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的探索
2021-12-05刘国虎
刘国虎
(武威市凉州区黄羊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武威 733000)
1 灌区概况
黄羊灌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区东南面,东面与古浪县相邻,南靠天祝藏族自治县,西与杂木河灌区相依,北部与腾格里沙漠相连,距离武威市南城区35 km。灌区辖3 镇及8 个国营农场,总人口为10.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8.20 万人,城镇人口为1.92万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16 000 hm2。灌区内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66 mm,蒸发量为2 199 mm。现已建成总库容为5 644 万m3的中型水库1 座,引水渠首1 座,高标准衬砌的干渠6 条,总长58.76 km,水工建筑物165 座;支渠40 条,长143.63km,建筑物463 座;斗渠443 条,长297.7km,农渠1 535 条,长881.09 km。灌区主要水源为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39 亿m3,地下水多年取水量为0.160 亿m3。年缺水为3 500 万m3,灌区是典型的资源性、结构性缺水区域,推行节水灌溉是灌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2 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2013年以来,凉州区实施了大田膜下滴管、管灌等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截至2019年底,黄羊灌区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 773.33 hm2,其中,管灌40 hm2,大田滴灌4 373.33 hm2。通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进步。黄羊灌区从高效节水工程规划设计、宣传培训、土地流转、水权水价改革、服务保障,确保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顺利推广。
2.1 因地制宜,编制规划
根据灌区实际,规划项目区引水水源、管理房、干支管网位置及线路,控制面积,制定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实地选定项目工程的合适地点,确保实施节水灌溉面积落实到乡(镇)、村及组,使该项目充分发挥节水增效的作用。
2.2 注重宣传培训,提高群众接收能力
在灌区高效节水工程推广前期,项目区群众不接受,认为大田滴灌不适合在山水灌区实施,达不到节水增效的目的,在规划和征地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水管处会同黄羊镇第一管理站深入村组,适时召开项目推进动员会,耐心为大家讲解高效节水工程的优点,使群众由排斥到慢慢接受,确保了种植户能熟练掌握节水灌溉技术,规范操作和管理。
2.3 加强与乡(镇)配合,形成上下联动
在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切实加强与各乡(镇)的协调配合,水管处与镇政府密切配合,成立协调联系小组,相互协调配合,水管处大力支持乡(镇)发展特色林果、甜高粱等经济作物,乡(镇)则积极支持大田滴灌地块的落实工作,由水管处向乡(镇)提供落实大田滴灌作物区域,乡(镇)配合做好蓄水池、管理房征地和村组预留地块工作,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运行中的矛盾,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局面。
2.4 推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当前灌区耕地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一方面增加了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不利于后期运行管理。工程建成后,通过引进种植6 个农业种植大户,将项目区耕地进行流转,实施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
2.5 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优先供水机制
灌区建立干旱时段高效节水工程,实施区作物优先供水机制和高效节水工程供水服务承诺制,确保高效节水工程正常用水。
2.6 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保障工程正常运行
健全高效节水技术服务体系,以乡(镇)为单位设立维修服务点,采取土地流转,用水大户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管护。同时,成立高效节水技术服务队,制订了《大田滴灌设备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在项目区村组实施维修服务,及时解决各类运行故障。
3 高效节水工程的节水效益及优点
黄羊灌区上庄村、新中村、杨房村依托凉州区2013—2018年高效节水项目工程建成示范点,经土地流转,大田滴灌面积运行333.33 hm2,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灌溉系统采用自压供水模式,经管道输水至预沉池进行初级沉淀,沉淀后经输水主管至设备管理房过滤,系统采用“砂过滤器+筛网过滤器”两级过滤,供水至田间进行滴灌。地面输水管道采用φ63-75PE 管,滴灌带选用一次性内镶式滴灌带,滴头间距0.2 m,流量2.3 lt/s,沿作物种植方向一膜两管四行布置,铺设间距0.7 m。示范点大田滴管玉米采用干播湿出和育苗移栽等耕种技术,生育期灌水8~10 次,灌水定额270~390 m3/hm2,灌溉定额为3 600 m3/hm2。大田滴灌工程建设完工,各滴灌系统试运行一个灌溉轮期后,由建设单位移交受益用水户协会进行管理运行。通过水肥一体化使用,不但提高了施肥均匀度和施肥效率,可节省肥料30%;而且灌溉定额由渠灌的5 400 m3/hm2降为3 600 m3/hm2,节水1 800 m3/hm2左右,同时还具有省工、增产、增效的经济效益。
4 高效节水工程运行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高效节水大田滴灌技术节水省效,适合灌区应用,但是在推广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4.1 群众对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接受程度不高
大田滴灌技术操作本身要求高,费工、费力,技术难度大,加之农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只有留守妇女和老弱病残,无法配合完成高效节水工程灌溉运行。目前黄羊镇二坝村、严庄村、杨房村、新中村等分散的农户种植模式是滴管的实际实施受阻的主要原因。
4.2 管件、管道损坏较多
由于地表水大田滴灌工程管护对象为农户,管护意识比较薄弱,在实际运行中常发生管件、管道损坏的问题。这些日常维修费用无筹措渠道;且滴灌管道及管件损坏后,对农作物冲刷浸泡造成的损失也无资金赔偿来源。因此,高效节水工程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维修和管理费用无筹措渠道。
4.3 运行成本高,集约化程度低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运行成本高,后期投入无保障,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种植作物不统一,影响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目前,地表水滴灌灌溉项目区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农田较少,插花种植情况普遍存在,难以实现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管理,影响了高效节水工程运行。
4.4 实际运行效果差
黄羊灌区部分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区管网按设计施工后,由于灌溉周期长,无法满足夏季大面积作物需水高峰期的要求,在实践中无法保证滴管系统理论上的运行效果。为此广大群众存在负面情绪。
5 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
5.1 由政府主导,大力鼓励引导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
流转后的土地要根据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布局要求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实现农业的集约化区域化生产。
5.2 工程后期运行经费的投入问题需解决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节水基金,将节水灌溉设备列入农机补贴范围,逐年更新改造,由企业跟进更新改造滴灌带,维修过滤器、施肥罐、机电泵和输配水管网;以此解决运行管理维修经费欠缺和滴管的二次投入资金难筹措的问题。
5.3 加大灌溉企业建后服务保障力度
一是建立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终身服务制度,将滴灌带冬季生产、春季安装、夏季维修、秋季回收纳入一条龙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灌溉企业技术人员包片包项维修使用的技术服务制度。二是在乡镇建立节水器材专柜和节水设备(材料)市场服务平台,以方便群众购买所需配件,彻底解决使用者的后顾之忧。
5.4 大力培训提高高效节水运行技术,充分发挥项目节水灌溉作用
推进现代节水农业发展。水利部门应定期举办高效节水培训班,每年对示范点及土地流转合作组织代表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设备操作技术以及高效节水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知识。
5.5 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持久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群众的节水意识;引起全社会对节水的普遍关注,使农民群众在思想上对此节水工程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农业高效节水成为用水户自觉、自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