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

2021-12-05

关键词:群众国家发展

王 恒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300350)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价值追求,也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引领和根本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概念,而是真正落实在了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与实践全程之中,体现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目的上都始终坚持人民性的特质。

一、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的根本政治立场

依靠谁治理和为了谁治理的立场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必须首先予以确定的根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立场,是一切治国理政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必然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遵循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理论品质在于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时旗帜鲜明地阐发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在预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价值归宿时立场坚定地提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主义在给无产阶级运动定性时明确指出其是为了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秉承和发展,体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最闪耀的理论与实践品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坚持,“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和春潮澎湃的改革时代,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行动的主题词和根本立场,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诸多创造性的理论提出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的伟大实践,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坚守和时代发展。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上首次从人民立场出发指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前景的科学理论,身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人民、扎根于群众,在解决救亡与发展的历史课题中时刻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明确指出:在利益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代表和维护着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权力行使上,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在执政优势上,清晰地界定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并把党风问题、是否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问题上升到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因此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党的执政方针、政策等会有适当调整,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理念上坚持的人民立场始终不变。到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将人民立场这个主线画的更彰显更浓郁,提升为党的一切事业和工作的“中心”。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为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根本遵循,贯穿于治国性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3.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

价值评价的根本问题在于“以什么人的利益”为标准,也就是说“为了什么人”是划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最终价值指标。科学社会主义从其理论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思想旗帜上,致力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时总结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即“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阐明了发展生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价值,而“做大蛋糕”之后“分好蛋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4]。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对社会建设和发展科学规律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目标阐释得更为明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取向诠释更为清晰。

二、 国家治理主体的人民性

唯物史观指出,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是进行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坚持人民主体性原则。

1. 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治理

依靠人民治理国家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历史创造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还是英雄,是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实践为逻辑起点,证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推动着一个个社会变革的实现,开辟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之路。

在国家治理具体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也指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如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群众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这种体制虽然短期内较大幅度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但是长期来看结果是导致劳动生产率日趋降低,国家整体技术水平停滞不前。

因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体现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人民是共和国的根基,要求不管是各级人民政府还是各级政权机关名字上都要冠上“人民”二字。习近平更是直接强调拜人民为师,提出在党和国家一切执政和治理活动中都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原则和方法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总结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源头治理理念。所谓源头治理最重要方面就是深入群众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急,以民众切实需要为出发点,保证国家治理体系制定和治理实践实施既符合基本国情又符合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制度安排的公平正义,即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根本评判标准是有没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2. 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治理

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也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我们总结出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当然我们需要承认,历史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英雄人物与伟大的心智对历史的发展可以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人民群众作为整体基于社会分工而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基础和经济结构的建构作用,无疑是基础且富有必然性意涵的”[5]。因此,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集中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遵循。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没有前迹可寻,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没有现成答案可供参考。而实践出真知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问题的解决办法归根结底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伟大创新和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的方方面面。

如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按下的一个个鲜红的指纹印揭开了我国农村治理改革的序幕。对此邓小平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3]382可以说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其他方面的体制创新、从对内搞活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上升为理论政策的实施,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贯穿于改革开放国家治理的全过程中。

现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区,社会面临着全面升级与转型任务。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开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必须依靠人民。为此习近平强调要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营造宽松的环境,放手让一切促进经济发展、政治优化、文化提升、社会公正、环境友好的力量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继续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力量保障。

3. 请人民当阅卷人的治理

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还是要让人民群众评判国家治理的优劣好坏。为此习近平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6]的重大论断。

从毛泽东的“进京赶考”论到习近平的“人民是阅卷人”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请人民当评判人,依据群众的评价定取舍、分优劣。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治理中制度制定与工作落实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结果及时交由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评定治国理政方方面面的成效,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检验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因此习近平多次提出国家治理的效果应该由人民评判:“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7]

三、 国家治理过程的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坚持人民性不是体现在一时一刻的,而是贯穿于国家治理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集中体现在将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

1.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中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是落实在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的。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中央时刻强调要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大的特征,也是其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从毛泽东把“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到习近平明确提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就意味着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越来越认识到越是在关键时期就越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特别是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必须从人民的社会实践中获得发展的前进动力与坚定支持。

