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西市职业农民分级联合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05杨莉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定西市带头人贫困村

杨莉梅

(甘肃省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甘肃 定西 743000)

为解决现代农业发展“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问题,定西市根据国家和省上的安排部署,以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为主线,大力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6年来累计培育职业农民1.8 万余人,为全力助推产业发展起到了基础支撑,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培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职业农民典型代表,他们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表彰奖励,而且他们领办、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示范社,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明显增强,为推动定西市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扶贫、产业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定西市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1 培育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目前,定西市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三农”工作,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定西市农村人口多,生态脆弱,干旱少雨。据农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市人口282.58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9.79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3.62%,农村劳动力136.6 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6.86年。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定西市人口仍然处于刚性增长的阶段,而耕地面积仍将继续减少,靠扩大耕地面积增产已无可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今后要让全市人民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核心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关键是构筑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的长效机制,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

2 定西市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

2.1 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建立培训学员库,研究办学方向

一是开展农村劳动力结构调研。2019年10月,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组织专人对定西市农村劳动力现状、文化层次、农业生产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涉及定西市的安定、临洮、通渭、陇西、渭源、岷县、漳县7 县(区)21 个乡(镇)42 个行政村420 户农户。调研采用抽样调查和发放问卷的方法,从农户受教育情况、家庭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年收入等方面开展了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培训学员库。采取进村入户走访的形式,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详细了解了调查对象的年龄及性别结构、文化程度、培训需求、收入组成、种植结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等内容,并建立学员库(档案)18 810 人,按需求分专业分层次建班,为定西市职业农民培育实践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2.2 开展“农广校+”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探索建立职业农民分级联合培养机制

充发挥“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主渠道作用,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级建立农业农村人才培养体系,灵活采用“行政干部讲政策、专家教授讲技术、企业能人讲经验”的方式方法,分级分类开展培训。一是探索建立“农广校+农业高等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农业农村人才体制机制。借助农业高校优质资源,通过“校校”联合举办高级领军人才培训,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围绕新形势下产业发展、创业能力、经营管理、政策导向等内容开展培训,着重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瓶颈问题。二是探索建立“农广校+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培养中级职业农民体制机制。借助农业龙头企业优质基地,通过实行“校企”联合举办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业能人开展现场指导培训,着重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问题。三是探索建立“农广校+地方机构”联合培养初级职业农民体制机制。借助省内外产业发达地区培训资源,通过实行“校地”联合,举办“贫困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聘请地方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专家开展手把手培训,着重解决学员在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四是探索建立“农广校+合作社”联合培养种养技术能手体制机制。通过“校社”联合,成功举办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班,依托市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重点开展合作社社员、种养能手等农业实用人才培养,建立农业实用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2.3 开展“农广校+”分级联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有效提升培育质量

2.3.1 开展“校校”联合培育模式实践,成功举办特色产业发展高级领军人才研修班 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联合山东农业大学成功举办“定西市特色产业发展高级领军人才研修班”,研修班紧紧围绕定西市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组织遴选定西市产业发展基础好、带动发展能力强、急需发展壮大的初中级新型职业农民和合作社负责人共计100 人赴山东农业大学参加培训,研修班创新运用“集中培训+交流研讨+参观学习+创业指导+产品推介”全链条培训模式开展培训。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考察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使学员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技能、学习新经验,为定西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造就了一批“创新型、带动型、发展型”的高级领军人才。

2.3.2 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成功举办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 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联合甘肃三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临洮县辛店镇康家崖村农民培训基地分别举办了“定西市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提升马铃薯培训班”和“定西市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能力提升蔬菜培训班”,培训班紧紧围绕贫困村马铃薯、蔬菜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别遴选83 名马铃薯合作社负责人及种植大户和120 名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及种植大户分2 期参加培训,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实践指导+参观交流”的培训模式开展。通过培训,使学员接受了新理念,掌握了新技能,学习了新经验,有效提升了创业兴业和发展带动能力。

2.3.3 开展“校地”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成功举办“贫困村花椒/ 香菇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站分别依托天水市、甘谷县、陇南市、武都区农广校和河南西峡县食用菌发展办公室分别在天水、陇南和河南西峡县成功举办“定西市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花椒产业培训班”和“定西市贫困村致富带头人香菇产业培训班”,培训班紧紧围绕通渭县、安定区、陇西县以花椒和香菇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分别遴选60 名花椒种植户和42名香菇种植户参加培训,培训班采取“讲+看+导+学”(即:技术专家讲+学员实地看+土专家现场指导+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学)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通过培训、观摩交流学习,使学员掌握了花椒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看到了花椒经济效益,激发了学员种植花椒的积极性,鼓舞了发展壮大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参训学员接受新理念、全面掌握香菇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为定西市香菇产业发展、贫困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2.3.4 开展“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成功举办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班 即依托市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重点开展合作社社员、种养能手等农业实用人才培养,建立农业实用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与甘肃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依托通渭县旱农服务中心,柔性引进甘肃农业大学林果、中药材、设施农业等领域专家5 名,建立技术顾问指导团队,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开展技术服务指导讲座2 429 人(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下基层”的培训方式,举办特色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8 期,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545 人。

2.3.5 完善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政策 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实践、边应用的原则,及时成立定西市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并在深入基层调研,多渠道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点从涉农优惠政策扶持、项目扶持、金融信贷扶持等方面对高素质农民认定管理及奖励扶持政策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进一步完善《定西市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及《定西市职业农民奖励扶持办法(试行)》,并督促定西市7 县(区)出台有关政策,抓好落实。

3 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3.1 存在问题

3.1.1 农民科学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的接受能力差别较大。因此,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首先要做到分层次开展培训。

3.1.2 培训内容设置不尽合理 专业性、针对性、层次性不够强。为培训而培训,不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农民厌烦培训、害怕参加培训。主要表现在:每年培训多而杂,强迫农民参加培训;培训不分专业类别,“大杂烩”式培训;没有按照农民需求来设置课程及培训内容,不结合农民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聘请授课教师。

3.1.3 农民培训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培训单位条件差,实习实训基地不完善,培训链条短。

3.2 对策措施

3.2.1 建立完善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机制 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教育、发改、财政、人社、妇联等多个部门参与,出台定西市职业农民培育相关文件,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强化协作,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3.2.2 积极争取职业农民培育支持政策 紧紧抓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难得机遇,大力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等高素质高技能农民,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让农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学历层次。

3.2.3 构建贯通中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与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如建立适合农民的培训效果认定、积累及转换制度,鼓励和遴选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畅通职业农民能力提升通道。

猜你喜欢

定西市带头人贫困村
甘肃 定西市首家劳模(工匠)长廊建成
亢蕾作品精选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