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认同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综述
2021-12-05苏昊
苏 昊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凝聚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中华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纽带和心理基础,对于塑造民族共同心理具有特殊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认同是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认同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各少数民族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当代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给出了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思考。今后的研究可以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多个层面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进行更加全面的调研,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华文化认同的因素,以探索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具体途径。
一、认同和文化认同
认同在心理学中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心理和情感上趋同的过程,个人通过投向他人的认同来创造出自我的身份认同”[1]。“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提出的,他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是对自己身份的一种个人自觉意识,或者是对某个群体的特征和理想的心理趋同。从已有研究来看,认同是指个体与他人或者群体,在复杂的交往中产生的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并不是概念化的静态过程。哲学层面的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在不断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探索国家和社会发展真谛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突出表现了个体试图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根本问题。心理学层面的认同,更多是一个人将社会身份内化的心理过程,表达了一种个体与个体、群体之间双向互动的信任和承诺的关系。综合来看,可以将认同看作是体会和模仿他人或团体的态度和行为,使它们成为自己人格一部分的心理特征。
文化认同是弗洛伊德(1921)在“群体心理与自我分析”中提出的一种心理概念,它构成了对文化认同的最早关注。郑晓云把文化认同看作是人们对文化的趋向共识和认可。[2]人们使用共同的文化符号,秉承相同的文化概念,遵循一致的思维方式,追求统一的文化理想,这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曹庆傲指出,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自己的身份,对他们所属于的群体文化的归属感以及对诸如文化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价值观的认识[3]。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认同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有意义的东西。他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最主要区别是文化,而不再是政治,经济或意识形态。[4]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是一个人的身份与其所属于的文化;它在个人身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将极大地影响个人的民族身份。
二、中华文化认同的定义和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一致认可的文化。从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角度,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和智慧。从文化类别的角度来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文学、历史、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武术、技术、建筑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领导人民创造的,这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激励着每个中国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两弹一星”精神、红旗运河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
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主要依靠文化特征。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都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并努力融入中华文化。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实际上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非常相似。本民族吸收外来民族的文化,发挥其本质,消除其糟粕,形成具有共同身份的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认同[5]。张海洋指出,文化认同中的文化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都反映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因此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6]。可以看出,在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在继承和丰富中华文化,从而为维护中华文化观念奠定了基石。以新疆为例,各民族文化一直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绿洲文化、草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格局,这一直推动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概括地说,中华文化认同表明中华民族使用文化身份作为中介。在内部,它认识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其内在的精髓;在外部,它表现为具有特殊魅力和国际认可的声誉的文化特征。
中华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内部成员对内求同、对外求异的归属感。在各种场合始终对中华文化抱有尊重和热爱之情的忠诚感。认知上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情感上积极接纳中华文化;行为上努力传承中华文化的立场感。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体现了各民族群众在漫长的交往和合作中形成的在文化情感上的统一性和归属感。各民族之间不再存在歧视与隔阂,各民族群众能够分享共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中华文化模式带来的利益。各民族群众一致认可在中华文化指导下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它绝不意味着一种文化会取代多种文化,反而是在被认同的中华文化模式下所包含的各种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相互理解和尊重、相互吸收和交融。
学者们普遍赞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石。中华民族是扎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源泉。只有认同中国文化,才能认同中国和中华民族。[7、8、9]国家与民族的互动既是指向文化认同的起点,更是指向文化认同的回归。文化交流和民族交流的历史记忆,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来源于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直以来,中华文化都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中华文化引导和形成的精神合力,彻底摧毁了多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固有偏见、隔阂和心理局限。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的归属感由“我”扩大到“我们”,并聚集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价值归宿。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人民国家认同的发展。在表现上,它集中体现在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繁荣和发展各民族文化,必须树立开放和兼容并蓄的理念。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中,努力培育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综述
中华文化认同,对于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认同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群体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对现状的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在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中,国内许多学者发现大学生存在文化认同危机。主要问题有:主流文化认同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不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认同等。[3]曹庆傲指出,受文化全球化和西方价值观输入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存在认同危机:民族文化认同弱化、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动摇。[3]樊娟指出,当代的大学生中存在着西方文化模式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信仰缺失等现象。[10]这说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的认知。[11]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当代中国人存在信仰缺失的问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不够,信仰不够坚定,实践不够积极。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认知和认同迫切而重要。
