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姓名报告出炉,为什么都爱取“爆款”名?
2021-12-05地理君
文 地理君
2021 年2 月8 日,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 年全国姓名报告》,其中不仅有2020“百家姓”,还有男女宝宝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 年的“百家姓”与2019 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而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 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其实,姓氏中包含的地理和历史文化极其深远,有时候,仅凭姓就能猜出你的祖籍。另外,不同时期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共通性。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中国人姓和名中的“秘密”。
各大姓氏的起源地
虽然我们习惯说“姓氏”,但姓与氏原本并不是一回事。上古时的“姓”是一个大家族的族号,“氏”则是姓的分支。一个大族“开枝散叶”,每个分支都要有一个独立的标志,这才是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使用过的姓氏有两万多,但今天专家的研究结果只有7000多。而其中亦有不少姓氏已经或正在变得稀有。
中国姓氏特征鲜明,以国名、乡名、居住地、先人的字或名、次第、官职、技艺等为姓者较为多见,并传承有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人们习以为常的姓氏。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中国诞生姓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答案是:河南。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常见的100 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73 个。其中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四个大姓,还有张、李等姓氏。中国姓氏数以万计,其中“以国为姓”和“以封邑为姓”最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姓氏是单一渊源,而更多的姓氏则有多种源流。虽然历史上姓氏基本发源于中原腹地,但如今已遍布大江南北。它们跟随着古代移民迁徙的脚步,在异乡扎下了深根,长成大树。
稀有姓氏从哪里来
随着武侠影视剧流行,假如你有个欧阳、上官、慕容这样的姓氏,简直就像贴了“武林高手”的标签。物以稀为贵的复姓,许多是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译音。中国历史上曾有几次少数民族“大迁徙”,其中东晋十六国时期产生了最多著名的复姓,比如独孤、宇文、慕容、尉迟等姓氏,都出自鲜卑族的各部落分支。另外,也许正因为具有异族血统,历史上很多美男子都出自复姓。
除了地名姓,常见的还有“职业姓”,比如祖先是巫师就姓巫,陶匠就姓陶,屠户就姓屠。“司马、司徒”则是另一种情况,它们属于“官名姓”。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司土是商周时期的五种官衔。西汉史家司马迁,唐代诗人司空曙,都是官名姓的后人。
中国还有一些“稀有”的姓氏,有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甚至狼、鸡、猴、狗、蛇、骂、邪、嫖、操等。我们的祖先还曾经有过“第一”到“第八”这样的“序数词”复姓,如今剩下的只有“第五”了。姓氏沿承下来的遗传基因是最为珍贵的自然信息,希望那些至今犹存的古老姓氏能够保存下去。
每个时代的“起名大法”
俗话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父母给孩子取的名字,往往凝聚着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同时,名字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时,很多男性取名为“建国”“建华”,很多女性选用“英”“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名里“军”“勇”“英”“丽”等比较常见。八十年代,人名里多出现“伟”“磊”“静”“丽”,反映人们一心追求简洁、平静、朴实的生活心态。九十年代的名字则注入了风雅的文化元素,“杰”“浩”“婷”“雪”等字更多地被选用。但如今为何满大街都是“浩然”“欣怡”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父母喜欢看言情小说?其实,关于给孩子取名,我们中国一直有“男楚辞,女诗经”这样的说法。但并不仅限于这两部文学作品,很多经典诗句和成语都被用来取名。
在古代,“名”和“字”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通常先有“名”,后有“字”。以单字为名,双字为字,是当时社会的主流习俗。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单名长期占据社会主流。小说《三国演义》前后述及上千个人物,双名者不超过十人。到南北朝时期,汉人政权的南朝刘宋皇室,也开始以双字取名。皇族带头换风气,底层民众就冲着新鲜劲儿,也要效仿一把。取复名可以降低至少一半的重名率。
而就今天而言,三字姓名一直占据主流,目前占比超过90%。二字姓名占比则减至6.3%。四字及其他字数姓名使用较少,但一直在增长,毕竟新一代的父母总是别出心裁,出其不意。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姓氏是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它源远流长,不仅标记着人群的血缘,更记录着家族发展迁徙的历史。取名既是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又与时代息息相关。家族的延续、父母的祝福、文化的重量,都浓缩于你的名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