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及综合预防措施
2021-12-05侯捷
侯 捷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0 引言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由于蛋鸡机体脂肪代谢紊乱而导致大量脂肪沉积于肝脏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临床表现为病鸡肝脏肿大和出血,表面有大量脂肪且易碎,该病在产蛋高峰期比较常见,一旦发生会导致蛋鸡产蛋量下降,死亡率提高,对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早发现、及早预防是预防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关键。
1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肝脏是蛋鸡脂肪进行合成和转运的主要器官,肝脏运行中如果出现脂肪过量,无法及时合成转运成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则会出现脂肪在肝脏堆积,从而引发脂肪肝综合征。根据对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分析来看,其产生的病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从整体上看,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的概率要高于肉鸡,这是因为产蛋伴随着高水平雌激素的代谢,会刺激肝脏脂肪的合成,从而导致发病率也相应提高。
2)营养因素。例如有些蛋鸡在产蛋期能量过剩,而蛋白不足,机体内无法生成足够的脂蛋白和亲脂因子,导致脂肪在肝脏沉积,导致病发。
3)管理因素。例如鸡舍规模有限,蛋鸡的日常活动量少,机体代谢能力降低,导致脂肪大量沉积而引发脂肪肝综合征。
2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饲料管理,确保营养平衡
在蛋鸡饲养中,饲料的管理十分重要。饲料的调配要确保营养成分能满足蛋鸡健康和生产的需要,同时应该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要平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营养过剩,预防脂肪肝综合征。
养殖人员应对育雏育成期蛋鸡的体重变化进行检测,对照平均体重,对于体重超标5%的蛋鸡要立即限饲。所谓限饲就是不再随日龄增加而加料,确保蛋鸡体重回归平均水平线内;此外,还可以对超重的蛋鸡根据具体情况减料饲喂,降低饲料的能量水平,增加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直至蛋鸡体重回归平均水平线内。当发现蛋鸡出现脂肪肝综合征时,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比,降低饲料能量水平,例如可以用麸皮替代饲料中5%~10%的玉米,降低饲料中动物油和混合油的含量,并用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代替;根据蛋鸡的生长周期适当添加VB、VE、氯化胆碱等营养元素,在连续喂养10~15 d后观察病情变化。对于脂肪肝综合征情况严重的蛋鸡,可以将饲料中麦麸的替代量提高到15%~20%,针对出血、感染等问题,可在饲料中增加VK,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同时,防止继发感染,从而控制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和恶化。
2.2 加强药物管理,做好提前预防
药物管理是蛋鸡脂肪肝综合征防控的有效手段。相较于饲料管理,药物管理更具针对性,能够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同时针对脂肪肝综合征出现的势头及时控制,保证蛋鸡的健康生产。
一般来讲,根据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预防要求以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养殖人员可以采取以下药物防治措施。
1)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1 g、蛋氨酸10 g、肌醇1 g、VE10 IU、VB120.05 g,连续喂养7~10 d。
2)在饲料中添加护肝素、肝复康等药物,连续喂养5~7 d,保护肝脏;对于病情严重的蛋鸡可直接喂服氯化胆碱,连用5 d。
3)在饮用水中加入VC粉300 mg和禽用维多利500 mL,连用7 d。
4)可以用茯苓、泽泻、桑白皮、存朴、陈皮、当归、枳壳、茵陈、决明子、白术、干姜、柴胡、半夏、山楂等按比例煎制,将药液拌入饲料中,连续喂养5~7 d。
5)对于出现感染发炎的蛋鸡应在饲料、饮用水中适当添加抗菌药物,遏制炎症,3~4 d 1次,观察病情,重复用药。当然,药物管理应控制好量,根据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临床表现控制喂药周期,避免长期用药对蛋鸡造成应激反应,以保证蛋鸡的繁殖和产蛋质量。
2.3 加强日常管理,优化饲养环境
加强日常管理是预防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重要措施。随着现代养殖管理制度的不断规范,养殖人员应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做好日常喂料、捡蛋、打扫卫生等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蛋鸡的观察和信息记录,及时掌握蛋鸡的健康状况,对于脂肪肝综合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养殖人员首先要做好对鸡群的日常观察,观察的项目主要包括鸡群的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观察鸡群有无出现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对于有情况的病鸡应立即进行隔离饲养或淘汰;观察采食和饮水情况,对体形肥大、沉郁、嗜睡、食欲不佳的蛋鸡要尤其关注。此外,还应做好观察记录,根据产蛋量、饲料、舍温、投药、防疫等信息,完善预防措施。
为鸡群创建良好、稳定的饲养环境。蛋鸡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对环境的应激反应会导致机体分泌较多的糖皮质激素,促使脂肪合成和葡萄糖异生增加,从而诱发脂肪肝综合征。因此,养殖人员应做好环境管理,控制鸡舍的温度、光线、通风等条件,做好定时定量喂料、饮水,在开关灯、喂料、捡蛋、打扫卫生时保持动作要轻,减少环境对蛋鸡的刺激,优化管理环境。
3 结语
养殖户在应对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过程中,应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基本原则,理清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并从日常的饲料管理、药物管理和环境管理入手,提高防控能力,确保稳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