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2021-12-05田新新
田新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庄镇畜牧兽医站,山东 宁阳 271415)
0 引言
与其他养殖类型相比,牛羊养殖具有污染小、投资成本低等优势,且其市场价格相对稳定,甚至呈稳定上涨的趋势。而在牛羊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极高,成批的牛羊因为发病而死亡。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 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常见类型
在当前的牛羊养殖中,常见的牛羊细菌性疾病主要有:①肉毒梭菌中毒。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病牛病羊四肢不协调、进食困难。当病情进一步恶化后,病牛病羊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情况。②沙门氏菌病。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病牛病羊发烧、腹泻。③羊链球菌病。直接导致羊患有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等疾病[1]。④巴氏杆菌病。病牛病羊的呼吸困难或是咳嗽;病牛病羊的舌头、咽喉区域存在炎症;病牛病羊便血、精神不振。⑤羊梭菌性疾病。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病羊体温升高,当病情进一步恶化后,病羊身体会产生抽搐的现象,进而死亡。
2 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的具体措施
2.1 肉毒梭菌中毒的预防控制
在牛羊养殖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牛羊饲料的投喂问题,严禁向牛羊投喂已经开始发生腐烂的草料,保证饲料的安全性,避免牛羊通过饲料感染肉毒梭菌。与此同时,要求养殖人员定期清扫牛羊圈舍,清理粪便,并实施全面消毒处理工作。应当重点对怀孕牛羊提供针对性保护,依托隔离养殖、加大饲料营养等多种措施,提升怀孕牛羊对病菌的抵抗力。一旦发现其染上肉毒梭菌中毒的病症,则需要第一时间展开治疗。在此过程中,可以向染病牛羊注射(静脉注射)多价抗毒素,注射的量稳定在3~5 mL/次。如果牛羊的肉毒梭菌中毒情况严重,则要及时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每日注射两次,注射的量控制在5万IU/次[2]。
2.2 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控制
始终保证向牛羊投喂的饲料中不包含任何危害牛羊身体健康的成分,提升养殖牛羊饮食的安全水平。定期对牛羊圈舍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并主动向区域内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获取疫苗注射服务,实现对沙门氏菌病的有效预防。需要注意的是,在预防沙门氏菌病的过程中,所注射的普遍以抗生素药物为主,因此在实际的注射前必须要对牛羊实施药物过敏试验,降低用药错误事故的发生概率。,一旦发现其染上沙门氏菌病,则需要第一时间展开治疗。在此过程中,可以让染病牛羊服用土霉素或新霉素,将每日的药物服用总量稳定在30~50 mg/(kg体重),并分成3次完成药物服用。
2.3 羊链球菌病的预防控制
对于羊链球菌来说,其传染性相对较强,因此,养殖人员必须实时观察养殖羊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其染上羊链球菌病,则需要第一时间对病羊实施隔离处理,同时观察羊群内是否存在其他染病羊。在此基础上,对羊圈要进行彻底的清理与消毒,避免其他羊染病。针对感染羊链球菌病的羊,要对其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注射药物为青霉素,用量控制在30万~60万IU,注射频率为1次/d,连续注射3 d。与此同时,还要辅助向病羊投喂羊氯苯磺胺展开治疗,投喂量控制在4~8 g,投喂频率为2次/d,连续投喂3 d。
2.4 巴氏杆菌病的预防控制
相比于其他牛羊细菌性疾病来说,巴氏杆菌病的潜伏期较长,且难以发现。因此,在巴氏杆菌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需要养殖人员定期落实牛羊圈舍全面清理与消毒工作,并强化对饲料的管理力度,尽可能消除巴氏杆菌病的感染源。实时观察养殖牛羊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其染上巴氏杆菌病,必须在第一时间展开治疗。实践中,对病牛病羊实施隔离处理,并使用皮下注射的形式实现治疗。此时注射的药物为巴氏杆菌抗血清,用量控制在80 mL/d。出于对提升治疗效果的考量,也可以辅助向病牛病羊投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
2.5 羊梭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通常情况下,当羊感染羊梭菌性疾病,一般无法第一时间实施治疗,且该病症的整体控制难度相对较高。基于这样的情况,养殖户一旦发现羊感染羊梭菌性疾病,必须在第一时间对染病牛羊实施隔离操作,并依托强心剂实施治疗,向其投喂抗生素。与此同时,还需要向病羊投喂10%石灰乳(口服),将投喂剂量稳定在50~100 mL/次,保证连续2次投喂。在预防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及时组织羊群接种防疫疫苗,促使羊群感染羊梭菌性疾病的概率下降。
2.6 其他
2.6.1 建设动物防疫机构
出于对强化牛羊细菌性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的考量,必须要在牛羊的养殖区域内组建动物防疫机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为养殖户提供准确、迅速、针对性的养殖指导,快速识别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种类以及原因,并第一时间落实高质量的防控与治疗措施。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引进先进的防疫系统,提升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工作的实效性;切实为养殖户提供高质量的动物疾病防疫服务,维护牛群、羊群的健康水平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积极引入、推广先进的牛羊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推动区域内牛羊养殖事业的升级。在此基础上,还要着重关注牛羊细菌性疾病的病源处理,对病死的牛羊及时落实无害化处理,避免相应细菌性传染疾病在牛羊群内大范围感染,降低牛羊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2.6.2 合理使用特效治疗药物
随着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特效药物得到了较好的研发与推广,为了进一步加速牛羊细菌性疾病的治疗速度,促使染病牛羊痊愈,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向其投喂适当的特效治疗药物。
例如,在牛羊久治不愈喘气病,长期反复地咳喘,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等感染的情况下,存在传染性胸膜肺炎、出血性败血性支原体肺炎、牛羊高烧气喘及烂肺病等疾病时,可以适当投喂咳喘烂肺康 A+B(A为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Ⅳ;B为氟苯尼考注射液),该特效药要对久治不愈,长期反复地咳喘,胸腹肺炎、肺疫、重度咳喘烂肺的情况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实际的投药过程中,需要使用肌肉注射的形式,并将使用量控制如下:A按0.05~0.1 mL/(kg体重)(即每100 kg体重使用本品各1支),1次/d,连用2~3 d。B按0.075~0.1 mL/(kg体重),2 d 1次,连用2次。两药混合或者按A和B的说明书用量分开注射液,现配现用。
3 结语
牛羊细菌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展开极为必要。通过对肉毒梭菌中毒、沙门氏菌病、羊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羊梭菌性疾病这些常见的牛羊细菌性疾病落实针对性预防控制,合理使用特效治疗药物的落实,降低了牛羊细菌性传染病的产生概率,维护了养殖牛羊的身体健康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