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未来最具确定性的机会
2021-12-05仇半农
文 / 仇半农
一、国货崛起,更大规模的进口替代
约翰迪尔近期宣布2021年10月将关闭天津发动机工厂,2020年8月1日约翰迪尔已经关闭了浙江宁波中轮拖工厂。时间往后追溯,在2010年,约翰迪尔差点关闭了佳木斯工厂,迪尔水稻机中道夭折,小麦机、玉米机被严重的边缘化。除了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久保田、爱科等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都不顺利,目前这些公司中国区业务占其全球业务的3%左右,很明显的体量和市场占有率与其全球市场地位极不匹配,除了以上的大公司,韩国大同、乐星、现代、国际等公司已经全部或部分退出了中国市场。
约翰迪尔等是代表着传统的旧世界的话,另一个新世界却是完全迥异的蓬勃景象,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不少的中国品牌在某一个产品或整个品类上打破了跨国公司的垄断,有的品牌甚至远远超越了跨国公司,逼迫跨国公司反过来学习。比如沃得在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上对久保田、洋马的全面超越、潍柴雷沃在小麦机和玉米机上对约翰迪尔等欧洲系的碾压、郑州龙丰在液压翻转犁具上对雷肯、宝松等进口犁的领跑、吉林康达玉米免耕播种机全面取代进口播种机等。中国造农机已经全面占领了中低端市场,后期将会抢占跨国公司的中高端市场。
二、智能化创造全新赛道
目前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飞机和工业植保无人飞机领域占有率都超过了70%,以大疆为代表的中国造植保无人飞机已经成为中国农机的一张响亮名片。国产智能化农机开始引领全球智能化农机的发展。
智能化时代,中国造农机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相对看,中国没有成功者的包袱可以轻装前行,目前中国造植保无人飞机已经在全球领先,自动导航和辅助驾驶技术中国全新一代产品已经超过了欧洲企业的产品,在当下最火热的无人驾驶农机领域,中国和欧美国家企业同步,但中国企业更具创新和开拓精神,在未来的智能化时代,中国造智能农机将引领全球农机产业发展。
三、万亿后市场金矿
所谓的前市场,主要是新机生产和销售,其利润点是加工环节的增值和销售环节的进销差,利润空间清晰明了且容易计算,直观地体现在公司的经营报表上。后市场则是一个范围很广环节很多的概念,大家所熟悉的就有二手农机交易、售后服务、配件销售、农机金融业务、农机保险、农机改造等,此外还有再制造、社会化服务等业务。在发达国家前后市场在农机全寿命周期所占利润比例约为3∶7或4∶6,也就是后市场获利要高于前市场,但后市场发展滞后于前市场,所以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后市场时代到来时很多企业上不了船。
在后市场最具商业价值的二手农机中的二手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2016年国内二手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保有量约为9000亿元,到了2020年增大了1.1万亿元,如果有15%的二手机进入流通市场,则有1500亿元的交易,通常情况下二手农机的利润空间要大于新机。2021~2023年新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明确表示用户对自己购买的农机有全面的处置权,只要办完补贴,后面什么时候出售以及何种价格、何种方式出售都是用户自己的事,新政策出台之后将会有更多高品质的二手农机入市,二手农机交易量和规模将快速增加。
在2015年后市场的配件销售和维修服务开始赚钱,预计2030年后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商业价值将超过前市场,目前国产新机销售的规模约为2500亿元,预计2030年二手农机的交易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加上再制造、金融、保险、作业服务等,国内农机后市场的年交易规模将会超过1万亿元。
四、高端核心部件国产化
成熟市场零部件行业引领整机行业发展,从根本上讲,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制造难度要远远大于整机制造,所以说零部件强中国农机制造才能强。但从现实情况看,国内农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整机制造。整机制造的核心技术是装配,而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是原材料、铸造、锻造、精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从生产和经营难度上讲,零部件要远远高于整机制造,这就是为什么国产农机整机强而零部件弱的原因。目前国产农机整机制造出现了普遍性的产能过剩,而零部件则面临着普遍性的产能不足,且传动系统、液压系统、高效脱粒、信息化控制系统等高端核心部件依赖进口,所以零部件的商业机会明显大于整机制造,对于农机企业来讲,进入零部件领域是一种差异化的战略选择,竞争对手少的路上并不拥挤,高端部件更是罕有前行者。
那么进入深度全球化的今天,国产农机在动力换挡、CVT传动、液压驱动、高效率脱粒技术等很多高端农机的核心部件依然严重依赖于国外进口,也就是还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卡脖子的地方。这是国产农机隐藏最深的痛,当然也是最大的一个机会点,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不能永远受制于人,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国产农机亟待再进行一次核心部件和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我们可能要用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次进口替代和硬核技术的发展。
五、产业大规模整合、产业并购
随着补贴政策由显性补贴转向隐性补贴,以及最终补贴政策的退出,国内农机产业必将迎来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整合、行业洗牌的过程,最终的行业格局将是一个行业7~8家或15家左右的企业,其余的都将退出市场。
产业大规模整合、行业洗牌是对行业秩序的重建和行业存量资源的重新分配,目前过度离散的行业竞争格局不利于中国农机产业的发展,过多的参与竞争的农机企业,造成的只是行业资源的内耗,对农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为了应对接下来的产业整合和行业洗牌,国内农机企业仍需要快速发展,要把体量和规模做出来,到时候要让自己成为整合者而非被整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