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

2021-12-05顾中祥连云港市海州区市政工程管理养护二处

门窗 2021年6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模板桥梁

顾中祥 连云港市海州区市政工程管理养护二处

1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现场施工技术

1.1 桥梁翻模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翻模是在传统滑模技术体系上演变形成的一种技术手段,翻模系统由附属提升设备、作业平台、定型钢模板三部分组成。桥梁翻模技术的工艺流程为,在现场搭设三脚架支撑结构为作业平台,配置吊塔设备,将钢模板精准起吊至预定位置,将钢模板固定安装在支架结构上,依次开展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灌注作业。随后,控制塔吊将钢模板及作业平台同步提升至设计高度,施工人员在平台上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翻模施工到桥梁墩顶部位。最后,依次拆除钢模板和作业平台,即可完成桥梁墩身施工。在一般施工条件下,桥梁翻模施工由3层组成,将钢模板与作业平台提升至每层对应的设计高度后,重复开展钢筋绑扎、模板组立、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待下层混凝土浇筑与支护作业结束后,即可操纵塔吊与其他提升设备将钢模板、作业平台提升至上一层高度。

在应用桥梁翻模施工技术时,首先,根据现场情况将桥梁墩身划分为若干节段,节段数与翻模作业层一致,要求将各节段墩身高度保持一致。其次,在模板组立过程中,定期对钢模板和作业平台的水平位置、朝向角度与垂直度进行测量校正,禁止在作业平台上集中堆置工程材料和配套机械设备,避免因打破平台荷载均衡状态而出现平台倾斜或是扭转现象。最后,在平台四周搭设围栏、安全网等施工防护措施,预防高处坠落工程事故的出现。

1.2 铺装连锁块施工技术

在早期建设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受到技术水平与施工理念限制,普遍采取桥面现铺装技术,提前处理桥面结构层,修补缺陷破损桥面,保证桥面水平度与标准度达标,随后,在桥面分上下层铺装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或是一次性铺装钢筋混凝土形成铺装主体。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看,整体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且桥面铺装质量易受到材料、现场环境、人为操作等因素影响。

针对于此,为突破传统桥面铺装技术的工艺局限性,需要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全面推广新型的铺装连锁块技术,根据工程现场情况与设计方案,提前预制适当规格尺寸与厚度的水泥混凝土连锁块。在桥面铺装环节,施工人员仅需提前对桥面凹凸不平进行修补整平处理,参照施工图纸,在桥面上按特定排列结构与顺序铺设预制连锁块,在连锁块缝隙填注适量水泥砂浆,清理表面溢出砂浆,定期测量纠正连锁块位置与朝向角度。待砂浆凝结固化和连锁块铺设完毕后,即可在桥面上形成整体性的铺装层,各连锁块相互之间保持共同受力与荷载连锁扩散状态,并在受到行车荷载作用时出现一定程度的侧向位移现象,以此控制连锁块体嵌锁效果。与传统桥面铺装工艺相比,铺装连锁块技术有着工艺流程简单、工程量小、抗变形性能强、回弹弯沉值大、铺装层抗滑等优势。

1.3 桥梁滑模施工技术

在市政桥梁工程中,滑模法是操纵牵引设备同步提升定型模板与作业平台,控制其沿现浇成型混凝土表面滑动,并通过模板上口分层向套槽内部开展混凝土浇灌作业的一种技术手段,归属于混凝土快速机械施工技术,滑模体系由内外吊架、内外模桁架、模板、支撑杆、液压千斤顶等部分组成。与翻模施工技术相比,滑模技术的工艺原理较为相似,但其有着机械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烦琐、一次性连续施工的技术特征,主要用于现浇成型具备规则几何截面的桥梁混凝土结构。

在应用桥梁滑模技术时,首先,清理桥墩基础表面附着的灰尘污渍与毛刺,对基础结构缺陷破损部位进行修补处理,确定无误后,参照施工图纸测量定位桥墩中心线,接长竖向主筋和绑扎横向结构筋,在指定位置依次搭设提升架、支设模板与安装外吊脚手架,将定型模板下落就位,完成滑模组装作业。

其次,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自模板上口分层持续向套槽内部灌注所制备混凝土浆料,同步开展混凝土浇筑与振捣作业,严格控制振捣器插入深度,保持振捣器、模板、预埋钢筋三者安全间距。

最后,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控制液压千斤顶设备,上提滑升平台与定型模板开展初升、正常滑升与终升作业,定期对模板与平台的水平位置及垂直度进行测量找正,并开展顶杆接长与钢筋绑扎作业,直至完成桥墩混凝土施工。

