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若干思考

2021-12-05孙欣悦

艺术品鉴 2021年33期
关键词:门德尔松右手小节

孙欣悦

浪漫主义时期出现较多成功的音乐家,门德尔松被人们认为继承了莫扎特一派的钢琴演奏技巧,在创作钢琴曲结构中充分提出了个人钢琴技巧,采用回旋曲式的结构,搭配着复调的对位法,完美地表现出乐曲,同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的精神世界。

一、作者简介与创作特点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有教养、富裕的并且有社会地位的家庭。门德尔松父亲是德国汉堡银行家,母亲是普鲁士宫廷珠宝商的女儿,一位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美丽女士。门德尔松自小在家中接受了老师关于各类学科的教育,如文学、语言、体育、古典文学和音乐。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修养。门德尔松从年幼开始,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受到音乐的熏陶,开展大量的文化和音乐训练,为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门德尔松在9 岁就能够登上舞台独自表演钢琴弹奏,10 岁开始尝试创作音乐,12 岁便创作出第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 岁创建了私人乐队,经常自己谱写作品,进行演奏;16 岁创作了著名的《弦乐八重奏》,17 岁创作了《仲夏夜之梦》序曲[1]。

门德尔松家族在1821 年定期组织家庭周末音乐会,门德尔松在童年时期接触较多著名音乐人物,在12 岁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成为朋友,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其音乐思想和创作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不断成熟。在20 岁发现了巴赫作品的价值,后来在成长发展中和舒曼等人才共同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在音乐领域培养较多优秀人才。门德尔松的人生比较短暂,但是,创造了钢琴曲、序曲、清唱剧、交响曲等几乎全部音乐体裁,在音乐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门德尔松在音乐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包含丰富内涵、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歌词”,创作出了《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仲夏夜之梦》序曲,有效融合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特点,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启蒙活动中,发现巴赫《马太受难曲》。另外,门德尔松在音乐教育领域取得良好成就,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对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音乐发明上,创造了指挥棒,被人们称为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指挥家。他创作的《随想回旋曲》是童年时的作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体现了他对音乐的理解,增加浪漫主义个性化元素,增强音乐的抒情、戏剧性。

二、乐曲创作背景

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包含19 世纪20 年代的创作早期、30 年代之后的成熟期。《随想回旋曲》是门德尔松孩童时期创作的早期作品,是他在15 岁时在音乐道路上新的尝试和探究。15 岁的门德尔松意气风发、充满朝气,在思想和情感传递上,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充分体现了他在少年时期心中美好世界,通过《随想回旋曲》抒发自己内心丰富多彩的世界。《随想回旋曲》最早是按照《练习曲》之名在1828 年出版,后期经过修订和改名,在1830 年出版,是目前人们演奏的版本。《随想回旋曲》完美融合了古典和浪漫主义,具有作品独特的特点和风格,被广泛流传,得到更多人的喜爱。《随想回旋曲》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呈现出轻松愉快、活泼朝气的乐曲风格,同时,具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包含显著的表现力,全面展现出了门德尔松少年时期在音乐方面卓越的创作能力。该曲呈现出舒缓的节奏、悠扬的旋律、浪漫纯净,犹如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慢慢浮现在我们眼前,之后出现可爱的精灵,在大山中开心愉悦的舞动着,促进欣赏者随着旋律的高低变化,呈现出不断跳跃的人物形象。门德尔松采用优美的旋律将自己脑海中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充分表现了他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达形式,具有规整的乐曲回旋结构、清晰的旋律线条,展现出回旋舞的活泼热烈。

三、曲式结构分析

《随想回旋曲》分成随想和回旋两大部分,前者主要包含第一部分(1-11)、第二部分(12-26),后者结构主要是ABACBA,主部是A、插部是B、展开部是C。《随想回旋曲》随想部分呈现出舒缓、自由的节奏,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富有朝气,该部分主要包含应用E 大调的引子部分,展现出明朗豁达的色彩成效,从开始较弱的柱式和弦引入音乐,踏板结合左手的旋律进行有效切换,创造出朦胧引人自由想象的自在空间氛围,不断对着第一部分的推进,逐渐在第二部分呈现出高涨的情绪,直接拉高了音高,右手的八度织体迅速转回单音,在旋律的推进中,八度织体向左手伴奏声部进行转换,32 分的一拍附点节奏性促进人们感受到大海浪花急剧拍打沙滩又缓缓退回去的场景,带给人们内心波涛彭拜,回归宁静的感受[2]。

