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中心意蕴
2021-12-05郭明姬
郭明姬, 张 亮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746页。文化是民族生存、国家发展的支撑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5页。作为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因与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立德树人、治国理政、文明借鉴等资源,在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满足人民需求、赢得人民支持、获得人民喜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一、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前两步已经提前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儿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国际百年不遇大变局的新考验、国内“两个百年”交汇之际的新任务,都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早日实现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弱点和缺陷带来的价值观念危机、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生态危机、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要如何解决?民族复兴目标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要如何破解?“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底蕴和传统不同,现代化的道路也不同。”(3)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41页。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无不是基于自身民族特性和具体需求展开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也需回到民族传统和文化底蕴中去寻求支持与解决的对策。在无比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已然开启的新阶段,必须将目光从西方转向自我,在详细了解本民族的历史特性、发展需求以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自身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中凝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积攒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力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创造了博大精深、独一无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了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民族文化基因,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攒了深厚的力量。这种深厚力量,于个人而言,提供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于社会而言,提供了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撑;于国家而言,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人才,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胜败兴亡之分,不得不归咎于人事也。”(《新列国志》)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了“兴贤育才”“立德树人”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立德树人”,就目标而言,就是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英才贤才;就路径而言,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内容的供给以及培养路径的参考,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养分资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一》)立德树人,德育为本。以“立德树人”的“德育”内容为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修齐治平”的德育体系,能够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英才贤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对于不同的对象群体,大德、公德、私德有着不同的内容侧重。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言,“明大德”就是要明爱党爱国之大德;“守公德”就是要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德;“严私德”就是要严修身自律之私德。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明明德”教育,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积淀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舍生取义、仁爱孝悌、居安思危等个人美德,勤俭廉政、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尊师重道、守正创新等社会公德,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人和谐、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等国家大德,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可以为新时代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教育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民族复兴的自信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7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创造出璀璨辉煌的成就,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自信支撑。“复兴”,意味着曾经辉煌,如今要再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认同“曾经辉煌”。中华民族在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而又独具特色的价值理念、文明体系,对人类社会贡献卓越。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讲清楚中华民族的“曾经辉煌”,才能厚植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次要认同“能够复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人民苦难深重,命运多舛,饱受磨难。然而中华儿女并未就此屈服,而是倚借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伟大精神,奋起抗争、艰辛探索,一步步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以及文化瑰宝为依托,讲清楚中华民族“能够复兴”的必然逻辑,才能在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豪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的复兴自信,进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借鉴。讲好中国故事,既需要做好对内的阐释工作,也需要做好对外的宣传工作。对内工作而言,就是要分清主次,以我为主,积极阐释中国特色、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有效巩固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人民日报》2020年09月04日,01版。相较于其他领域而言,文化领域的挑战与冲击更具有隐蔽性,也更具有危害性。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强调,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文化安全保障性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精忠报国、以民为本、天下大同等家国理念,以及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有效契合了巩固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自信培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等重要需求,能够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供坚实保障。对外工作而言,就是要主动出击,传播中国声音,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但非理性、情绪化贬低中国的人也不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处世方法,海纳百川、天下一家等文化精神,让世界正确认知中国的历史与文明,正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维护世界和平、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契合性,有利于展现负责任大国的中国形象,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精神相结合,在革命战争时代的表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站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双肩之上的当代发展。只有坚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文化基因,讲清楚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不忘本来、开拓未来,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作用。
二、 以人民为中心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化,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人”是文化的对象,“文化”即“化人”。从广泛意义上看,文化工作只有以“人”为中心,才能最终达成教化育人、成就天下伟业的目标;从具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来看,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最终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根基。以人民为中心,具体来说:一要明确文化工作的对象是人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工作出发点;二要明确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以赢得人民支持为工作着力点;三要明确文化成就由人民来评价,以获得人民喜爱为工作落脚点。
首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出发点。“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6)《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53页。“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首要和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建设立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就强调了文化工作站在人民大众立场、秉持为人民服务态度、贴合群众需要创造文艺作品的重要性。党的历代领导人也明确提出了“文艺属于人民”“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创造”“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等人民中心主张。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五大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第一个问题强调了新时代做好文化和文艺工作的重要性,点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第四个问题强调了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性,点明“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从哪里来?毫无疑问,从五千余年积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那么,如何才能繁荣昌盛中华文化,培育弘扬中国精神呢?习近平总书记用其他三个问题给出了标准答案,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19-139页。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在,更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与“灵魂”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环节,是“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12个重点任务之一。人民需要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应当而且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
