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癥汤加减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子宫体积和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2021-12-04安竹青曾维邓韩巍
安竹青,曾维邓,韩巍
西安市未央区中医医院妇产科1、中医内科2,陕西 西安 710016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良性肿瘤,很少发生恶变,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女性,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肌瘤逐渐萎缩,甚至消退。目前未发现其明确病因,但大量实验结果显示,它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1-2]。随着近年来生活压力增加,大量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雌、孕等性激素分泌异常,使子宫肌瘤发病率逐渐增加。因肌瘤生长部位、大小、数量等差异,患者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黏膜下肌瘤,常导致患者经期延长经量增加,进而引起贫血、乏力等症状;当肌瘤过大压迫膀胱,则引起患者尿频、尿潴留等症状[3]。常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子宫切除,对有生育要求的行肌瘤切除术。药物以性激素拮抗剂为主[4]。虽然手术治疗高效直接,但对患者身体具有一定损伤。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多与阳气虚弱、血气瘀滞有关,故而治疗以补气养血,活血逐淤为主。本研究观察消癥汤加减辅助治疗子宫肌瘤(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子宫体积和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西安市未央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气虚血瘀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循证性诊疗指南综述—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中关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5];②年龄≥20岁;③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①中药过敏者;②肿瘤患者;③孕妇。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55岁,平均(35.61±4.71)岁;肌瘤直径5~10 cm,平均(5.47±1.51)cm。对照组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5.33±4.28)岁;肌瘤直径5~9 cm,平均(5.68±1.62)cm。两组患者的年龄和肌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用法:米非司酮片(生产厂家:上海新华联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02,规格:25 mg/片),睡前口服,1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癥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赤芍15 g、橘核20 g、人参5 g、香附12 g、桂枝12 g、三棱15 g、莪术10 g、益母草30 g、桃仁12 g。水煎,每日1剂,分2~3次服。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共9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检测)方法 ①治疗效果。判断标准[6]:显效:患者月经异常、肌瘤压迫、腹部不适等症状消失;肌瘤消失,子宫大小呈正常水平。有效:患者月经异常、肌瘤压迫、腹部不适等症状好转;肌瘤与子宫大小与治疗前相比均缩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肌瘤与子宫大小均无变化。②中医症候改善情况。中医证侯评分标准[7]:乏力、气短、月经不调、舌苔薄、脉弦等10项症状,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3、5分。③子宫及肌瘤大小。治疗前后行B超检查,记录两组患者子宫及肌瘤大小。④激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2 000 r/min离心3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及孕酮(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治疗后15.17±2.89a 7.26±1.56a 16.335 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6 46治疗前26.25±4.41 26.18±4.31 0.077 0.939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比较(±s,cm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比较(±s,cm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例数子宫体积 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后42.65±7.89a 30.32±5.32a 5.876 0.001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46 46治疗前134.83±23.66a 135.36±24.78a 0.034 0.973治疗后107.96±23.69 90.56±14.66 4.236 0.001治疗前60.98±10.81a 61.11±11.33a 0.056 0.95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LH、E2、FSH及P等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H、E2、FSH及P等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例数LH(U/L) E2(pmol/L) FSH(U/L) P(nmol/mL)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46 46治疗前19.15±4.73 19.28±4.85 6.673 0.001治疗后15.88±2.65a 10.22±1.39a 12.828 0.001治疗前254.07±20.89 256.01±21.02 0.444 0.658治疗后167.99±15.81a 110.89±13.59a 18.576 0.001治疗前22.05±6.83 22.15±7.12 0.069 0.945治疗后18.99±4.93a 12.99±2.12a 7.583 0.001治疗前2.85±0.93 2.78±0.82 0.383 0.703治疗后1.95±0.63a 1.36±0.32a 4.927 0.001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30~50岁女性最常见良性肿瘤,其发病率高达20%以上,尤其好发于大龄未育、性生活失调、情绪抑郁的女性,这些女性常常存在内分泌紊乱导致的激素分泌异常,而有关研究表明性激素旺盛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8]。子宫肌瘤患者部分长期无症状,仅在做相关检查时才被发现,但大部分患者常存在月经量增加、白带增多及腹部压迫等症状。治疗方面,如果患者无症状则无需治疗,仅定期检查;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临床常应用手术或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贫血的药物及拮抗性激素的药物为主,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肌瘤过大、肌瘤导致不孕、流产的患者[9]。本研究对照组使用的米非司酮是一种拮抗孕激素的常用类固醇药物,其与子宫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是孕酮的5倍以上,所以此药通过阻断孕酮与受体的结合,而发挥拮抗作用[10]。张定红等[11]研究认为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可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虽然米非司酮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方面疗效显著,但其存在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而且停药后容易复发。
在中医上,子宫肌瘤称为“石瘕”、“症瘕”,患者因外受风寒,情志内伤,气血瘀滞,脉络不畅,逐渐积结成癥,辩证分型上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湿瘀阻胞宫等。本研究患者所选为其中的气虚血瘀型,患者主要以气短、神疲乏力、颜面微浮、经血不畅、小腹刺痛等症状,治疗上以破淤结块,补气通络为主要原则[12-13]。消癥汤加减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可补气养血,益气固表,主治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便血崩漏。赤芍,味苦,性微寒,有养血调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橘核可散逆气,止痛。人参则具有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主治气虚欲脱,气短乏力,宫寒。香附可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主治肝郁气滞,经闭痛经,崩漏带下。桂枝可散寒止痛、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治脘腹冷痛,血寒经闭。三棱具有破血消癥,消积止痛的功效,主治症瘕痞块,瘀血经闭。莪术可行血破瘀,疏通月经,消积止痛。益母草则具有活血、祛淤、调经、散瘀的功效。桃仁可活血散瘀,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疼痛。在实际运用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阳虚肺寒者可加五味子、细辛;阳虚脾寒者加党参;阳虚血亏者可加当归;便秘者加大黄,泻热毒,破积滞,利二便,泻下攻积;积食者加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疼痛难忍者加延胡索,活血、散淤,利气止痛。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消癥汤加减,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联合疗法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效果更明显。
LH和FSH通过协同作用促进卵细胞成熟与排出,而成熟的卵细胞会分泌大量E2,而未受精的卵细胞变成黄体,分泌大量P,故患者体内LH与FSH的水平会影响E2与P的水平。而相关研究表明,E2与P两者通过刺激子宫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促进细胞肥大、成熟,以及增加表皮生长因子等促进肌瘤生长的生长因子,最终导致子宫肌瘤生长发展[14]。曾雪莉等[15]研究认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较高。同时据有关研究报道,当患者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降低时,子宫肌瘤体积也随之缩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E2、FSH及P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各激素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疗法在降低患者激素水平方面效果更好,原因在于消癥汤中赤芍被证实可提高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有对抗抑郁的作用,进而间接调节雌孕激素的分泌[16]。此外,莪术及其有效成分可以发挥抑制卵细胞成熟,促进黄体萎缩,从而降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作用[17]。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气虚血瘀型)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联合消癥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