不断完善建立在群众路线上的制度体系。新中国成立伊始,我们党就把群众路线作为干部作风建设和自身评价的基本原则,作为各项工作达标与否的重要标尺,并且在中共八大上正式将群众路线写入党章,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并对如何建立这一制度作出重大部署。同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在阐释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时,不仅从总体上提出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以及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还从具体角度提出要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从严治党历来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党信任和信心的重要法宝。中央苏区开展的惩腐肃权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推动的“三反”“五反”运动、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持续推进,都鲜活地展现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有腐必反的坚定态度和果断勇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壮士断腕”的政治决心坚定全面从严治党,使其成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动力之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作风建设再发力,形成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局面;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腐败,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依规治党等并举;加大力度打击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与行为,不断优化党内政治生态。

2. 把群众路线贯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7]214以人民为中心转化为具体的治国施政举措,就是把群众路线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活动中。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经济建设成为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毛泽东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方面关系,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我们党将群众路线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之后,群众路线进一步融入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体现在将“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成败的衡量标准中,体现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中,也体现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

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新时代主要课题基础上继续贯彻群众路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中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经济为抓手,贯彻高质量发展,助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坚持将发展作为解决国家和社会问题的基础和根本,用发展经济来更好地改善和保障民生,在不断发展中解决人民的新需求。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满足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坚持以人民需要为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化,是致力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

以政治为核心,健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追求。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从根本上保障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得到不断发挥,更好体现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真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得到不断优化和改进,进一步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落实落细;国家监察体制建设得到不断细化优化,推动了权利对权力的更好监督和制约等等,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更充分地发挥。

以文化为支撑,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满足群众精神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日益增强,因而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成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意。为此推动文化繁荣与文化惠民工程并举,成为新时代我们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的基础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努力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民生为重点,完善社会治理,增强群众获得感。民生是老百姓最实在的日常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重点有序推进。在民生领域着力补短板、出实招,大到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大获全胜,小到“厕所革命”“舌尖上的安全”举措有效推行,不断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在社会治理方面着力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

以生态为依托,优化生存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感。生态环境是关乎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因而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对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向建设美丽中国进军。大力提倡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落实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四、 国家治理目的的人民性

习近平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8]。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所作的郑重承诺,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体现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追求的是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

1. 奋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是人民群众一直以来的期待与追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关注民生,致力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致力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在论述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时就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原则是进行经济方面建设的同时极力改良人民群众生活。”[9]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各项工作依然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既抓大力发展生产这一重点又兼顾好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明确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37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我们党判断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进入21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提出“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10]。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民生问题置于新的高度,更加关注从社会公平正义的层面来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11]

在强烈的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担当精神激励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动国家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突破一百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居民受教育权利不断得到保障,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1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我国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这一份份发展成绩单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继续践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最好证明。

人的需求是不断发展的,人民的需要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紧紧抓住奋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根本问题,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前提下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研判,并立足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全面发展的需要。因而现阶段我国下大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协调推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民生是基础,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点,党中央紧抓与人民生活最直接最密切的关键问题,在发展中致力于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置于第一位,推动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在关系基本民生福祉如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也都有一大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推进,民众就业状况持续改善,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治安防控和治理体系极大加强,大大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 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基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2]

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是什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要弄清楚的基本问题。我们党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做过许多论述,但都集中于一点,那就是“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党中央提出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推动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的。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国生产力水平已迅速提升,因而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之后,立足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明确强调“共同富裕”,把“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如果把共同富裕比作吃蛋糕,那么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蛋糕做大和使人与人之间分得的蛋糕份额差距不断变小的过程。因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做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件大事。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发展。党中央基于国情和发展形势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依靠发展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依靠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不断发展基础上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提升。党中央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共享理念,强调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对于改革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足时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新时代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后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大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在扶贫上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在民生领域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缩小区域、城乡、行业间的贫富差距,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迈进。

总体来看,正是坚持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全国人民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面貌,扭转中华民族不断衰落的历史命运,极大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和根本政治立场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规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根本遵循与深化发展,回答了国家治理应该依靠谁和为了谁的基本问题,展现了国家治理的方向和动力,为新发展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猜你喜欢

群众国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