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技术工艺分析
2021-12-05陈海银浙江可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陈海银 浙江可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层建筑规模持续扩大,使相关部门及单位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及标准。值得注意的是,革新施工技术是推动建筑行业稳步发展的夯实基础及前提条件,而高层建筑作为当下建筑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能规范其施工作业流程,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及建设进度[1]。
并且,大模板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的常用施工技术,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能大幅度提升建筑总体结构质量,不影响施工周期及施工进度。然而,即便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突出,但是其前期准备工作的要求相对严格。鉴于此,从全面提高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的效率及质量角度考虑,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技术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2 大模板结构及工艺特点分析
2.1 大模板结构
大模板,又称为“大块模板”或“大型模板”,属于工具式模板,而此类模板以工程结构体特点为参照依据所研制形成用于周转使用且可持续性使用的专用模板。大模板不同于其他类型模板,具有单块模板面积大等鲜明特点,尤其是不同于组合钢模板及钢框胶合模板,绝大多数情况下一面现浇墙可使用一块大模板[2]。
同时,大模板的结构形式往往由普通小开间剪力墙工程演变发展形成大开间剪力墙工程,说明其箱型基础工程及框架剪力墙工程的应用相对普遍。此外,大模板工程内外墙均为现浇混凝土且属于全现浇结构,例如:以内墙为例,是现浇混凝土,而外墙则是以砖砌体为基础的外砖内浇结构。
2.2 工艺特点
大模板的施工工艺具备施工时间短、整体性强、耐用性高及坚固性大等鲜明特点。其中,从施工工艺角度来看,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简便,不存在大量拆装及组合作业流程,能极大程度上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大大提高施工作业效率,基本实现工程工期内完工的目标。与其他类型模板相比,大模板的外观整体性较强,其本质为相对完整的整体,不易出现钢筋外漏或水泥外泄的情况[3]。大模板普遍由钢筋材料搭建而成,能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其耐用性及坚固性远远高于其他类型模板,一定程度上延长其使用年限及周转次数。受大模板自身相对坚固的影响,促使其广泛应用于搭建性或外挂式施工领域。
3 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3.1 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中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相关施工单位势必需要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例如:根据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作业方案,明确划分各个施工环节,搭建完善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划分施工流水段,否则难以保证大模板施工作业的有序性,甚至可能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同时,综合考虑高层建筑自身的特殊性,例如:施工工期要求相对严格,尽量选择塔吊等设备进行运输,大大提高其运输速度,扩大总体承受重量。此外,不得脱离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及成本投入,准确计算出大模板的数量、面积及型号。
3.2 明确施工技术方案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以现有的施工方案及大模板施工计划为参照,持续优化高层建筑的施工流程及设计细节,有效配置大模板的配板图及相关明细表格,再根据之前已拟定的大模板设计方案,仔细检查施工现场所放置的大模板,核对其尺寸、数量及规格,全面评估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标准[4]。
具体放置大模板时,尽量采取“面对面”放置的方法,严格控制模板与模板间的放置距离且不得超过60cm,确保施工人员顺利通过,消除影响施工现场作业秩序的风险因素。此外,始终保持大模板直腿倾斜角不得超过65°,能大大提高模板放置的稳定性,有助于清洁模板表面。
3.3 优化支模施工技术
支模施工是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的关键性环节,其施工技术水平与大模板总体施工质量及施工效果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保证模板弹出的准确性,相关施工人员提前明确对位的控制线及安装线,尤其是模板墙轴线位移偏移不得超过3mm,并且支模施工作业期间,做好找平层的确定工作,保证各个混凝土墙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之上,确保混凝土墙体的偏差不得超过5mm。
安装大模板期间,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尽量于大模板根部位置涂抹适宜的水泥砂浆,能有效规避墙体出现烂根、漏筋及麻面等问题,并且所涂抹的水泥砂浆厚度始终处于10mm~15mm。