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中,最多关注的是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现有的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整体中国文化认同感。但也存在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识、审美观偏差等问题。[12]集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识肤浅、情感自利、功利行为。个体表现在对中华文化认识的片面性,对中华文化的双重认同;[1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待加强;[14]同质文化的高度认同,异质文化的认同。[15]南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度不够高。[16]西方文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不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较高。[17]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普遍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而且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相对不足,需要提升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研究者们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体的原因分析如下所述:网络媒体导向和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弱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缺失、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12]。社会环境的变迁导致价值认同的冲突,价值认同的弱化主要是因为大众传媒导向、大众文化主导的主流文化边缘化、学校教育重科学轻文化、教育内容缺乏现实关怀[18];把中华文化认同简单理解为汉文化认同,对汉文化认识不足,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存在差异,南北疆认同存在差异[15]。综上所述,多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受语言习俗、经济发展和潜力、民族文化、宗教传统等诸多因素以及境外的和“三股势力”的负面宣传等的影响。针对现存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是非常重要和急迫的任务。
四、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的研究综述
现有研究主要从政治学、民族学角度进行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较多,量化的实证研究较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也更少。大学生作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的冲击和影响,少有涉及少数民族群体面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双重文化的适应方式和心理机制。
近年来,文化认同已成为社会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认同理论是研究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Tajfel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并意识到作为该群体的一员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19]。社会认同源于群体成员。个体在社会分类中对自己的群体成员进行认同,产生内部群体偏好和外部群体贬损[19]。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国人的社会认同中的核心部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带给每个中国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社会认同理论还认为,当生活在价值观和规范差异较大的文化背景中时,由于不同群体所遵循的价值观和规范的文化冲突,个体文化认同的建构和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20]。因此,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出选择,更好地进行社会适应就成为个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社会认同理论角度,中华文化认同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认同和归属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适应,是跨文化心理学中理解文化认同最具代表性的理论。Berry将文化适应定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群体及其成员之间的不断接触所引起的文化和心理变化的过程,包括个体和群体层面[21]。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将产生四种可能的策略:整合、边缘化、分离和同化。大量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整合是移民或少数民族最常用的策略,也是一种良好的文化适应手段,而边缘化是个体最不常用的策略,也是一种相对较差的适应手段[22]。已有研究认为,双文化身份整合是双文化个体最好的理解和适应两种文化的途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至少在个体层面上,双文化整合策略是移民和少数民族最常用的文化适应策略,其次是分离、同化和边缘化[22]。杨晓雁指出,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文化适应问题。文化适应程度越高,出现的心理问题就越少[23]。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而且也有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认同。他们还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实现二元文化身份整合的问题。决定边疆少数民族群体文化适应程度的关键是他们的文化认同态度。整合的文化认同态度可以提升文化适应,促进个体对新的文化环境的归属感,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心理困惑和减少心理问题。
中华文化认同是一个心理适应和文化适应的过程。在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盲目灌输而不考虑自己的内在需要,容易导致青年学生产生叛逆、疲劳的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者一致认为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和交际工具。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者提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指引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改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环境,发挥政治理论课作为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13]。认同“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内容,以校园文化为媒介,不断增强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18]。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发挥高校主体地位优势,提升中华文化认同[12]。
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者一致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媒介和沟通工具。研究者提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有:加大大众媒体的宣传、以校园文化为媒介改进教育环境、切实抓好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引导作用[1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发挥高校主阵地优势妥善处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关系[12]。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学校中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24]。综合现有研究,可以通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探索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等途径,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
今后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可以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典型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影响中华文化认同的因素,进而探索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途径。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进行调查。认知维度主要涉及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情感维度主要关注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等;行为维度主要考察对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及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实践传承情况。在对心理机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给出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具体途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对民族团结有很强的凝聚作用,中华文化认同的程度越高,民族间的摩擦或冲突就越少。应深入研究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提升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的途径。通过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从心理机制上深入认识中华文化认同,可以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对如何促进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认同有启示作用。
目前,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者需要从心理学视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为提升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以及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