《随想回旋曲》回旋部分主要从引子E 大调转向同名小调e 小调,包含丰富多边的旋律线,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该部分应用卡农形式的主题,低声部的曲调逐渐追随者高声部。回旋主部大多应用的是连续迅速的双音跳音形式,和单音相比较更加展现出该部门的丰富和厚重。回旋部分拍子从沉稳的4/4 拍逐渐转变成富有律动性的6/8 拍,呈现出更加灵动活跃的氛围,充分体现出精灵的活泼跳动。《随想回旋曲》的B 部主要是从第67 小节开始将活跃跳动的音乐气氛逐渐向典雅抒情的意境中进行有效转变,展现出自由舒缓的乐曲节奏,旋律具有较强的歌唱性,仿佛呈现出安全甜美的梦境。右手的旋律仿佛在欢快舞动的女神,左手的三拍子节奏伴奏型是音乐舞会上的华尔兹伴奏,厚重沉静的旋律中包含着律动的节奏,充分展现出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智慧和创作才能。B 部从e 小调转变到G 大调上,属于平衡大小调的转调形式,该种转调手法促进《随想回旋曲》音乐作品中豁朗透彻的大调与柔和平静、个性鲜明的小调产生较大的反差,同时和A 部构成浓烈的色彩对比。《随想回旋曲》C 部,在调性上开始回归到E 大调上,旋律在右手,采用大量琶音构成,展现出较强的流动性。该部分音乐仿佛流动的湖水、来回荡漾着。演奏者对该部分进行弹奏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实现急板的速度,同时要有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音符的流畅连贯习惯和均匀性,同时呈现出情绪和力度的鲜明对比。

四、演奏技巧与音乐处理

《随想回旋曲》引子部分演奏技巧和音乐处理。该序奏部分主要包含抒情幻想色彩风格的乐段,段落主要基于E 大调,是 4/4 拍的较慢行板。引子右手采用柱式和旋,演奏者应注意将和旋弹奏整齐,同时,应突出和旋高声部的旋律音,注重旋律音由弱渐强再渐弱的线条感,将四小节的引子连成一个长乐句。营造出延绵不断的气氛,左手采用八度音程。演奏时应同样突出左手低声部旋律音,使低声部旋律不断进行。营造出由远到近的听觉感知,仿佛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正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需要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音后踏板,踏板结合左手的旋律进行有效切换,能够有效防止多重和弦出现声音不清晰的现象,创造出朦胧引人自由想象的自在空间。和声式的引子之后,右手进入优美自然的旋律,左手仍采用和旋伴奏。演奏时右手应用指尖触键,使右手旋律更加清晰明亮,时刻包裹着低声部伴奏。同时,左手应使人听到旋律线条,演奏时突出低音,将低音串成一条旋律线,不断进行。从第15 小节开始右手小心进入,画面由远及近,左手和旋演奏力度由弱渐强推动右手旋律递进,将旋律层次不断推进。进入到底18 小节推进高潮,右手采用八度音程,演奏时一指与五指指尖勾住使声音更加明亮坚定,同时,应突出高声部旋律使旋律线条更加清晰。在c 段回归到平静,右手高声部产生旋律声部,其余声部附和,直到进行到第25、26 小节,渐慢渐弱旋律逐渐消失,与回旋部分形成强烈对比。《随想回旋曲》主部,基于e 小调,为 6/8 拍的急板,右手采用双音连跳形式,演奏时应放松手臂手腕,发挥手指力量,快速下键,减少触键面积,用指尖抓住琴键。力求干净,清晰的效果。且在落键的同时要控制力度,防止出现突兀的重音。音乐处理方面应注重左右手旋律对答式的呼应,且同时突出和声的旋律音层,使旋律清晰灵动,仿佛使人看到山间精灵在自由自在的舞蹈。演奏在插部回归到抒情,犹如一位深沉的男低音在歌唱,表达他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旋律开始转到了G 大调,同时,旋律也转移到了左手上,炫彩部分在右手上,演奏时要突出左手旋律部分,注重旋律的连贯性,右手要比左手的旋律更弱一些,手的琶音要更重视清晰度,平时要着重右手分手的练习。《随想回旋曲》展开部,从第91 小节开始的每一个小节的第一个音都要着重强调,但在下键时更要注意分寸,将spf 的力度记号做出,右手的快速跑动,要清晰明确,在101 小节演奏力度由sfz 转入p,乐段强弱交接,音乐情绪由热烈转入平静,随后音色变得细腻含蓄。乐段逐渐发展,在154 小节与156 小节,又有了情绪的转换,音型由模进的琶音转入快速跑动的下行音阶。演奏上需要用左手的和旋带动右手琶音,将情绪推进热烈之中,紧接着出现的下行音阶,演奏者情绪需要速度切换,力度上来说,力度突然变弱,音色上来讲,也要变得更加透亮轻巧。同时要注意在每两小节情绪转换时,换踏板时要彻底。《随想回旋曲》尾声演奏是最激动人心的乐段,凭借强有力的八度音型,层层推进,演奏时手指必须贴键弹奏,坚定有力,将高声部旋律链接起来,用最饱满的情绪来抒发门德尔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

五、结语

《随想回旋曲》彩充分展现出了门德尔松年少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有效融合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古典主义中融入了动人优美的旋律,采用同主音大小调互相变化的音乐创作手法,促进音乐作品的抒情优雅,被广大人民喜爱和认可,至今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门德尔松右手小节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快把我哥带走
左手和右手
门德尔松音乐作品创作风格浅析
左手和右手
“浪漫派大师”门德尔松的故事(二)
门德尔松的诚实
诚实更重要
左手右手
左手右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