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措施分析

2021-12-05陈晓婷

畜禽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肌注沙门氏菌氏杆菌

陈晓婷

(甘肃省民乐县顺化畜牧兽医站,甘肃 民乐 734501)

0 引言

细菌性疾病是牛羊养殖常见病,主要包括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大,如预防控制不及时,极易造成全群感染发病或者死亡,所以养殖场户应高度重视防控工作。

1 牛羊细菌性疾病防控的重要性

在牛羊养殖中,饲养管理不到位、圈舍阴暗潮湿、粪污清理不及时、饮水污染、饲料变质,均是诱发细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细菌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极快,若处理不及时,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其他牛羊感染发病,轻则阻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至关重要,一方面能够降低疾病发生概率,确保牛羊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病牛羊死亡率,减少损失[1]。

2 牛羊常见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对策

2.1 肉毒梭菌中毒症

饲料出现霉变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肉毒梭菌,健康牛羊采食霉变的饲料后即可发病。当前,肉毒梭菌毒素主要包括8种,C型和D型是较为常见的病种。感染肉毒梭菌的牛羊,其运动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反射能力下降、后肢软弱无力等,牛羊日常活动、进食受限,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及麻痹等症状。

在防治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牛羊饲养管理工作,将饲料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位置,避免发霉变质,如果出现霉变禁止继续喂食。喂食前,应清理掉槽内残留的饲料。针对怀孕牛羊,应做好营养补充工作,喂食营养均衡的饲料,提高抵抗力。针对患病牛羊,应及时进行隔离诊治,可肌注5 mL多价抗毒素治疗,间隔2 d后肌注硫酸卡那霉素,按照5万IU/(kg体重)剂量使用,同时要做好补液工作,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20 mL+葡萄糖盐水500 mL即可。

2.2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也被称为副伤寒病,该病主要以危害幼龄牛羊为主,成年牛羊发病率较低,患病症状不明显。该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卫生环境因素所诱发的。患病牛羊会出现明显的腹泻、呕吐、腹痛症状,精神状态不佳,严重的会引发败血症及肠炎,严重危害牛羊健康。

对于牛羊沙门氏菌病的防治,养殖人员要重视饲养管理工作,确保所喂食的饲料、饮水干净、卫生、无污染,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有效防控牛羊沙门氏菌病的发生。针对患病牛羊,应及时展开治疗,治疗前应进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性药物治疗,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牛羊沙门氏菌病的治疗主要以新霉素、土霉素为主,在治疗期间可按照20 mg/(kg体重)的剂量服用,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3~5 d。

2.3 羊梭菌性疾病

羊梭菌性疾病的病原为梭状芽胞杆菌,临床上能够诱发多种疾病,如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羊快疫等,严重危害牛羊的健康生长。健康牛羊感染羊梭菌性疾病的情况下,发病较急,死亡率较高,该病潜伏期为1~2 d,消化道是病菌主要传播方式,病牛羊诊治不及时,死亡率较高,解剖病死牛羊的尸体可以发现其肝脏充血并异常肿胀,胃内充气,小肠黏膜严重充血。

在防治羊梭菌性疾病的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和计划,疫病高发时期对墙面、地面、槽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进出入人员、车辆也应喷雾消毒,轮换使用消毒药物,如高锰酸钾、过氧乙酸、石灰水等,保证消毒的有效性,杀灭致病菌。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可使用三联四防灭活苗,肌注5 mL,每间隔6个月接种1次,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2]。

2.4 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病的病原为溶血性链球菌,属于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冬季和春季,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绵羊及山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病羊会出现咽喉、下颌淋巴结异常肿胀、胆囊肿大、发热、纤维素性肺炎等症状。

对于羊链球菌病的防治,应加强放牧管理及圈舍饲养管理,确保圈舍环境舒适、卫生,及时清理粪污,定期消毒和驱虫,定期注射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皮下注射3 mL。针对患病羊,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圈舍使用3%来苏儿消毒,治疗方面可肌注30万IU青霉素,1次/d,连续治疗3 d;肌注10%磺胺噻唑10 mL,1次/d,连用3 d;灌服5 g磺胺嘧啶,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3 d。

2.5 巴氏杆菌病

牛羊巴氏杆菌病属于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牛巴氏杆菌病也称为牛出败,主要包括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以及慢性型4种。羊巴氏杆菌病主要包括最急性型、急性型以及慢性型3种。

对于牛羊巴氏杆菌病的防治,首先要做好圈舍卫生清洁工作,合理选用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如2%火碱等。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突然换料,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引入病牛羊暴发疫情,及时接种牛出败疫苗,降低发病率。针对患病牛,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可肌注2%氧氟沙星治疗,按照5 mg/(kg体重)剂量使用,1次/d,连续注射3 d。针对病死牛羊,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饲料、草料等进行焚烧处理,避免疫情传播和扩散[3]。

2.6 炭疽杆菌

炭疽杆菌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不仅可感染牛羊,同时也会感染人,因此要高度重视起来。该病潜伏期为2~5 d,感染炭疽杆菌的病牛,会出现高烧,皮肤出现病灶,按压有疼痛感且发硬。羊感染炭疽杆菌后,会出现摇摆不定、磨牙、猝死的状况,鼻孔流出血液,呈酱油色,带有气泡。

对于牛羊炭疽杆菌病的防治,应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满足畜禽生长对于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应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清理粪污,定期更换垫草,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轮换使用火碱、石灰水、高锰酸钾等消毒剂做好对圈舍、槽具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营造健康无菌的生长环境。要做好引种检疫工作,避免从疫区引进患病牛羊,引种的牛羊应隔离饲养1~2个月,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合群饲养。禁止从疫区引种,禁止在疫病高发期引种。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以羊为例,可在每年9月份接种Ⅱ号炭疽菌苗1 mL进行预防,效果良好。针对患病牛羊,可以尝试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敏感性药物治疗,降低死亡率。

3 结语

近年来,牛羊养殖中细菌性疾病的频频发生,为养殖场户敲响了警钟。因此,要充分意识到细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本地细菌性疾病流行发病状况,积极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提升综合防控水平,降低细菌性疾病发病率,确保牛羊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肌注沙门氏菌氏杆菌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一发热待查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羊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与爆发原因分析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