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探索

2021-12-05倪剑锋云南火凤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程设计设计方案图纸

倪剑锋 云南火凤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1 前言

所谓的BIM技术,就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利用BIM技术,将各项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借此建立数据化的三维立体模型,以此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与参数支持。因此,相关设计单位要提高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并且要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具体建设情况与实际要求,将BIM技术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工程设计工作之中,并使用BIM技术对相关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检测,对于其中存在问题予以及时发现与解决,进而保障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2 BIM技术的概述

对于BIM技术而言,其自身也被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这一技术的产生主要立足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BIM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等工作中产生出重要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应用时,BIM技术能够借助相应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应的物理化学元素,建立出数据化模型,借此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给排水设计方案的科学检测,减少设计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进一步提高整个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的质量[1]。

3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1 信息量比较大,修正难度较高

由于BIM技术涵盖了许多信息资料,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也会涉及多方面数据信息,这就使得BIM技术能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料查询环境,而且BIM技术还能够对给排水工程设计所使用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科学分析处理,快速找出应用者所需的信息资料,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环境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很多设计环节中都有非常细小的划分,这就使得设计参数的类型十分繁多,大大提升了相关信息的数量,若是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信息的混乱,一旦出现信息混乱的情况,将难以在短时间内将如此庞大的信息库修复好,这也是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3.2 协同设计较为复杂,BIM系统难以实施

BIM技术系统的协同设计主要包括工作集与含链接这两种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BIM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程序中的应用出现停滞的现象。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设计者若是使用工作集模式,则会促使BIM系统权限的获得与释放过程变得非常复杂烦琐,使得该系统在设计中存在极大的不便;若是实施含链接模式,在给排水管道的综合设计进程中,想要对管道设计进行实时调整,将会存在较大的困难。

所以说,BIM技术在协同设计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不过,其中的相关问题大多都属于技术性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的人员,对BIM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科学处理,同时也要对其予以不断优化。而且在BIM系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其设计服务的有效优化,提升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用的有效性,促使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2]。

4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4.1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模拟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安装模拟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一设计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提供科学的指导。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施工时,会面临大量管线问题,其中的吊顶区域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若是采用传统的设计模式,就会造成设计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降低设计工作的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增加时间维度,借此实现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三维设计,利用BIM技术,结合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合适的安装进度表,同时也能够运用BIM模拟技术,对给排水的安装环节进行虚拟,将其想要达成的施工效果,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就能一目了然,使得施工人员通过直观的观察,明确相应的施工要求,进而促进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建立在安装进度设计合理的基础上,而且还能够确保验证与评估的合理性与协调性,也能够实现对相关设计工作流程的简化,进一步提高设计资源的利用率,及设计工作的效率,降低设计变更的产生几率。

比如,相关施工单位在安装给排水管道时,可以利用BIM技术,对管道安装过程进行模拟,这样不仅能够明确管道安装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明确管道安装的相关参数,为具体的管道安装工程提供可靠的参考。

4.2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与土建专业相比较而言,给排水的设计与其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简单来说,土建专业需要结合建筑楼层进行划分,而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则需要独立的系统予以划分,由此可见,二者之间明显的区别。相关系统会在多个楼层之中共同产生,若是设计人员只对局部系统进行调整或者修改,就会对其他多个楼层的平面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是在设计给排水工程时,使用传统的CAD软件系统,对设计图纸中的一些细小环节予以修改,就会涉及多张设计图纸,而且也需要打开这些设计图纸,这种设计方式非常烦琐[3]。

面对这种情况,相关设计者可以将BIM技术应用其中,利用该技术能够对给排水设计过程全部绘制下来,同时也能够对相关系统进行全面把控,还能够提高修改的便利性。设计人员可以借助BIM技术从多个方面、维度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剖析与表达,并将该工程涉及的全部数据信息收集起来,并输入到BIM系统之中,借此建立三维立体模型,通过这种可视化的观察方式,明确给排水设计的具体方案,要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这样才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4.3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对于RevitR的模型而言,各项明细表、三维以及二维视图等,会通过数据库之中的相关数据化模型这一形式充分展现出来。相关设计人员在对RevitR参数化进行修改时,可以借助相应的引擎对不同位置进行协调,其中就包括平面、剖面以及图纸等,而且在对其中某一处进行修改时,BIM系统也能够根据该修改数据,对其他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图纸进行修改,由于通过BIM技术编制的设计图纸具有整体性,也因此,在对设计图纸的局部进行修改时,BIM技术则能够根据修改数据,对其他部分的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并调整其他数据信息,保证整个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这对提升设计效率极为有利。

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利用BIM软件,辅助设计人员对水力等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计算,以此获得更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而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另外,相关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对BIM软件的有效应用,借助相应的模型,对卫生器具以及相关设备的各种信息予以直接读取,这样也有利于对管道特定参数的精确设定,促使管径能够实现自动修改,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保证给排水设计方案的合理性[4]。

4.4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道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时,能够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对综合之后管道的净空高度予以直观的了解。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使用BIM模拟技术,实现对管道系统的三维立体模拟,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中的碰撞检测技术,对管道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检测,设计者能够直观且清晰地观察到三维模型中的碰撞现象,这样则能够明确管道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改进,使其能够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而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4.5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材料表统计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设计人员若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编制方式,进行材料表的统计以及建筑物的测量,则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传统材料表的编制方式还容易出现错误,若想对相关设计图纸进行修改,还需要对全部的材料数据进行重新统计。

基于此,设计人员可以采用BIM软件,借助BIM本身所具备的数据库,实现对建筑材料清单的快速且全面的统计,这样也能够为给排水工程的成本预算及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而且还能够为给排水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在编制给排水工程的材料表时,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各负责部门联系在同一系统平台上,这样则能够将不同专业给排水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型号以及数量等信息快速全面地收集起来。而且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BIM模拟技术,建立数据化的模型,以此获得准确可靠的材料信息。

4.6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协同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若是依然采用CAD软件对该工程进行绘图设计,是无法将全部内容加载出来的,在图纸设计完成后,还要对相关工程结构专业提荷载,影响设计效率与质量。这时,设计者可以采用BIM技术,利用模型对给排水工程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以及归纳,这样则能够实现对该工程全部专业的设计操作,使得设计更加简化,比如,在设计给排水工程时,设计者可以借助BIM技术,对水泵、电量等信息进行读取,跨专业的设计则变得更加便捷。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有效应用BIM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问题,为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而相关设计人员若想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就需要掌握BIM技术的各项优势特点,结合给排水工程的设计需求,将其合理运用到设计工作中,促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工程设计设计方案图纸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信息模型图纸多人协同创作系统
集成商如何为客厅影院设计方案
电动商用车终极设计方案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