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保护对策

2021-12-05易光平

畜禽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牧民牧草畜牧业

易光平

(新疆阿勒泰地区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中心站阿勒泰地区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新疆 阿勒泰 836500)

0 引言

天然草原退化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之一,新疆地区的草原面积广阔,草场资源丰富,草原中的种群多样。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草原中出现了许多自然与人为因素对天然草场造成破坏,使新疆地区天然草原发生退化并愈发严重。

1 天然草原退化的原因

1.1 气候因素

全球变暖趋势不断加剧,降雨量降低,地表水资源匮乏,影响草原植被的生长,天然鲜草产量连续降低,并且此种趋势正在持续。天然牧草中优质牧草的占比相对较小,加之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了更多不良牧草以及杂草数量的增长。

1.2 过度放牧

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畜牧业是草原发展的主要产业,近几年畜禽养殖数量不断上升,使天然草原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最终,导致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草原无法承受放牧压力而发生退化,草原退化使天然草场的面积减少,草原植被覆盖率无法满足放牧需要,牧民会扩大放牧范围,而导致更大面积的草原退化,由此造成恶性循环,影响草原生态保护。草原植被变小变稀疏,草原种群结构越发单一,尤其是出现了逆向更替的情况,致使草原退化情况十分严峻。加之畜牧产品价格的波动较大,导致大多数的牧民思想传统,仅追求养殖效益,而忽略了对草原的保护,致使草原植被遭受更大的压力,天然草原进一步退化[1]。

1.3 鼠害和虫害

近些年来,草原上的鼠害以及虫害对天然草原的植被生长带来了较大的危害,草原上的虫鼠不仅会破坏草原环境,而且还会啃噬牧草,致使草原的生产力不断下降。鼠害、虫害对草原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会导致天然草原发生水土流失,从而带来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而虫鼠灾害导致的草原退化又严重的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牧民的生活[2]。

2 天然草原退化的治理措施

2.1 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草原的实际退化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综合治理措施,采取有效的虫、鼠灭除方法。

开展综合治理尤其是针对退化严重的天然草原,可以通过改善的方式翻耕种植优质牧草品种,使其适应当地环境,例如老芒麦、披碱草和燕麦等,这些植被适合在草原生长,对于提高草原覆盖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2 实施退耕还草工程

做好退耕还草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天然草原的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其生产力,并以此为整治的切入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退耕还草计划。根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合理设置每年种植牧草的数量与面积。此外,配合围栏封育,清除杂草、补植等技术措施,促进天然草原植被的修复[3]。

2.3 种植人工草地

挑选优质牧草实施人工草地种植工作,培育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人工草场应配备畜牧业所需的饲草,以促进草原生态与畜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草原的生产力水平,并且减轻由于放牧所引起的草原退化。人工种植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轻草原的压力,为草原提供休养时间。

2.4 加强草原监管

加强宣传以及教育工作,普及草原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草业保护知识进行宣传与科普,以实现依法监管草原发展的目标,增进合法用草、依规放牧的共识。同时,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广播等多种途径,提高社会各界对草原保护的重视程度,为草原保护执法提供基础与保障,严厉禁止乱挖乱采、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等行为。对于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工具。当前,退化草原的面积较大,所以需要选择适宜的治理方式与尺度才能够使治理有效。重视区域性的管理,采取激励性工具,利用以奖代补等措施提高农户对草原保护的积极性,促使其合理放牧。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执法力度,是目前在草原环境保护方面最有效的方式。对于草场规划、具体保护措施、需要依法严厉打击的行为等制定执行标准。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是加强执法力度,这也是保护草原生态的一个有力手段。建立草原执法队伍,严厉打击破坏草原的行为。

2.5 建立科学合理的放牧制度

通过放牧制度的实施,促进草畜平衡发展。强化草原使用权的管理,避免出现因放牧而导致的草原退化的现象。草原保护与治理原则应以牧民为中心,根据草原的实际载畜量制定符合发展规律的草畜平衡标准,提高牧民对草畜平衡重要性的认知。在传统的放牧中草原放牧的牲畜数量仅依靠牧民自身的判断,而牧民的判断,受经济效益以及认知误区的影响。这也是导致过度放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过程中,调动农民保护草原的意愿与积极性十分重要。同时应探索促进农民主动保护草原的激励政策。创新管理模式,依靠牧民的自我管理、补贴扶持政策以及监管措施等综合措施来实现草原保护的目的。

2.6 推进创新技术的应用

加强对草原保护措施的创新研发,合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加强对退化草原恢复技术的探索。研究草原退化以及恢复的评价机制,在现有的不同类型草原试点区域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与试点区域的气候、土壤、经济相结合,科学评价草原生态指标、植被退化状态等,并预估治理效果。利用草地学、植物学等学科的知识,精准制定草原修复对策。

2.7 重视水资源的管理

重视草原生态的关键资源对其治理和管理有积极的意义,水资源是草原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无论是植被生长、畜牧发展还是人类生存都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因此,应特别重视水资源的管理。

1)提高草原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草原植被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从土壤结构以及种群入手,改善土壤环境、种植保水率高的植物,以促进草原恢复。

2)根据区域内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判断其承载量,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促使草业发展。本着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科学布局草业和畜牧业,使其发展紧密结合。

3 结语

畜牧业是新疆的关键性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草原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退化。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注重草原生态保护。新疆草原辽阔,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牧民创造了经济收益,面对日益严重的草原生态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才能够促进草原可持续化发展。

猜你喜欢

牧民牧草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牧民的遗嘱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商人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