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康复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21-12-05侯景明陈瀚刘宏亮武继祥彭彦孟

中国康复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源留学生医学

侯景明,陈瀚,刘宏亮,武继祥,彭彦孟

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据相关统计,2010~2017年期间来我国学习的留学研究生总数达37万余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研究生达21万余人,占比超过50%[1]。因此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培养质量将有利于提高整体留学生教育质量,增加我国国际影响力。医学教育是留学生选择的第二大专业[2],康复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分支,提高康复医学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相对于临床其他学科,康复医学留学生教育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关的教育培训经验。陆军军医大学自2018年承担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学工作以来,将康复医学作为留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校外籍康复医学留学生的培养经验,为康复医学领域留学生未来的培养提供一个初步的思路。

1 沿线国家留学生主要特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源留学生作为来华留学生生源的重要来源国,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对生源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和国家周边影响力息息相关。充分了解不同区域学生的特点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医学相关专业留学研究生的大样本统计信息,本文主要参考国家教育部和相关文献数据,仅对我国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留学生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生源分布不均匀 通过对201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统计发现,从区域计算,东南亚作为最大来华留学研究生生源国,总生源比达36.79%,而中亚及东亚两地区合计生源仅占总生源16.46%[1]。如从单一国家统计,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5个国家生源超过1万名,其中2016年越南来华留学生生源人数达23044名,同处来华留学生生源地第15名的马来西亚学生数仅6880名[3],前者学生数是后者的3倍以上,差距显著。而造成以上生源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因素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人口、教育水平以及文化认同有关。

1.2 生源层次偏低 根据2016年统计,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留学生数总计209966名,其中硕博研究生人数63867名,占比30.42%[3]。而201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数占其来华留学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5.28% 和 4.08%[1],所以硕博研究生共占比19.36%,与来华留学的其他区域相比层次偏低。

1.3 来华学生主要目的为学习中国发展经验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加。在一项针对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调查中发现“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来华留学的主要目的前二名分别为:学习中国发展经验(38.8%)和学习汉语(20.4%)。此外具有16.3%的学生由于从事中国相关工作需要,还有8.2%留学生由于留学费用低而选择来华留学[4]。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源留学生成分较为复杂、基础教育层次不一,来华留学目的各异,外加目前我国留学生培养尚处于发展阶段,培养方案尚不完善,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共性问题,总结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语言不适应、文化休克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和媒介,对于医疗行业非常重要,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官方语言就具有53种[5]。医疗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将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在一项针对重庆医科大学留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仅具有43%留学生能够应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另外43%学生只可应用简单汉语交流,14%学生则完全不能采用汉语交流。在他们学习过程中50%学生认为语言障碍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6]。从近2年我校的数据分析来看,留学生主要使用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其中大约30%的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阅读、交流,80%的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简单阅读、交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体制和文化方面包括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社会习俗以及道德规范等存在许多差异,这些日常差异外加语言不适应、学业繁重和高校教育和管理差异容易导致留学生出现文化休克,产生的一种焦躁、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不仅影响其生活、健康、情感和学业,而且还会影响中国教育的口碑[7]。

2.2 培养课程不能与需求接轨,特色不鲜明 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在学生毕业后至上岗前需要参加本国卫生资格考试。目前我国留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主要采用自主设计,甚至部分课程还局限于传统模式,对生源国人才需求没有充分了解,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模式仍为以教师为主体、重理论轻实践[8]。此外由于许多学生留学目的为学习中国经验,但部分课程授课采用的教学大纲与国内学生相似甚至降低难度[4,9],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新性,导致事倍功半。对于康复医学专业,目前国内尚无配套的英文教材,导致课程开展存在一些困难。我校学生目前以《Braddom’s Rehabilitation Care: A Clinical Handbook》[10]为英文教材,针对性进行课堂授课。针对康复留学生国内无英文教材的现状,近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屈云教授主编的英文康复教材《Rehabilitation From Expectation To Reality》[11]可以作为康复医学留学生教材的一个选择。

