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养殖业在我国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
2021-12-05贺海平马志平
贺海平,马志平
(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21)
蜜蜂养殖业兴起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现蜂蜜制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销模式,是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1]。我国是世界蜂产品的来源和出口大国[2],养蜂扶贫作为生态产业扶贫优选项,成为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3,4,6]。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土著蜂种,饲养数量约占我国总蜂群数的1/3[5],在今后的3~5 年,中华蜜蜂的养殖量将与意蜂养殖量持平[6]。养殖中华蜜蜂具有风险小、投资少等特点,是一项有着巨大潜力的经济型产业。然而近年中华蜜蜂数量却有减少趋势,如何发展中华蜜蜂养殖就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为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1 养殖的小规模化
蜜源是养蜂最重要的基础。我国幅员广阔,季节气候变化差异很大,各地蜜源植物不同(例如山西省主要以洋槐、枣花和荆条3 种夏季优质蜜源为主[7];重庆市以油菜、柑橘、洋槐、乌桕、荆条、桉树、龙眼、枇杷、山花为大宗蜜源[8]),气候变化大,各地蜜源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农民种植习惯和作物品种不同且不断更换等因素使得流蜜稳定性较差。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绿化和花卉的种植,使得蜜源植物出现变化。蜜源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导致国内还是一家一户小规模作坊式生产占主体[6],国外例如澳大利亚业余养蜂者占澳洲养蜂人的90%以上[9],国内这个趋势也很突出,许多退休人员等业余爱好者也加入了业余养蜂的行业。2018 年有人提出探索实现以山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创新饲养模式。推广“人不离家脚不离田,房前屋后养中蜂,百群收入3 万~5 万元”饲养的模式[12]。国内小规模的特点,需要创新饲养模式。
2 养殖标准化和简单化
我国在20 世纪20 年代引入西方蜜蜂与活框饲养方法,借鉴西方蜜蜂的经验和中华蜜蜂的特点,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殖实践,已发明出多种适合中华蜜蜂的养蜂方式。其中蜂箱箱型不同决定了蜜蜂管理模式的差异,具有代表性或使用较普遍的有:从化式中蜂箱、高仄式中蜂箱(又称高窄式——编者注)、沅陵式中蜂箱、中一式中蜂箱、中笼式中蜂箱、中华蜜蜂十框蜂箱、FWF 型中蜂箱和GN 式中蜂箱等[10]。这些蜂箱虽然尺寸略有不同,各有特点,但都是以活动巢框,单箱或加继箱为共同特征。在养殖的管理上,何时加巢框或加继箱,以及如何加是需要经验和技巧的技术活,管理的难度和频率可想而知。然而目前鲜有报道的一种方法叫中华蜜蜂活节叠加式仿生蜂箱[11],在民间叫格子箱也逐步广泛流传和使用,特征是无活动巢框,其突出的优点是活动巢框箱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养殖方法更接近中华蜜蜂的生活方式,取蜂蜜更加方便,分蜂方便有利于维持和扩大蜂群, 无需太多的管理,操作简单,这使养蜂的技术门槛大为降低,能真正实现“懒人养蜂法”,利于养殖的标准化,为蜜源采集的大众化、分散性和多点性提供了条件。
3 养殖网络化和智能化
5G 通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出现,为现代蜜蜂产业发展的创新方法、关键技术、新型设备,运用改造和提升传统蜂业提供了条件。目前市场上已出现集成GPS 定位、温度、湿度、声音、蜜蜂进出频率、重量监控蜂箱的太阳能电子设备,价格约1 600 元/台。该设备能实时传输监控数据至网络平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处理,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对蜂箱进行实时监控、远程预警等先进的养蜂操作。现代的技术已能为中华蜜蜂养殖的网络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提供必要技术条件。
4 养殖管理集团化
众所周知,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和滴滴打车的发展应该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技术的进步促使了共享事业的发展,现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便利的方式。资本的逐利性,也曾使共享事业的发展有过无序的竞争,导致极大的浪费。由此想到将在全国各地养蜂散户的蜂箱经过改装成统一的叠加式仿生蜂箱,每个蜂箱都连上监控蜂箱的电子设备,并入互联网,实现实时监控每个蜂箱蜂群,数据上传至网络平台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中心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处理,精细地了解各蜂群状况,提供远程预警,为每个蜂群提供技术服务,实现蜜蜂养殖简单化,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技术的进步使蜜蜂养殖管理的创新,水到渠成。
蜜蜂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绿色产业,国家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各种政策,各地也出台各种养蜂业发展扶持和补贴政策[13]。建议蜜蜂养殖管理的集团化由政府主导,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避免无序竞争。管理集团和各地的蜜蜂养殖管理部门,负责政策引导、推广、蜂种的提供,养殖的技术服务,形成一个产销服务的产业链和集团化。
综上所述,中华蜜蜂的养殖是绿色产业。蜜源的多样性和分散性更符合养殖规模小和多点性;养殖的标准化、简单化和技术门槛降低,必然扩大养殖的规模;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引进,使养殖更科学和精准;最终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扶持下,发展壮大中华蜜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