役前线
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跟踪导练(四)4
“红嫂”故乡行
淮海战役中的攻心战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①(1949年1月20日)
谈淮海战役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