2.3 临床实践不足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至关重要。据统计,79%来华接受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留学生最大期望是提高临床技能,但在对留学不满意的学生中54%的学生原因为操作机会过少[6]。据统计留学生在查房过程中,仅仅16.13%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多,这也就导致仅22.58%的学生认为自己临床综合素质具有明显提升[12]。

3 对康复医学留学生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我国作为继美国、英国之后全球第三大留学生留学目的地,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将对提高我国高校国际竞争力、国家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影响到“一带一路”政策落地的效果。康复医学属于跨学科的应用学科,注重学科交叉与团队合作,与临床医学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专科理论与技术[13]。其主要目标为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康复医学学生应该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能力和优秀的从业道德,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操作技能[14]。因此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拓展。结合我校教学实践,针对康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建议如下。

3.1 加强语言、文化交流 我校在留学生选拔过程中将语言作为重点考察对象,甚至将相关汉语等级考试纳入授予学位的必须要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鼓励教师授课采用双语讲授、鼓励留学生“走出去”,多和我国社会接触,增加语言沟通能力和对我国社会人文的了解程度。鼓励学生假期外出实习,让学生通过实习增加实践技巧,了解相关领域专业术语甚至当地方言。此外,应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考虑语言、文化和国情教育,通过相关教育让学生适应语言和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休克。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学生来源分布不均匀,统一学习我国优秀文化将有助于提高班级不同国籍学生的凝聚力。此外,除了考虑适当多配备多语种的翻译人才外,还可以对授课教师、管理人员进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文化教育,清楚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宜的管理和授课方式,提高留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5]。

3.2 增加中国传统康复教育内容设置 随着我国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各国例如泰国等有许多华人华侨定居,由于文化、习俗等原因,当地居民对中医中药情有独钟,例如泰国60%的人喜欢使用中医药及传统医药[16]。此外,众多留学生来华学习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先进经验,传统康复医学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重要分支,在康复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其设置为留学生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足当地的人才需求,增加就业机会。目前医学留学生抱怨的临床实践机会少等问题主要由于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差异,传统康复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同样属于经验医学范畴,只有通过不断地的实践尝试才可以了解其中奥秘,对于康复医学而言通过增设传统康复教育将有利于增加留学生实践机会。

3.3 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医学专业具有学制长、学业重、专业知识信息量大和未来从业要求高等特点,因此来自学业和未来职业的压力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医学丧失兴趣。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学生“想学”、“爱学”的课程例如通过多安排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通过与国际接轨,分享相关领域最新方法和进展让课程和知识保持新颖;另一方面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例如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和思考外加教师的讲述,知识点记忆将会更加深刻,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12]。

3.4 增强康复科研素质培养 如前所述,康复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科研素质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不足,增加学生的兴趣和不同地区技术转换,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为当地人民服务。

3.5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康复医学以大班理论课和小班实践课为主,辅以研讨、自修、网上课外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重点结合图片、视听教材等进行讲解;对容易理解的内容安排自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安排学员实践操作为主,辅以理论讲授。在课程内容中加入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前沿理论、新技术等,不断实现学生的知识更新。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双语教学”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以“典型病例”→“基本知识点说明”→“重点难点”→“小结”为主线的教学组织方式,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重点,激发求知欲。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依托Excel、Photoshop等软件制作教学模型,进行教学演示,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对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研室自查、督导专家评教、课堂抽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 小结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教育充分发挥了在其中的先导作用,促进了沿线各国的文化和经验交流。自2010~2017年带动沿线国家来华接受留学研究生教育人数占来华总留学生比例从48.7%增长至60.8%[1]。康复医学作为一跨学科的应用学科,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与其他医学教育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其独特性。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如来源分布不均、层次较低等特点因材施教,重视生源国人才需求,重视专业教育,同时还应注重汉语文化教育。以达到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和文化号召力。

猜你喜欢

生源留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跨省生源调控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