其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赢得人民支持为着力点。“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建设必须要回答清楚的前提问题。
“赢得人民支持”,第一要认清“进行文化创造需要人民”。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7页。,“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5页。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从龙骨车、石碾等农业技术工具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处不折射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只有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所创造的文化,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包含了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优秀儿女,才能够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结合时代需要守正创新人民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赢得人民支持”,第二要认清“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人民”。人民群众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主体、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是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的最普遍、最广泛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不仅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引领力与服务力,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文艺工作者的创造力、倡导力,最根本的还要激发最普遍、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自觉力、拥护力。“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只有赢得了最普遍、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够真正立得住根基、护得住血脉,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并进而达到文化自强的目标。
最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获得人民喜爱为落脚点。生活过得是好是坏,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文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做得好不好,同样,也只有看人民群众是否喜爱、是否拥戴。时代是出卷人,文化工作者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获得人民喜爱”,第一要把握“出卷人”的命题思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结合时代需求开展文化传承工作。“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么?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51页。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历史文物、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文明古迹,以及书写在传统典籍中的文学宝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不能立足时代所需、人民所爱进行“活起来”的创新与转化,那只能一步步走向没落、消亡。
“获得人民喜爱”,第二要把握“答卷人”的解题关键,热爱人民,以民为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之所以能为民所传且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创作者心里装着人民群众,能忧群众之忧、乐群众之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着为人民服务的真情实感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文化问题、文化需求入手,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文化工作,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喜爱。
“获得人民喜爱”,第三要善于引导“阅卷人”的好评取向,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寻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最根本的,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文化工作承载着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必须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引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深入民心、潜入民意,如此,才能获人民喜爱,让人民点赞。
三、 以人民为中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导向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结合人民需要、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抓住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导向,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厘清几个前提问题:
其一要明晰,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需求吗?答案是有。《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报告(2017—2020)》指出,网络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任何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接触到任何的文化成果;所有人都可以既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的生产者,既是文化的接受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12)《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报告(2017—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9-10页。。这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文化内容的创造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小规模的专业作者群体,而是产生了大规模的业余“创意者”。而这些业余“创意者”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亟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有益滋养。
其二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对人民的供给够不够?很显然,还远远不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对应精神需求缺口扩大供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满足,但精神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2017年公布的第一次国家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但展出率只有2.8%。“一方面是数千万非专业的‘创意者’亟需得到丰富传统文化的滋养,另一方面是数以亿计的文物被关在博物馆仓库内不见天日……从根本上说,这是文化传承的巨大风险。”(13)《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报告(2017—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0页。供给低于需求,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三要追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做得“好不好”?近年来,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独具的重要价值及其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具备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能忽视的是,近两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无论是高校师生、中小学师生还是社会公众,认为“有必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数占比均比较高,但认为“自身的传统文化水平比较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好”“传统文化教育满意度比较高”“传统文化社会供给充足”的人数占比却仍然很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存在错误的文化复古主义和汉学主义倾向、未能从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供给成效。可见,提供优质供给,获得“好”的评价,目前来看,做得还远远不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8页。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唯有立足于更高质量、更高品位、更高风格的追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各项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城乡文化建设水平,才能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与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应把握以下几点工作方法:
其一,要抓住“关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长入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先行。教育决定未来,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寄托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要抓住“教育”这个关键变量,立足认知需求满足教育供给。因此,有必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放松的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去不断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入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就“全员”育人而言,就是要激发个人自学、家庭和学校领学、社会助学的动力,创造人人要学、人人在学、人人助学的良好育人氛围;就“全方位”育人而言,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确保教育全覆盖、无盲区;就“全过程”育人而言,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确保教育有延续、不断层。
