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1-12-05尹哲友满桐彤
金 琳,尹哲友,满桐彤
(延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新农科建设是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2018年9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深化农科教结合”,涉农高校应培养知农、爱农的一流农林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涉农高校代表的回信中表示,想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人才的质量和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2].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上要求为新农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教学指明了方向.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正处在调整和转折时期,本文试图从新农科背景下我国高等农业经济学教育面临的挑战着手,对农业经济学科建设的未来选择作进一步探讨.
1 农林院校加强农业经济教学的必然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下,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农业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落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应对农业经济教育予以更高的重视,以达到农业经济的发展目标.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是需要学生有效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实践与创新教学就是培育学生把理论联系、结合到实践与实际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与切入点.面对新农科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对高等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要,必然要求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其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农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和造就高质量的新型人才[3].也只有深化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才是农业经济学教育的发展之本.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我国农业经济教学的不足点与我国农林院校在新农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教学改革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传统农业经济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的制约,高等农业经济教育在市场经济的震荡中,仍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境和矛盾,尤其是面对新农科背景,现实的农业经济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跟不上改革发展的要求,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乏味
教材内容陈旧,课程内部结构上交叉、重复和课程内容分工不明确,理论与实际脱节,尤其是当前教材的混乱状况和专业课的分解,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造成了分解后的课程相关内容的重复和脱节现象.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未能突破传统框框的束缚,表现在教学中一直沿用“注入式”“一言堂”“照本宣读”等方式,造成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使教育脱节.农业经济学是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解释和分析农业部门的重大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在学科内容体系上,存在多学科简单交叉重复、教学内容理论多等一系列问题[4].传统的教学形式非常单一,只是对农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在教学环节上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5].
2.2 教师对教学法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新的教学思维方式没有形成
部分教师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而忽视教学方法的研究,重视教材的编写和科研论文的写作而忽视教研论文的写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高校中还没有真正把教学工作放到中心地位,加之目前职称评定中存在着片面强调科研成果、科研论文的弊端,更加淡化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的意识.
2.3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的“错位”也影响着农业经济教育的质量
目前,学生更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对于距离实践“较远”的经济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兴趣不大,使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动地改变,造成学生经济理论基础薄弱,进入社会后的后劲明显不足.
2.4 实践教学薄弱
农业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数较少,考核方式落后,实习基地不稳定.农业教育对试验研究和具体实践的要求很高.然而,纵观各高校,即使是农业高校对农业教育实践环节也不能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学生的农业技能、农业知识、农业科学等真正寓于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实践教学制度的不完善与不完整,缺乏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总体安排、具体要求的统一规划,导致实践教学安排的任意性较大,缺乏对实践课程教学任课教师的培训体制与引进体系,指导教师普遍缺少实践教学经历,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2.5 农业经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农业经济学课程是农业人才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农业经济教育是培养农业人才投身农业生产实践的必要环节.美国农业教育中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内含着强烈的“我们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考虑办学”的理念,因此,美国培养的农业人才与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我国,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完全契合,供需错位,特别是人才供需不平衡.目前我们需要大批能够不断开拓市场、创新进取、知识丰富的经营管理者以及现代农业高科技人才.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专业招生比重持续增长,然而依然没有达到标准,管理科技类人才和农业专业人才相对较少.
3 构建新农科,推进农业经济实践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也是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过程,需要从人才培养和各个环节加以考虑.
3.1 强化教师梯队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素质、专业知识和学术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较大的影响.提高教师的素质主要是使之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首先,应吸纳高学历、高职称且拥有农业经济知识储备的教师参与农业经济学的课程教学[6].其次,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内部沟通,这样既能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又能集思广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做到讲解有度,要用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创新的高等农林院校的农业经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和课堂,务必走下“黑板”、走出教室.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教学内容,同时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3.2 继续创新教学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改革
结合农业经济学课程特点,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应及时把农业经济方面的新政策、新成果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同时增加课堂发言及师生互动的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学生对农业经济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注重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双向改革,是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对策.改革农业经济教学法应以抓好教学法研究为突破口.教学法的研究,一是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二是可以促使教师深化教学改革;三是可以改变以课堂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四是可以了解和把握国外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发展动向;五是可以既继承传统成功的教学法,也能够探索和总结出新的教学法.
3.3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方法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一般来说,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下的理论课程门数多、课时长,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下的实践课程数量少、课时短,仅少数理论课配备有实践课[7].此外,虽然诸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与涉农企事业单位签订教学合作协议,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然而,专业对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利用未成常态,合作形式单一,难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对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突出作用.今后,应把实践实训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并且把理论课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借鉴现场模拟教学、示范教学、分组实习、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应将实践教学质量及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中,营造实践教学质量文化提升的底蕴与氛围.
3.4 全面开展农业经济教育
我国农林院校应研究国外较为完善的农业经济教育体系,吸收文化创新,以此完备我国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育体系.不仅要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增加学生在农业领域上的实践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农”的排斥.在农业教育的机构设置上要多元化,不仅国家要设立农业方面的教育部门、机构和学校,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民间的资源和力量,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业方面教育的私人机构,如农业私立学校、农业培训机构、农业协会团体等.此外,要有重点地设立专门的农业教育学校,设置严格的条件限制来保证生源质量,真正地培养专门从事农业的精英.
3.5 明确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农业人才的目标
新农科背景下赋予农林院校及相关专业更高的要求和使命,应培养能够立足于我国实际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政府要多与农业院校进行交流和沟通,为学校培养适合经济社会以及农业发展的人才类型进行方向性的指导,真正实现人才服务于社会农业经济的宗旨.
4 结论
本文在新农科、新形势背景下简单叙述农林院校加强农业经济课程教学的必然性,提出传统农业经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建议.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重要使命,应聚力打造多样化课堂、创新性开展新式课堂,使书本内容与实际应用融会贯通,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农业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构筑起考察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基本视角,掌握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并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