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思维探析及其现实启示
2021-12-05宋静波
■ 宋静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恩格斯所著的一部深刻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的重要著作,清晰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类历史发展脉络,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代表作之一。
一、《起源》的思维探析
1.《起源》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与发展
《起源》实际意义上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几十年间共同研究的结果,也是恩格斯对原始社会问题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结晶。如同恩格斯在第一版序言所言明的那样,《起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在著作中,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对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古代社会》进行了详细而有条理的阐述,并充分吸收了马克思所作的《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所表述的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系统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科学地证明了人类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从《法兰西内战》到《哥达纲领批判》,在国家观的逐步完善中,马克思分别从市民社会内部的物质生产与财产关系的角度,从经济学也就是国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具体产物的角度,从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首先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角度,从未来共产主义发展的角度等等,论述其关于国家思想的渐进过程。《起源》的视角不仅仅着眼于将国家理解为一个政治问题来单独展开研究,而且将其放在历史中予以阐发阐释,明确“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起源》分析了国家起源的三种模式,进而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在揭示氏族制度与国家产生的两大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恩格斯的国家观建构过程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探索以及无产阶级的革命和解放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
2.《起源》的出版是无产阶级运动实践发展和理论斗争的现实需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顶点,阶级斗争十分尖锐,《起源》完成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一边运用他们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和劳动人民,企图把社会主义运动纳入资产阶级的轨道;一边在理论上全力美化资产阶级国家,宣扬普通民众对资产阶级国家的迷信和对议会的崇拜,妄图使工人阶级离开夺取国家政权、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正确革命斗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家与革命等重大问题上还与形色各异的机会主义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起源》深刻阐明了国家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发生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进行了理论阐释,明确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政治秩序的维护者。不管资本主义国家运用何种统治形式和政策,一旦它构筑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阶级对立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以及体现资产阶级核心利益的作用就不会发生根本转变,其体现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也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起源》在思想上对工人阶级进行了有力武装,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指导。
3.《起源》充分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展开社会分析
《起源》是恩格斯晚年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为避免被查禁,《起源》第一版1884 年选择在瑞士苏黎世霍廷根出版。该著作直接利用了马克思的笔记,因而又是马克思思想的延伸。正是《起源》的发表使“唯物史观”关于文明社会之前的历史性论述摆脱了假说状态,使人类社会由无产阶级的原始社会向私有制基础上的阶级社会的过渡得到了充分的经验证明,使唯物史观在文明社会之前的历史中也成为了真正意义的“科学”,它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列宁曾在《论国家》中提到,“我希望你们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看看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起源》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思辨和应用。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家庭、氏族制度、私有制以及阶级和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系统论述。从说明家庭的起源和发展阐释氏族制度的产生;从说明氏族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阐释私有制的产生;从说明国家产生前氏族制度的解体和私有制的产生,阐释国家的起源;从说明国家的起源,揭露国家的本质。这些分析和论述,为我们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为充分深化对国家、民主以及人权等各种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恩格斯 (资料图)
二、《起源》的现实启示
1.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恩格斯在《起源》中系统揭示出国家的本质,明确任何国家都是实际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国家具有具体的阶级属性。恩格斯通过对历史的科学考察,最终断定其早年与马克思得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认为资本主义当时的发展状况正是客观规律的表现形式,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发展到何种发达的地步,其阶级本质是不变的,实际上维护的是建立在私有制与雇佣劳动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统治。而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国家类型,它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对少数剥削阶级和各种敌对阶级及敌对势力进行打击。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意志与广大人民的意志是保持一致的,是代表无产阶级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权力。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具体应用。三大改造后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我国具体国情和时代脉搏的科学把握而建立起来的适合中国实际的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依据国内外的具体形势和各种新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始终坚持改革和创新,不断生成和完善的过程。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历史。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党领导人民开拓、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生产力严重落后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全方位开放,从不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精神之基。
2.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长期性与稳定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恩格斯在著作中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向以及最终发展趋势的预测,预言私有制必将消亡,人类社会一定走向共产主义。恩格斯在《起源》中论述了私有制的历史消亡规律,认为私有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共产主义必将消灭私有制,然而“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这说明消灭私有制是在一定条件下,而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更不由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基于生产力状况、不断调整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我国当前仍处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历史阶段。此时期要辩证地看待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矛盾,在非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吸收就业、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等的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要保护其合法私有财产,辩证地看待并遵循把握非公有制发展消亡的历史规律,依照《宪法》规定正确保护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走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恩格斯有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和前提。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背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明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思路
《起源》指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仍然处于竞争之中,在此时期,国家的职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应加强。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前提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起源》中国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起源》中写道,氏族成员在氏族社会管理中曾发挥重要作用。氏族社会管理过程中人人参与管理的理念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对当前在民主化和高效率的实践标准上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恩格斯明确,国家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缓和冲突,并将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比以往复杂得多,以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为指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从恩格斯关于国家的理论中寻找推进可行的办法。
凡治国,必先定其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要从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出发,做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定星盘、指南针、行动令和愿景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要正确把握《起源》中的国家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理论精髓,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使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