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2-05张晓峰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纸工程施工建筑

张晓峰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随着工程技术的升级以及工程建设环境的改变,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其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行业。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品质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突破现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局限性,以合理的方法处理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工程发展环境。

2 施工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施工质量、使用功能均要得到保证。具体至实际施工中,除了主体建设工作外,管理措施也需按照计划有序落实到位。制定并有效推行管理策略的现实意义突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参与主体实现工作目标的必要前提。依托于科学可行的施工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工程要求。

在建筑行业施工水平总体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施工企业所具备的管理水平以及配套设施均得到有效的改善,总体发展势头较好。但施工难度较之于以往也有明显的提升,面对业主所提出的各类要求,更应当以合理的方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从而顺应大环境的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下,随之凸显出建筑工程的独特特征,例如除了质量、功能等基础层面的属性外,当代建筑还需具有足够的审美价值,在结构形式、色彩搭配等方面均要实现升级。在建筑工程高层化、规模化的趋势下,人们对建筑的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其中施工管理则是重要的工作着力点,要在此方面下足工夫。

从另一角度来看,建筑工程水平是反映整体品质的直观途径,而技术则会对建筑工程水平带来明显的影响,由此也突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施工中有必要加大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依托于先进技术的支撑作用,高效推进建筑工程建设进程。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普遍较长,覆盖到的施工范围较广,整体环境颇为复杂,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需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为了践行集约化的工程发展理念,也应当积极采取施工管理措施,合理协调各类施工物资,经过深度整合后,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一方面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则提高经济效益。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混乱

施工管理目标群体较为模糊,缺乏完善的机构,部分管理工作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易偏离预期要求,同时也易由于沟通不当而产生矛盾,严重阻碍施工管理进程,管理效果差强人意。例如,在管理中未以合理的方法解决技术问题,迫使实际施工状况不符合计划,相应建筑结构的质量难以满足要求,且该缺陷还易对周边其他结构造成影响,在此方面的资源投入量增加,而实际成果却无法达到既定要求。

3.2 对工程物资的管理力度不足

原材是构筑建筑工程结构实体的基础要素,机械设备则是提升施工规范性、保证质量、减轻员工工作强度的必要基础设施。但在部分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并未针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措施,具体体现在管理工作计划不完善、实际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方法缺乏规范性等方面,此时不乏部分低劣的材料和机械设备被投入工程施工中,埋下大量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

3.3 管理过程缺乏规范性

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所实施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够完善、与工程实际环境不符等问题,或是在施工前期未将施工图纸会审工作落实到位,此时均不利于实际建设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施工图纸对工程的指导作用不强,施工人员难以准确掌握图纸中的各项内容,频繁做出修正行为,加之施工期间的管理力度不足,实际结果与设计标准差距甚远。

4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4.1 建立并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需得到相应制度的引导,只有在建立并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后,才能够起到导向作用,由专员按照既定的规划推进管理进程。因此,需要从建筑工程的实际环境出发,制定配套的施工管理制度,且在工程持续发展过程中,适时优化管理制度,提高其可行性。强化员工的职业综合素养势在必行,具体可采取“培训+考核”的模式,企业为员工搭建宽广的学习平台,经过持续性的学习后,掌握专业技能;而为了提升培训效果,需辅以考核机制,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促进员工综合水平的提升。

4.2 积极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复杂,不同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质量要求等均存在差异,为有效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公司需制定与实际环境相适应的工作标准,在此前提下,有关管理人员依据该标准开展工作。建筑工程公司还需安排专员建立档案,并随着工程进程的推进而逐步完善,秉承着客观的原则,如实记录各项数据;材料质量将直接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建立材料的施工档案也极具必要性。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技术高频率更新迭代,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公司需要将发展目光放眼至整个行业环境,拓宽视野,为自身配置更具可行性的技术,为未来的发展夯实技术基础。而在技术迁移时,应注重“本土化”问题,即对技术做合理的优化,使其适用于具体的工程环境。

4.3 加强对施工技术图纸的会审

施工技术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引导,也是工程施工在图纸层面的缩影。但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图纸存在不合理之处,将其投入使用后,会影响施工的准确性,诱发质量、安全等问题。对此,为充分发挥出施工技术图纸的导向作用,需要加强会审,对施工技术图纸做全方位的分析,准确判断其是否存在不足之处,若有则予以调整,直至得到可行性较高的施工技术图纸为止。在图纸会审期间,参与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将安全和质量作为首要追求目标,主动纠正其中的问题,有效彰显出会审工作在质量把控中的规范化作用。

4.4 逐层分工协作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涵盖的细分内容较多,若缺乏正确的规划,将出现管理混乱、重复管理、管理效果差等情况。因此,需采取分工合作的模式,将整体管理工作划分为各个细分部分,分配给各负责人,再进一步落实到个人。由负责人安排,员工各司其职,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完成。依托于该逐层推进的方法,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显著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凝聚每位员工的力量,建立一支成熟的施工队伍。

4.5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交底工作

避免盲目施工,即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交底,使员工全面且准确地认识到工程施工条件、施工目标、施工方法等层面的内容,在此前提下,更为有效地参与到现场施工中,施工规范性得到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等方面自然也会得到改善。需注意的是,交底必须具有准确性的特征,不可遗漏内容或随意交底。

4.6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公司深入学习合同,掌握其中的各项细则,根据要求推动管理工作。材料方面,加强质量检验,任何不达标的材料均不予以入场;机械设备方面,检验其性能,避免设备“带病作业”;人员方面,协调好各岗位的关系,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打造氛围融洽的施工队伍,同时加强培养,持续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水平。在全面的管理之下,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7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进程的管理

通过对施工进程的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从而间接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体量普遍较大,各部分的施工均要具有计划性,应当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条件,针对施工期间成本的支出制定完善的计划,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前提,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材料浪费、人力资源浪费均要得到控制),使各资源均被充分利用,帮助建筑工程取得更加突出的经济效益。

4.8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

安全是建筑工程各施工阶段的首要追求目标,且只有在创设安全的施工环境后,各项工作才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因此,建筑工程公司需抽调专员,建立安全工作小组,由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例如,避免乱接电线、预防火灾、监督参建人员佩戴安全帽等,从各个细节做起,消除安全隐患,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若因某些特殊原因而显现出安全问题,则及时查明原因,正确处理,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状态。

4.9 加强对竣工阶段的管理

竣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发展全流程中的收尾阶段,同时也是多数企业易忽视的阶段。事实上,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至关重要,部分建筑工程往往因为该阶段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出现问题。在竣工阶段的管理中,有关人员需要多途径收集施工阶段各类有价值的资料,全面整合、完整记录、妥善保管,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建筑工程竣工后,加强对资源和施工质量的把控,严守质量防线,对各部分的施工质量做全面的检查,消除质量隐患。经检查后,若发现建筑工程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则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由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建成的建筑工程可正常投入使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点工作内容,同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对工程的品质乃至建筑工程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带来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相继有更多的国外建筑企业将市场拓展至我国,且本土建筑工程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为有效保持市场份额,相关企业应当对施工管理形成准确的认识,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打造高素质的团队,从技术优化、人才培养、基础物资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切实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助力于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图纸工程施工建筑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信息模型图纸多人协同创作系统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建筑的“芯”
看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