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的路径探寻

2021-12-05张春怀

广东蚕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管护树种整地

张春怀

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的路径探寻

张春怀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严坪林场甘肃陇南742301)

文章对造林技术以及林业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林业;造林技术;林业保护;路径;探寻

林业造林对于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如今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对于林业系统的建设工作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造林方面所投入的时间以及精力正在逐渐增多,这使得我国林业取得了良好发展。而在林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造林技术要点以及科学合理的管护策略,如此才能够保证造林质量,为林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造林技术

1.1 整理造林地

要想使林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就离不开整地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整地活动可以调整立地条件,清理杂物,在营林之前以及后续的营林过程中,不仅能够保证光照和空气充足,还可以让小范围地形得到改善,提升整体透光性。通过整地工作可以有效清理地表植被,进一步提升白昼时的地表气温。此外,整地工作还可以使土地特性得到改善,不仅能够让土壤温度发生变化,还可以使土壤肥力得到加强,保证树苗有一个良好的长势[1]。最后,借助整地工作还能够涵养水土,有利于造林活动的顺利实施。整地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清理和整地。清理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林地中的杂草及杂物处理干净。清理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割除、焚烧以及药品清除,其中割除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来完成,在清理以后可将杂物聚拢到一起进行焚烧,或者直接利用化学药物进行处理。整地方式可分为两种,即综合整地和部分整地,部分整地中又包括了带状整地与块状整地。综合整地指的就是将区域中的土壤全部翻一遍,这一方式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部分整地指的就是对区域中一部分土地进行整理,其中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恳造林地的土壤,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2]。

1.2 选择造林时机

注重合理选择造林时机,通常情况下造林时间都会选择在春季,这是因为冬末春初时气温相对较低,苗木的地上部分一般都处于休眠状态,所以这时开展起苗种植工作可以避免苗木丢失大量水分,进而有效提升苗木的种植成活率。此外,在冬末时林木的根系通常都会开始活动,如果在这时开展造林工作,苗木的根系会先恢复生长,之后再进行地上部分的生长,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苗木的抗旱能力。

1.3 选择适宜树种

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要确保“适地适树”,也就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按需造林,选择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树种来进行种植。当前在进行造林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提倡营造混交林,以此来增加物种多样性。所以,在选择树种时应当先选择主要栽植的树种,然后再挑选一些能够进行搭配混交的树种。同时还要注意,在选种的过程中不仅要选择针叶树种,还应当选择阔叶树种。这是由于阔叶树种对于改善土壤结构以及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利用阔叶树种进行造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4 苗木栽培技术

在开展苗木培育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播种的行间距进行有效控制,密度不应过大,避免发生苗木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一般来说种子会在播种后7 d左右发芽,若是在这段时间没有发芽,工作人员就应当开展补栽工作。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其生长情况来开展浇水、施肥工作,并且保证幼苗可以吸收充足的阳光,经过30 d左右就可以开展移栽工作了。在开展移栽时需要保证苗木根须被土壤包裹,然后及时地送到林地进行栽种[3]。

1.5 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的大多数树木之所以具有优良特性,是因为它们是以母树的树枝和根为材料进行繁殖而来,可以很好地继承母树的优良特性。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提高造林效率的作用[4]。然而,分殖造林法通常要求人工种植,种植区域应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并且若树木的营养器官不适应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含量,容易停止生长或直接死亡。只有当树木适应该地区的土壤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造林效果。

1.6 混植造林技术

混植造林就是种植两种以上的树种,使其混交生长的造林方法。对于混种树种的类型选择和位置设置,必须要结合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方式进行确定。这样既能够使森林的生产力得到提升,又能够充分利用阳光以及水资源。应用混植造林技术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但是一旦树木结构不正确,就会使技术的应用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2 林业保护措施

2.1 提高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林业资源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林业工作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首先,林业管理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制定出更为详细明确的林业资源保护条例以及保护计划,加快林业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优化建设,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地对林业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开展宣传工作,推动广大民众树立起良好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对于护林人员来说,应积极主动地发挥好保护林业资源的带头作用。其次,对于各种破坏森林的行为应给予严厉惩治,并不断加强对珍稀植物品种的有效保护,坚决杜绝滥伐偷伐的现象出现,努力保护好森林树种的生物多样性[5]。

2.2 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管制力度

病虫害作为破坏森林生态平衡的重大危害,林业部门一定要重视其防治工作。以乌兰县地区为例,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松针褐斑病、松毛虫、白俄、天牛等,为了进一步防止这些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破坏,林业部门可以通过引进这些生物的天敌来进行防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新物种不会对森林资源以及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此外,林业部门应当鼓励对新树苗的研究及培育,以此获得更多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有效抵御林业病虫害的侵袭。

另一方面,林业部门还应当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提示当地居民在进山时不要生火,防止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一旦火灾事故发生,就必须要将责任落实到人,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也能够对群众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进而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6]。

2.3 做好抚育工作

定期开展抚育工作是林区管护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林业造林工作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应注重结合林区实际发展情况开展营林抚育工作,以此来保证栽种的树苗能够有较高的成活率,使其可以真正地成长为林区的一部分。为保证抚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班组的方式开展区域性抚育。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树苗周遭的无用之物,针对各种丢苗以及死苗的位置应做好补栽工作等。对于当年实施造林的区域,每个月都需要进行抚育管护工作,并持续开展4年左右。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完成抚育工作之后,还应通过抽样的方式对林区进行检查,以保证抚育工作可以依照计划科学有序地开展下去,推动林区高质量发展。

2.4 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开展林业保护工作过程中,需要相关经营者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解决问题。所以,应当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林业保护意识。管理部门还应当对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考核,明确其是否具备根据行业标准进行工作的能力。此外,林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地生态发展需求,明确相关研究范围并控制项目进度,确保林业资源分配、管理工作可以满足相关需求,并对森林砍伐进行严格控制[7]。

2.5 加强林业资源采伐限额管理

现阶段,要想控制林业资源的非理性消耗,开展限额采伐措施是非常关键的。要想使限额采伐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就需要管理部门对申请采伐许可的单位以及个人进行严格审查,结合实际情况对采伐量以及采伐方式进行限制。采伐单位或者个人必须要严格遵循采伐计划,严禁应用过多的采伐方式,更不能使用不合理的采伐方法[8]。除此之外,还应当遵循切割区域的设计,不能存在砍大留小或砍坏留好的情况。

3 结语

在林业生产运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既应当明确整地方式,又需要对树种进行重点关注,保证营林用树的科学性。同时需要充分掌握抚育管理要点,将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到位,以此来科学化地进行林业资源培育活动,推动林业发展。

[1]雷红.林业造林技术要点及管护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28):52-53.

[2]柴宗体.植树造林技术要点与管护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4):8-10.

[3]黄大模.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J].农家参谋,2019(10):148.

[4]王爱斌.探析林业造林技术及林业保护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4):82.

[5]林武明.基于林业规划设计要点及造林技术建议的实践分析[J].新农业,2021(6):63-64.

[6]李民,白占林,张春海.营林工作中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栽培管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6):95-96.

[7]毕琼仙.生态保护修复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农业,2021(3):31-32.

[8]徐芸,赵红贵,程凤芝.创新林业技术推广思路,全面提升林业技术推广质量和效益[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229-230.

S725

A

2095-1205(2021)10-96-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0.45

猜你喜欢

管护树种整地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