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2021-12-05梁小鹏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梁小鹏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也在逐步成熟,其中市政道路占据较大的比重,其是城市区域内运行以及向外部连通的必要渠道。在车流量日益增加、质量要求随之提高的背景下,亟须在现有施工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品质,有必要加大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力度,提高工程质量。鉴于此,下文则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为背景,着重围绕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的工作要点展开分析,提出一些主要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 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现状
在业内人士持续探索之下,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仍需意识到,工程施工中依然有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成为阻碍工程发展的“绊脚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施工单位未做好监管工作,所采取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部分环节的施工缺乏规范性;监理单位未全面加强对员工的管控。部分监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未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遇到小规模的工程时,其积极性更是明显下降,难以形成约束作用。
材料是构建工程结构实体的关键要素,机械设备的应用则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由于缺乏管理,部分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或是性能欠佳的机械设备被投入使用,实际建成质量难以满足要求,甚至在施工中潜在诸多安全隐患。而部分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技术较为落后,难以适应全新的发展需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存在偏差,其也会成为工程项目的阻碍因素。
此外,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企业更加侧重于对利润的追求,部分企业会以不规范的手段谋求更多的利润,例如材料以次充好、降低工程质量标准,最终产生“豆腐渣”工程,无论是耐久性还是稳定性等方面均难以满足要求。
3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特点
3.1 工期紧,干扰多
市政道路的建设环境较为复杂,现有基础房屋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均会对其造成影响,工程施工可能会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而一度暂停,难以在指定工期内顺利达成既定目标。并且,施工前期的准备时间相对有限,加之环境具有变动性,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某些条件的变化,其均会加大工程施工难度。
3.2 施工空间有限,拆迁工作量大
市政道路的关键功能在于满足区域性交通出行要求,施工场所可能发生在大街小巷,现场作业空间有限,周边的干扰因素较多。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可能会涉及既有房屋改迁的情况,此时拆迁工作量较大,而现场空间较为狭窄,易对周边的环境与交通条件带来影响。在此状况下,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从项目自身的角度来看,会明显加大进度管理及质量管理的难度。
3.3 施工条件复杂、管线分布广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相继建设各类管线,例如燃气管线、电力通信管线等,其类型多、分布范围广,部分市政道路将穿越该类管线。若未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而盲目施工,将加大地下管线被挖断的概率,在修复、防护等方面均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反而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4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主要质量问题
4.1 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
为给市政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引导,有必要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的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部分建设单位缺乏管理经验或是成立时间较短,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难以充分发挥出该管理体系应有的作用。此类问题需得到有关人员的充分关注,结合实际条件,对管理体系做持续性的优化,有效解决质量问题。
4.2 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质量是工程的首要追求目标,对于道路工程而言亦是如此,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势在必行。但在部分情况下,施工单位采取的质量管理方法不合理,参与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以及职业素养,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加之管理体系不完善,易诱发质量乃至安全层面的问题。并且,置身于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背景下,不达标的市政道路工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状态。
4.3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尽管市政道路工程环境逐步向好,但现场管理混乱的情况仍存在,具体体现在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建筑垃圾未得到及时的清理、施工机械设备未按照要求设置到位等方面。此类状况会以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作用于市政道路工程,有可能出现质量下降、效率偏低等问题。
4.4 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管理人员是市政道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质量把控者”,若自身工作态度和方法存在偏差,则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因此,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正视问题,积极改进,持续提高技术水准,有效发挥出监督管理的作用。但从现阶段的市政道路工程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管理者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或是自身的管理经验过于陈旧,难以有效发挥出管理作用,实际工作成效与设计要求尚有差距。
4.5 安全管理问题
现场安全管理是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基础内容,只有在创设安全的施工环境后,各项工作才能够有效开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现今安全状况问题仍普遍存在,易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力度不足等原因而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还会作用至周边的居民。因此,必须抽调专员,组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贯彻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以正确的工作态度为驱动,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为支撑,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5.1 工程设计方面
设计是工程开展全流程中的基础工作,在形成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后,能够给后续施工夯实基础,使施工人员等相关参与人员按照既定的规划开展各项工作。当然,不合理的设计反而会对工程造成负面影响,若设计时数据考虑不全面、隐含漏洞较大,均容易埋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
5.2 施工工艺方面
按照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流程,施工方需要将设计图纸作为依据,结合规划路线范围内的具体情况,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挑选出具有可行性的施工工艺,报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再践行至实际中。此外,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包含周边建筑物的拆迁、管线干扰等,为适应最新的施工环境,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对工作计划做出调整,即达到动态化施工的目标。
5.3 工作水平方面
驻地监理的工作水平会直接对工程的开展状况带来影响。而对于施工技术人员,其需要准确掌握工程情况,明确具体的设计意图,以合理的方法采取过程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并有效处理。在该工作方式下,消除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各类干扰因素,使道路工程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5.4 施工技术及设备方面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要求较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施工机械的性能等均会对最终的工程质量带来影响,甚至会关联于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诸如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均要成为重要的管理对象,应当在施工前便要形成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夯实基础条件;而随着工程的发展,则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充分发挥出各项要素对工程的推动作用。
6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措施
6.1 制定施工方案,适配施工工艺
(1)施工方案。市政道路施工的限制因素较多,必须提前形成科学的施工方案,用于引导施工,为工程的质量、效率提供保障。为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需分级审批,逐步完善各事项,直至其能够满足要求为止。实际施工中,工程人员密切关注具体环境,采取监控措施,准确辨识施工中暴露出的新问题,按照规范进行反馈,得到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确保施工全程均处于可控的状态。
(2)施工工艺。以填筑施工为例,有必要提前组织试验,确定具体的技术参数,例如填筑的厚度、速度、填方量等,再按照各项参数施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更改已经设定好的施工参数。填方施工前还需清表,清理待作业区域的杂物,遇软土等承载力不足的情况时,采取清淤换填措施;经过机械整平后,利用压路机予以碾压,提高密实度;有效控制填筑长度,合理协调填筑与碾压工序,当日填筑部分必须在当日完成碾压;分层施工,保证各层的填筑质量和碾压质量,只有在本层质量达标后方可进入后一层施工。
6.2 加强对机械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控制
按照国家检验标准选择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时加强检验,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具有可靠性,材料的质量具有合理性。在选择机械设备时,注重功能实用性,不采用华而不实或是与实际施工条件不适配的机械设备,否则易造成资源浪费。在选择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材料时,做好审批检验,除了材料进场时的质量管控外,入场后的存放管理、使用前的检查以及定期清点等均是关键的管理内容,在采取此类措施后,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处理。监理应严把材料质量关,以抽检、复检等方法检验材料的质量,判断其实际特性。
6.3 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管理
立足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条件,建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准则;挑选合适的施工技术,由专员施工,发挥出材料、机械设备等基础物资的应用优势,打造高品质工程,而在现场环境发生改变后,已选定的施工技术可能面临不适用的问题,此时应对施工技术做合理的调整;加大现场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发现不满足工程要求的部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改进措施。
6.4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贯彻安全第一的工程理念,遵循规范化施工的基本原则;建立并运行安全责任制,以逐层推进的方式将责任分配给各级别的施工管理人员;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视为整个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持续完善监督体系,将其细化至市政道路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随时做现场检查,若发现问题,则客观对待,将其处理好。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现场管理水平以及质量控制水平,则必须制定管理系统,引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应在施工方案的制定、原材料及机械设备质量把控等方面共同发力。在不懈的努力之下,切实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