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调查和分析
2021-12-05牛彩萍李德明董爱云姚彦红刘惠霞李丰先
牛彩萍,李德明,董爱云,姚彦红,刘惠霞,李丰先,范 奕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
1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1.1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自然及地域优势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正在大力发展丝路旱寒农业。定西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其中以漳县、岷县和安定南部高海拔地区以及渭源南部为代表的高寒阴湿区降水量较多,气候冷凉,适于种薯繁育;中北部以安定区和通渭、陇西、临洮3 县和渭源县北部为代表的干旱半干旱区生长期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适于高淀粉品种栽培种植;以渭河、漳河、洮河流域的河谷川地带,由于土地平坦、灌溉条件丰富,主要用于加工专用型、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定西市马铃薯产业体系从种薯繁育、商品薯标准化生产、贮藏营销体系到精深加工企业已经完善。
1.2 马铃薯产业种植的主要模式
1.2.1 “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通过龙头加工企业与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收购合同来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既解决了鲜薯销售问题,又保证了企业的原料供应,同时也保障了农户的产业收益[1]。
1.2.2 “合作生产建基地”模式 为推进脱毒种薯、商品薯标准化基地建设,政府鼓励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共同在整流域、整山系建设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1]。
1.2.3 “资金到户调良种”模式 为确保种植环节脱毒种薯全市全覆盖,政府每年整合资金,依托制种龙头企业,为贫困户调运原种,向非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投放微型薯、原种,有效推广了优质种薯的广泛应用[1]。
1.3 加工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目前定西市马铃薯加工企业已经有28 家年加工马铃薯达万吨以上,其中包括2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 家国家级主食示范企业、16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马铃薯精淀粉加工和制品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加工能力达81 万t。特别是抢抓国家主粮化战略实施机遇,开发了富有定西特色的马铃薯“108 将军宴”和“70 华诞宴”,研发并生产马铃薯馒头、面条、糕点、饼干、馕、方便粉丝等主食产品,现有马铃薯主食生产企业15 家,生产线42 条,产能已达到14 万t(全粉2 万t)[2]。
1.4 营销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产销延伸国外
全国首家国家级马铃薯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入驻购销客户450 家。在定西市已建成6 个较大规模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分别为安定马铃薯综合交易市场、陇西文峰市场、临洮康家崖市场、渭源会川市场、安定巉口市场、岷县梅川市场等,建成中小型市场50 多个。已有260 多家商户在淘宝、京东、天猫等大型网络零售平台开设马铃薯及其制品销售网店,年销售额过亿元。全市已建成各类贮藏窖(库)95 万座,贮藏能力达到360 万t,年鲜薯外销超过200 万t。从事马铃薯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 521 个,家庭农场达到105 个。临洮县三荣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与西班牙达成5年100 万t 的马铃薯产销协议[3]。
2 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更新缓慢,技术力量薄弱
定西市共有种薯生产企业20 多家,但是马铃薯品种更新缓慢,不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力弱,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大多数种薯企业主要以小规模生产为主,存在市场销售秩序较乱、无序竞争现象,全市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薯龙头企业。由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马铃薯种植不确定因素较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加之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缓慢,社会化服务能力达不到生产需求以及机械化水平较低,标准化种植规模较小,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旱作农业综合配套集成技术、马铃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跟进不够;贮藏技术和方法落后,贮藏损失大。
2.2 精深加工能力较弱
由于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缺乏创新能力,受环保政策、资金等条件限制,以马铃薯淀粉加工为主要业务的工厂企业开工生产率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市马铃薯加工产品仍以精淀粉、粉丝和粉皮等中低端产品为主,由于原料品种相对复杂,无法保证较高的产品质量,最终生产的产品并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2.3 企业带动力度小,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定西市马铃薯新型经营主体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市内马铃薯企业缺少引领产业航标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上联农户、下连市场的作用发挥不够,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尚未形成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市场竞争力不强。
3 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产业孵化平台
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机制,利用高新技术装备在马铃薯的品种选育、种薯扩繁、精深加工等方面发展马铃薯产业。本着高起点、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开发思路,加快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引进筛选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马铃薯优良新品种,示范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开发研制适用于主食化加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步伐,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2 优化品种结构,普及种植标准化
在种植品种上,积极引育推广适合定西立地条件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适当缩减陇薯系列、青薯系列、冀张薯系列等主栽中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荷兰薯、大西洋、希森系列等早熟品种的种植,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带动全产业链价值提升。集成推广“黑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等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组合配套技术和农机农艺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1]、“企业+合作社+基地+金融”等生产模式[1],积极创建马铃薯高产高效行动,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效益;积极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研发生产适宜小地块种植的全程配套农机具,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发展,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3.3 补齐产业链条,积极带动产业发展
加强与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先正达等国内外科研育种单位合作,引进繁育推广专用品种;加大自主产权品种培育力度,尽快补齐种薯产业链条。加大对种植农户种植脱毒种薯和机械作业的支持力度,有效提高良种应用率和机械化率,尽快实现脱毒种薯和机械化作业全覆盖,补齐种植链条。围绕“鲜食化”“主食化”“工业化”做文章。依托酒店、主题餐厅、土豆大食堂等开展菜品开发、半成品销售,做优鲜食化;支持现有薯香园、巨鹏等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打开消费市场,做强主食化;引导加工企业加大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实施技改项目,提高产能利用率,做深工业化,补齐加工链条。以陇中仓储信息物流中心建设为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园内园外,构建“品牌+平台+集散”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提升物流集散水平,补齐销售链条。
长期以来,定西市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主要的经济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收益,将其视为具有独特市场优势、发展前景良好的农业产业,为其投入大量的资源。现如今,定西市政府针对马铃薯种植设计了长期的发展规划,当成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产业,通过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进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渐产生独特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是当地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