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羔羊白肌病的诊断和治疗

2021-12-05丁海滨

畜禽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肌病圈舍羔羊

丁海滨

(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种源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较发达,分布各地,其中羊的养殖户较多。羔羊的养殖和管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羔羊健康强壮,能给养殖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收入。但是,在羔羊的养殖过程中如果饲养不好,管理不科学,一旦出现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养殖户根据羔羊的生长特点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其中,羔羊养殖管理过程中容易得羔羊白肌病,属于营养代谢性质的疾病,也是肌营养不良症,只要发病,就会严重影响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1 发病原因及症状

1.1 发病原因

羔羊的肌病是因为缺乏肌营养引起的,因此也叫做肌营养不良症或僵羊病。马、牛、猪、羊、鸭、鸡等动物均有可能发病。但是,不同的动物发病原因不同。而羔羊养殖中因为饲料牧草中缺少硒和VE,容易引起发病。在羔羊成长过程中、钴、银、锌等微量营养物质含量过高,导致羔羊对硒的吸收不良,将出现硒缺乏症。养殖中VE不足,也可能会致病,由于VE保存条件要求比较高,在周围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受到太阳暴晒或被淋雨水时,VE容易流失,不易被动物吸收,所以,在缺少硒的地区和高温地区羔羊发病率极高。

1.2 症状特点

羔羊的肌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心脏产生转性的特点。发生病变的位置全身肌肉颜色变淡,以致皮肤变白,通常发育越快的羔羊,越容易产生白肌病,根据发病症状分亚急性、急性、慢性。①亚急性型:病羊会突然死亡。②急性型:病羊精神不振,表现沉寂,背和腰会变硬,后面身体躯干晃动,中后期通常会卧地不起。屁股发胀,手感偏硬。吸气加速,脉率增速,羔羊达到120次/min。前期心跳加速,后期心跳变弱,并出现心率失常。③慢性型:羔羊运动迟缓,步伐摇晃,喜卧。其精神表现为萎靡不振,食欲差、背毛无光泽,黏膜呈现黄白色、尿多、腹部吸气速度加快。

1.3 诊断表现

羔羊白肌病早期临床主要特点是精神障碍、食欲不振。早期粪便多氧化成黏稠糊状,色黄、灰黄、黑白或淡淡的淡黄绿色,酸臭,混合而后形成未经过化学氧化的黏稠白色或小细胞状絮凝乳液。严重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而废绝,卧地不起,角弓逆张,水泻等还可以导致带血,脱水和谷氨酸中毒,心音浑浊,呼吸和心动脉搏速度变快,晕厥甚至死亡。临床解剖检查发现:一般来说羔羊体内消化不良检查时可以清晰看到局部胃肠道出现卡住异物性胃肠炎症,羔羊体内实质性脏器检查可以清晰看到是否有异常。羔羊发生中毒性消化不良主要症状见于患羊胃肠道局部浆液黏膜与胃肠黏膜的急性出血结合处,肠道轻度淋巴结块块状样肿大,肝轻度块状样肿大,器质较脆。脾中有气体物逐渐膨胀,常见发生于心内外两侧瓣膜的急性出血结合处。

2 羔羊白肌病预防措施

在生产中,要以预防为主,把握“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遵循正确的养殖规程,减少羔羊白肌病的发生。

2.1 定期杀菌消毒,保持通风干燥卫生

羊舍定期清洁杀菌消毒,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通风、干燥、卫生、温暖,羊舍粪便、污水等污物要及时用水冲刷干净,如果天气冷、气温低,可以在羔羊休息的地方放置一些干燥的麦草为保温用,避免羊群受寒生病。

2.2 加强护理,喂食羊初乳提高抗病力

做好羔羊护理的工作,尽量保证羔羊出生1 h内及时食用母羊初乳,6 h内能够食用不低于平均体重5%的初乳,增加羔羊患病抵抗力,促进健康生长。人工给羊喂奶时,应定期、定量,合理化地选择时间喂奶;同时清洁整理好喂奶用器,注意羔羊的保暖措施。同时羔羊应尽早开始补饲,补充高蛋白、富含矿物质的优良饲料。

2.3 母羊的饲喂

饲养管理要科学合理,对怀孕母羊、带羔母羊饲喂全价日粮,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给,做到精粗饲料搭配合理,使母肥羔壮。羔羊先天发育良好,抵抗力就强。圈舍中羔羊密度不可过大,圈舍要保持干燥卫生。

2.4 定期使用抗菌药物制剂,预防羔羊生病

可以定期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制剂来帮助保护刚出生不久的羔羊肝和心脏以及大脑和微血管的正常机能,并能起到一定的抑菌或者清热解毒消炎,防止酸性食物中毒;还可以抑制进入羔羊体内胃肠道的细菌发酵与腐败,通过饲喂新鲜青草或干草和新鲜胡萝卜补充食物饲料中的大量水分和各种蛋白质。

2.5 做好母乳喂养,提高防护管理技术

为了做好已经怀孕母羊和哺乳期间的初生母羊,特别是初产羔羊的母乳喂养防护管理操作技术,饲养员可以将少量的硫酸硒和锌等VE预混综合混料分别添加到由低到高浓度的初产母羊牧草饲料中。

2.6 在圈舍里悬挂富硒舔块,能有效预防母羊缺硒

养殖户为了预防因缺硒而出现羔羊白肌病,通常是在缺硒地区养殖户在圈舍里吊挂一块富硒舔块,让母羊长期随时可以舔食,这样可以达到补充硒元素不足的目的。

3 注射治疗

一旦发生羔羊白肌病,饲养场的工作人员要格外注意,对于已经发病的羔羊要及时处理,早期治疗,可以降低羔羊白肌病的严重性。患病羊直接用0.1%的氨基亚硒酸钠皮下注射液,患病羔羊2~4 mL/次,间隔治疗,观察10~20 d,如果其疾病症状不明显或者没得到明显缓解,则再对羔羊进行一次皮下注射;可以加入少量VA和VE,也可以用抗肌肉细胞滴血抑制药进行注射,每只小羔羊10~15 mL/次,1次/d,连续注射5~7 d。为了有效避免羔群白肌病的发生,可以在青绿牧草喂养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亚硒酸钠对羔羊进行补硒圈养。在羊群进行饲养时,使用先前预混料或者配合而形成的精料进行饲喂,预防效果更佳。

4 结语

在羔羊养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羊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保暖等防护措施,注意当地天气预报和季节性气候的变化,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养殖防病技术,提高管理技能,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减少养殖户损失,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肌病圈舍羔羊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探究羊急性白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他汀类药物引起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