3.4 优化阴角模及拆模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阴角膜施工的牢固性及稳定性,相关施工人员提前绑扎处理结构钢筋及阴角模,避免阴角模出现倾斜倒塌的问题,并且具体安装期间,充分利用暗柱主筋,尽量于水平方向设置相应的定位点,严格控制墙体厚度,不得脱离工程施工质量要求,否则难以保证阴角模压接的可靠性,甚至可能出现混凝土扭转的问题[5]。
待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且混凝土强度超过1.2MPa时,施工人员可有序进行拆模作业,例如:具体拆模期间,率先拆除穿墙螺栓、压角、阴角模及钩栓,再依次松动大螺母及取下垫片,通过楔片转动穿墙螺栓,确保螺栓完全脱离混凝土结构。
4 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工艺的改进措施分析
如前所述,认识到了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技术要点,而从此环节施工质量及安全性提升角度考虑,还需要改进相关施工工艺。总结起来,具体施工工艺改进措施如下。
4.1 接缝缺陷及改进
大模板对接期间深受自身构造坚硬性的影响,极易出现对接不严密的问题,例如:对接口存在空隙,以至于引发水泥浆外漏的问题。同时,大模板形状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运输环节碰撞、焊接技术及尺寸测量等,一旦大模板出现局部轻微变形的情况则直接影响总体施工质量[6]。
由此可见,相关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大模板搭建环节,做好模板搭接口的污染清理处理工作,仔细清扫搭接口内建筑垃圾。由于施工技能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导致大模板与角模间形成缝隙导致漏浆问题,客观上要求相关施工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施工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减轻运输环节所造成损坏。
4.2 安装拆卸缺陷及改进
即使大模板施工流程相对简单,不需要进行大量组装及拆卸,但是仍存在着少量组装及拆卸作业任务。大模板安装及组合的实施难度相对较高,侧面说明大模板的安装及拆卸不仅仅是其技术应用优势,更是其技术应用劣势。再者大模板自身体积大且重量大,势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方可撬动其底部,否则大模板难以发生移动,而撬动底部的行为,不同程度上破坏模板自身结构[7]。
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尽量于模板底部设计设置可安装撬棍的撬孔。此外,拆模的关键环节在于克服混凝土自身粘结力,方可使模板与墙面相脱离,而具体拆除的过程中,尽量于大螺栓及大模板主龙骨上方分别开凿1个楔槽。
4.3 底部漏浆缺陷及改进
大模板底部及已浇筑混凝土的表面存在硬接触,势必产生相应的接缝。为了满足混凝土平整度的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尽量减少上同时,底部因漏浆问题可能导致墙体混凝土烂根问题时有发生,大大增加其问题处理难度[8]。
相关施工单位全面分析烂根问题的产生原因,尽量于大模板底部紧贴模板,通过钢槽增加垫板的方法,打造一条全新的钢槽,尽量于打出钢槽的下部挤入一定量橡胶条,于橡胶条上方处压设一方钢条,再将钢楔子插入槽的上方部,同时加压对方钢条及橡胶条,以达到密封底缝的目标,能彻底解决烂根的问题。
4.4 其他改进措施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总体稳固性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钢筋固位水平高低等。从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来看,施工人员倾向于弄弯处理钢筋头,以达到降低施工作业难度的目标,但是存在引发钢筋搭建后走位后果的可能性。一旦钢筋走位情况相对轻微则建议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措施,而钢筋走位过于严重则可能造成施工作业操作失控,引发重大的施工安全事故[9]。
相关施工单位高度重视钢筋走位的问题,尽量于大模板上口处设置钢筋梯子,即充分框住钢筋,能有效解决钢筋走位问题。即便添加钢筋梯子后能有效解决钢筋走位的问题,但是梯子出现走向移动的情况时钢筋也可能随之走位,以至于钢筋保护层控制法应运而生,即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达到钢筋固位的效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是当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而大模板施工技术以自身独特的应用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领域,且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技术作用。因此,相关施工单位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以保证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为前提条件,做好施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作业方案,规范模板施工的操作流程,比如拆模施工、阴角模施工及支模施工等,确保施工作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消除影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相关风险因素,进一步全面提高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的效率、质量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