1.4 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技术是通过现浇与振捣混凝土,待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形成特定造型尺寸、具有较高抗压强度道路桥梁结构的一种技术手段,由混凝土制备、浇筑、振捣、养护四道工序组成。

其中,在混凝土制备环节,根据现场情况与技术要求科学制定配合比方案,开展混凝土试拌试验,依据试品检测报告与性能指标要求对比结果,优化配合比方案,合理设定搅拌方式、投料顺序、出仓温度和搅拌时间。

其次,在浇筑环节,根据所选择滑模或是翻模技术种类,明确混凝土浇筑顺序与方法,提前检测所制备混凝土坍落度,重新搅拌离析、散白状态的混凝土,并在浇筑期间严格控制浇筑速度与混凝土表面提升高度,在出现混凝土漏浆等突发状况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再次,在振捣环节,严格控制振捣器插入深度、留振时间和振捣顺序,要求相邻振点间距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待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持续冒出后结束振捣作业,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整平,以改善混凝土观感质量。

最后,在养护环节,在表面覆盖塑料膜薄,定期淋洒水分或喷涂养护液,保持表面湿润状态,将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以内,待混凝土试块强度达标后,即可结束养护作业,拆除模板,修补混凝土表面破损部位。

2 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建议

2.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减小外部因素对现场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确保技术方案具备可操作性,因此,要求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准备内容涵盖结构分析、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方面。其中,在结构分析方面,深入分析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原始资料,明确道路桥梁的结构类型与特征,了解是否具备特殊施工要求,在其基础上合理选择现场施工技术类型,制定初步施工方案。在图纸会审方面,对技术方案与图纸内容进行自审与会审,论证方案在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以及经济适宜性方面的合理性。同时,检查图纸是否符合作图规范,标记信息模糊、缺失、错漏部位。

随后,将图纸会审期间所发现全部问题反馈至设计单位,要求其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图纸信息补充标记、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待图纸审查与方案论证通过后,再开展施工活动。而在技术交底环节,提前了解方案内容与技术资料文件,以施工图和技术方案为凭证开展交底工作,确保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全部注意事项、技术操作要点和工序流程。

2.2 现场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首先,在安全控制方面,考虑到应用滑模、翻模等现场施工技术时需要开展大量的高空作业,加之现场环境复杂多变,有可能出现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重点加强对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安全管控力度,有效识别现场存在的施工危险源,以及应用滑模、翻模、混凝土、铺装连锁块等现场技术时可能形成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滑模与翻模施工期间,待模板与作业平台精准就位与固定后,再拆除钢丝绳等悬吊装置,使用倒链固定模板,避免模板出现倾斜失稳现象。同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循工作准则与操作规范,提前开展操作人员特种专业实操培训工作,审核其是否持有有效期内的从业资格证,并在作业平台上设置护栏、防护网等安全设施。

其次,在质量控制方面,重点加强对关键工序操作过程与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组建质量控制小组,监督控制工程现场施工过程,纠正不规范操作行为,发现与处理质量问题,必要时变更施工方案,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材料坍落度,如果混凝土坍落度不达标或处于散白离析状态,则将混凝土重新搅拌。同时,推行工序质量检验制度,对上道工序成果质量开展自检、互检、专检工作,向施工班组反馈检测期间发现的质量问题,对质量隐患部位进行返工处理。

2.3 质量通病防治处理

在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期间,受到施工、设计因素影响与环境干扰,偶尔出现技术性难题或质量通病,形成质量安全隐患,严重时还将影响到道路桥梁结构稳定性与使用功能发挥。因此,必须深入了解现场施工期间常见质量问题的出现成因,采取有效防治处理措施。

例如,在应用桥梁滑模技术时,偶尔出现滑升平台变形问题,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过大垂直误差,不具备继续滑升的施工条件,其产生原因包括筒仓直径过大、平台刚度受自重与附加荷载影响。针对这项技术难题,一方面,提前开展模拟施工试验或组织试验段施工,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施工方案,准确计算千斤顶设备与提升架最佳数量,调整千斤顶设备位置,将临近千斤顶间距保持在1.2m,要求提升架与横梁分别保持垂直、水平状态,并在壁柱部位额外设置一定数量的提升千斤顶设备,起到强化平台稳定性能作用。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滑升平台自重和所承受附加荷载,在保证施工安全与结构稳定的前提下,简化滑升平台结构,重点控制平台上材料堆放数量、位置与重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取得理想的施工成效,使滑模、翻模等现场施工技术更为高效地应用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实践。因此,在工程建设期间,注重总结现场施工技术操作与管理经验,深入了解常见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攻克滑升平台易变形等技术难题,以提升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水准。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模板桥梁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顶推滑移法在钢结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特高大模板支撑方案的优选研究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