其二,注重“落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融入生活。文化不仅仅是作品,从根本上来说,它也是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推动人民文化自觉的养成,并为人民提供“行”的遵循。因此,要注重“知行合一”,推动文化传承工作落于实践,融于生活。具体说来,可以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主体层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政府议程,进入社会生产,并最终融入家庭生活、个人修养。就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而言,可以通过树立道德规范、倡导公序良俗、建立法律法规等刚柔并济的方式,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法治制度等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纳入国家总体规划、进入政府议事日程、成为工作法律法规。就充分调动社会传承力量而言,可以通过文艺研究创作和产业创新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就发挥家庭和个人的主体作用而言,可以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老爱亲思想、家训家风文化、乡里规约习俗等资源,服务当前的家庭美德培育、社会风尚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等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伦理道德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个人精神追求、外化为日常交往的伦常准则。
其三,强调“收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深入人心。文化工作要做好,深入人心收成效最为关键。推动文化传承工作深入人心,可以从文化的内容与传播的载体两方面发力。首先,在文化内容上,要守正创新,开发群众喜爱的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消费与其他生活必需品消费的一大区别在于,“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行为,甚至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衣尚中国》《上新了故宫》等包含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节目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正是因为节目内容有内涵、有质量、有能量,呈现形式有新意、有美感、有震撼。守正与创新并举,以创新的形式推动传统的内容为大众所知,是推动文化传承工作深入人心的必由之路。其次,在传播载体上,要统筹开发,结合时代趋势拓展群众喜爱的传承路径。比如,可以贴合民众需求,在保护利用好古籍、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宝物的基础上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扩大开放,探索文化资源的“共享共赏”供给路径;可以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科技+文创”的传承方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可以结合文旅融合的部署探索“旅游+文创”的弘扬路径,让人民在休闲生活中也能随处可见、可感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等等。
四、 以人民为中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聚焦“青少年”教育精准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强调,“教育引导”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要“从娃娃抓起”“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1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57-58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也要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要“突出重点,从娃娃抓起”,聚焦青少年教育精准发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6)《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49页。青少年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未来与希望,唯有以青少年教育为重心精准发力,才能真正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沁入青少年心田,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青少年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有如下几点要特别关注:
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凸显正确的教育导向。中国传统文化广博精深,将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呈现于青少年的教育之中是不可能的。有些过时的观念,比如“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文化糟粕也不宜呈现在教育之中。这就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出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该如何甄别、拣选传统文化的内容,才能确保牢牢把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真正满足青少年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呢?最根本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版,第664页。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了的先进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代表着人类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能够为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教育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放松,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秉持客观、科学以及礼敬的态度,结合时代的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够正确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精准建构符合青少年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体系,进而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作用。
其二,坚持立德为本,坚定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教育之要,立德为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明确将“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列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要将“完善人格”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面向青少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根铸魂、健全人格方面的特长,做好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工作。因此,一方面,要秉持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坚持既重知识传授之“形”,又重“价值教育”之“神”,构建覆盖全面、配套齐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既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脉络、文化瑰宝的讲授式教育,又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基本精神、重要美德的浸入式教育;既重课堂育人、课程育人之形式,又重课外育人、实践育人之氛围,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个体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塑造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引导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导向,打破“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指标,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导向,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青少年健康人格养成的积极作用,引导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合理的教育内容。近年来,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指导性的政策、文件,为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的指导。结合文件精神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五育资源均非常丰富,但针对不同群体的传统文化内容供给及方式侧重要有所不同。具体说来,面向幼、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兴趣是重点,因此要尽量选择趣味性强、生活中可常见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育形式上以启蒙教育、故事教育为主。面向初中生,增强学生认同感是重点,内容选择上可以偏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灿烂成就等,教育形式上以教师讲解、学生参与为主。面向高中生,在增强认同感的基础上要更侧重立德践行培养,内容选择上可以加入较为深邃的哲学思想、处世智慧等内容,教育形式上可以采用中外文化比较呈现等方式,侧重学生的品鉴、体悟、践行能力提升。面向大学生,更适合依据学生自主能力强、个性化足、价值选择多元等特点,采用通专结合、研讨教学等形式侧重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引导凝练核心理念背后的精神价值等。
其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开拓创新的教育方式。当代青少年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自主性、独立性大大增强,价值追求和文化选择也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有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90后”异军突起,成为文化消费的一大主力,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标配”;少儿群体将成为未来文化消费持续增长的有力保障,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能力的培养成为少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18)《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报告(2017—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06-108页。。青年学生网络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已非教师主导讲课、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线下文化课程教育所能满足。契合当代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点拓展菜单式、可选择的教育方式,设计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要求。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和资源并不局限于学校课堂,它可以是在线开放课程,比如慕课、微课;也可以是网络数字资源,比如在线电子书、数字博物馆;还可以是网络、电视综艺节目,甚至是网络音乐、游戏等等可以承担教育功能的载体。举例来说,2021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文化综艺节目,打破文字阅读常规,将深奥的中华文化典籍采用可视化的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此举大大加深了青少年对中华经典的好感,激发了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好奇心,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青少年教育,有必要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坚持内容正确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新科技优势创新,去不断丰富、拓展青少年学生的文化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如此,才能真正以青少年为重心,精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